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智能手机取经的Smart TV转折
作者:尚进因为第四位的中兴已经达到了5180万部,更关键在于,Android开源程序带来的智能手机设计门槛被大幅拉低,新兴智能手机生产者们,正在用价格策略向传统手机巨头靠拢。也正是基于这种因素,让摩托罗拉和HTC为代表的老牌智能手机公司,更偏爱设计中高档机型,以频繁提升性能来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三星和LG则在保持同步新技术、新设计的同时,狠抓核心电子元件的制造环节。三星的节能AMOLED屏幕和LG的防耀光NOVA屏,正在成为全球智能手机供应链条上的要害,尤其是在苹果iPhone和iPad无底洞般的屏幕采购需求面前。
另一方面,像松下、LG和三星这种全能型的电子制造巨头,在迎合智能手机等互联网化消费电子趋势之外,还必须顾及从液晶电视到洗衣机、从冰箱到空调的传统家用电器市场。如何将传统家电改造,让这些只具备单一功能的电器孤岛,切实与智能手机为先锋的互联网融合,3月的日本地震,很有可能从侧面加速这种传统电器的自我改良,尤其是更容易软件化的智能电视。正如同iSuppli在分析地震影响消费电子制造链条的报告中分析的那样:“基础原料的生产中断,会直接让制造商对低端产品失去耐性,这无疑让那些以往被认为过于新潮的概念产品获得更多的生产空间。”
LG在保持自己在智能手机市场的地位同时,试图将智能手机上惯用的应用软件思维嫁接到智能电视上,以此作为突破口,尝试一种智能家居生活方式的改变。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LG电子大中华区董事长赵重凤。
三联生活周刊:LG手机一直在强化自身在Android智能手机阵营中的地位,包括升级2.2系统和运营双核处理器等,而同时又保持着对微软WP7系统的支持,未来这两条手机路线将如何平衡?
赵重凤: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波动周期在加速,两年前谁也不会想到Android手机会创造出如此纷繁的局面。对于LG来说,选择智能手机的平台必须考虑三个要素:消费者需求,平台生态完善程度,以及市场主流的方向。所以,多样性智能手机系统的平台策略,对LG和用户都是最有利且必要的。其实现在的智能手机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态链之间的竞争,涉及核心电子元件和移动互联网的多重生态。之所以LG新手机中Android比例最高,就在于Android具备开放精神,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应用价值体系。价值生态链将是智能消费电子时代最核心的竞争法则。
三联生活周刊:日本地震还是对全球消费电子制造业产生了一些影响,尤其是一些基础电子元件会出现短缺,同时日本制造商也纷纷放慢了新产品投产的步伐,这对LG有何影响?
赵重凤:LG一直很重视制造能力,尤其是从电子元件到最终设计的自身产业链体系建设,从上游的半导体到液晶显示面板,以及下游的消费电子和家用电器产品,所以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日本地震对全球电子制造业的影响。而全球市场环境因为地震出现的波动,无疑也为LG提供了机会,我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独有的屏幕制造工艺,譬如消除频闪问题的3D电视,以及在户外强阳光下依旧可以清晰阅读的NOVA智能手机屏幕。
三联生活周刊:内置了应用程序商店的模式,无疑让LG的Smart TV彻底变成了互联网化的内容终端,在你们看来这种智能手机上流行的软件思维转变,将会带来怎样的电视应用体验上的巨变?
赵重凤:连接互联网的智能电视进入普及,无疑是家庭娱乐方式的重大变革,主动娱乐将替代被动观看,社会化收视的群体行为将有可能影响娱乐内容本身。应用软件商店的模式更多是一种尝试,LG的研发设计师们认为Smart TV必须要灵巧易用,不能让电视娱乐沦为类电脑化的操作控制方式,所以我们还累积了大量的用户使用习惯,对应动态感应遥控器,可以让使用者直接依靠肢体动作就能感应操控,而不是紧握满是按钮的硕大遥控器。
三联生活周刊:年初我们看到了Optimus Pad,LG开发基于Android的平板系统,在你看来Pad类产品在LG的“Smart Life”概念内将承担什么角色?
赵重凤:平板电脑的形态,游韧于小尺寸的智能手机和大尺寸的智能电视之间。实际上发端自iPad的平板电脑流行也就是最近一年多的事情,作为一种跨界产品,无疑有着广阔的多元发展空间。另一方面,LG还拥有包括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和智能家电在内的多种消费电子产品,这些传统消费电子产品正在逐步智能化,同时之间将形成一种数字化关系的连接,从而有可能形成LG体系的智能生活解决方案,这将改变处于“孤岛”状态的家用电器产业。■ lg手机lg电子LG智能手机lgsma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