“三无人员”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作为一位外出多年的打工人士,身边熟识的朋友们常戏称我是“三无人员”,这话真的一点没错。更直白地讲,我现在不仅没有户口和档案,就连查询身份证上的信息,电脑上也显示“查无此人”。

上世纪80年代后期,我从农村考入省城某公办大专院校,户口转到了学校,统一办理了新身份证。记得上面的地址是学校所在的社区,不知情者很容易误以为这还是省城居民的身份证。两年后毕业离校,户口、档案又转至省内某大型国有企业,户口上在单位所在地派出所的集体户口簿里,档案则归属单位的干部管理部门,身份证又换了一张新的,上面的地址变了,号码基本没变,只是出生日期不一样。

90年代末期,这家企业濒临破产,很多职工被迫自寻出路,我也准备离开企业,想多办个证件以备用。当时在本地补办一张身份证的普通件,工本费是10元,至少得等3个多月时间。我只好根据别人的介绍,直接到县公安局花50元办急件,一周后便拿到新身份证件,有效期限20年,号码又和以前办的证件差一个生日数字。至于户口和档案,有关部门自然不可能交与本人,于是,我带着几张身份证离开企业,先后去多个城市谋生,如今已在这个城市定居、打拼多年。

前些年倒还没啥事,也没考虑以后会有什么麻烦。但是,近几年来,问题便接连冒出来:先是到银行开户,银行柜台拒绝办理手续;而后,到邮局取汇款单,也是多有不便;至于养老、医保等社会保障制度,自然始终与我无缘。就连最近和一个女孩谈恋爱,她也多次提出质疑,拷问我的户口本、档案、身份证等等事宜。近期,我多次打长途电话咨询,原单位早已被新企业兼并,新单位一推三不知。而该地的派出所则回称,经办人已多次改变,企业离职未办手续者的户口和身份信息,时间一久很难查询;如果本人回来配合,慢慢查一下,或许还可能办理第二代身份证。这一“或许”,看来我还是无法怀抱任何希望,一切都还说不定呢。

难道,无户口、无档案、无身份证信息,我真的就永远算是漂浮在中国大陆的幽灵、不折不扣的“黑人”?竟比那些违反计划生育的超生子女都还不如?(文 / 吴志强) 人员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