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为什么要奔跑?
作者:张斌3.6万人参加了周日的伦敦马拉松赛,接近春日黄昏时分,电视直播信号将这一赛事送入到了中国电视观众的眼前。第一集团中陌生的身影让人很难产生心理上的呼应,连英国人自己都有些惆怅,他们的“长跑女王”拉德克里夫继续处于长达15个月的调整期,下个月才能回到比赛中。
没有冠军和纪录都不重要,英国人也有内心极度满足的一面,一座在15个月之后即将迎来奥运会的城市难得将多数看来枯燥无比的马拉松赛视为节日般的全城庆典,并且无限期待着全民的奥运会尽快到来。因为自己旗下的企业赞助了伦敦马拉松赛,商业奇人理查德·布兰森在出发点上打响了起跑发令枪,他几乎是这个全城节日中的唯一名人了,奔跑的人潮之中大多都是面目模糊的人,4000名教师和会计师在奔跑,900名警察也报名参赛。
当然,伦敦人也在努力寻找一张熟悉的面孔——两届奥运会男子四人赛艇金牌得主克拉克内尔,这位老兄9个月前在美国进行极限穿越电视纪录片拍摄时,后脑因车祸严重受损,一度险些放弃治疗。身为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妻子也担心丈夫永远无法等到他们即将出生的第三个孩子了。奇迹降临在这个家庭,克拉克内尔不仅顺利康复,而且为了大脑疾患康复的慈善机构参加了本次比赛。其成绩之好令人叹服——3小时3分,这几乎与他退役后首次参加伦敦马拉松赛时的成绩没有差别。你要知道,重伤之后的克拉克内尔曾经短暂失忆,大夫禁止他单独照料自己的孩子,因为生怕他因为记忆力受损而有误操作。康复之初,健康时只需要2分钟走过的短短距离,克拉克内尔艰难地走了两个小时。时至今日,他的后脑头骨还需要25个人工再造支撑点才能完全复原。比赛之后,他安然回到家中,妻子和3个孩子正在等待着他。
也许电视转播根本不会注意到一位名叫拉斯班德的盲人的努力,这位来自纽卡斯尔的普通警员去年在与狂暴的凶犯搏斗中造成眼部失明。这一次,他在朋友的牵引之下,会聚到人流之中行走在伦敦的街头,专心为他所创立的“蓝灯基金会”募集善款。这一基金会旨在扶助那些在执行紧急危险公务中的受伤人士。
周日凌晨4点,伦敦街头一定清冷寂寥。罗宾·哈维就在这个时间点上出现在夜色之中,他开始在伦敦马拉松赛经过的街道上倒跑起来,这一跑便是将近4个小时。等到比赛正式开始,哈维又随着3.6万人一道出发,最终以4小时35分跑完全程。哈维将近8个小时的奔跑绝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这已经是他的第16个马拉松了,当初开始参赛不过是为了一次朋友间的打赌而已。去年,哈维出版了一本名为《我们为什么奔跑?》的书,专门探讨人类奔跑的目的动机。这一次采取倒跑方式,就是要继续创新奔跑的方式,劝说更多的人们开始奔跑起来。
还记得去年的东京马拉松赛,日本组织者邀请了智利获救矿工参赛,表达了一份温暖的人文关怀。今年的伦敦马拉松赛组织者将温暖准确地传递给了7位报名参赛的日本高水平女选手。根据计划,大地震发生后两天的那个周日,长野将举行一次马拉松赛,日本田协会把那次比赛当成今年田径世锦赛的国内选拔赛。大震之后,生活重来,比赛取消,留在国内的马拉松好手们大多终止了训练。忙乱中也没有及时完成伦敦马拉松赛的报名确认,伦敦组委会给予了特别关照,资助了部分选手和教练来到伦敦参赛。日本田协也顺势将这次比赛安排为世锦赛选拔赛,因为没有人知道日本本土何时才能迎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马拉松正式比赛。
日本国内正常转播了周日的伦敦比赛,赛前日本女选手们纷纷表示,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向国民证明正常的生活已经回来了。那须川瑞穗,日本女子马拉松的一号选手,曾经夺得过东京马拉松赛冠军。在伦敦,面对记者们,她做了一个怀抱孩子的动作,泪光盈盈。从岩手县跑向世界的那须川瑞穗讲述说,她的高中长跑队队友大泽妙子在海啸中丧生,当人们发现妙子尸体的时候,看到这位母亲紧紧地搂抱着自己的孩子, 她的丈夫和另外一个孩子侥幸逃生,目前仍然在失去亲人的悲痛中挣扎。那须川瑞穗听到好友遇难的消息之后,运动生涯中第一次推迟了训练,长时间处于恍惚之中。此次参赛,她唯一的心愿就是用奔跑这种她最擅长最温馨的方式来悼念好友。
赤羽有纪子,与那须川瑞穗同为32岁。今年2月份,她随日本女子马拉松队赴新西兰训练,正巧在克里斯特彻奇市赶上大地震,全队跑到街心公园避难。回到日本之后,她与丈夫兼教练在南部德岛训练,她的家乡距离此次大地震震中不过120公里。震后,她与丈夫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尽快从家乡接回女儿,再不让孩子离开自己一步。这次来到伦敦参赛,孩子也陪伴在身边。赤羽有纪子的家已经被地震震塌,目前尚不知保险公司的赔偿能否够他们重建家园,一切尚在不确定之中,但是训练和参赛不能停下来。
在伦敦马拉松赛的网站上,你可以非常便捷地查到7名日本参赛选手的成绩。根据分段成绩看,她们始终是一个集团在前进。赤羽有纪子成绩最好,第6名。为好友而奔跑的那须川瑞穗,第21名。■(文 / 张斌) 哈维克拉克长跑马拉松羽毛球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