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利比亚陷阱”

作者:宋晓军

( 4月8日,美国国会两党当天就预算案达成一致,奥巴马发表声明 )

4月15日晚上,虽然我在电视“东方时空”栏目中谈利比亚变幻莫测的局势,但心里却惦记美国国会的另一场大战。第二天早晨一起来发现,美国国会众院果然刚刚以235票赞成193票反对通过了一项2012财年预算案,该预算案计划主要通过改革美国联邦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计划,同时寻求废除去年通过的医疗改革法案,以便在未来10年间削减联邦政府支出5.8万亿美元。而且民主党议员全部投了反对票。看了这条消息,我马上想起了前一天晚上做完电视节目后,有媒体记者就利比亚战事采访我时我说过的一句话:奥巴马的“利比亚陷阱”。

与报道伊拉克战争不同的是,这次媒体对利比亚战事的报道更喜欢重算账。前一天那个媒体记者问我的是,为什么美国还不派出效率更高的战斗机打击利比亚的政府军呢?是不是因为缺钱呢?我问答说,从军事上看美国不差这一点儿钱。比如目前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公布的为北约空袭提供保障飞机中,出动最多的三种型号飞机是22架KC-135加油机、6架F-16C战斗机和5架EF-18G电子战飞机。其中KC-135每小时飞行费用为1.1673万美元,F-16C每小时飞行费用为0.9366万美元,EF-18G每小时飞行费用为1.0366万美元。这三种飞机的平均费用只是英国出动的“台风”多用途战斗机和法国出动的“阵风”多用途战斗机的1/3。如果按照北约外长会议上英、法提出的再增加10架对地面目标攻击的战斗机的要求,美国完全可以从部署在意大利空军基地的40架A-10和AC-130武装攻击机中拨出10架来,而这两型飞机每小时的平均飞行费用比上述三型美国飞机还要低1/3左右。换句话说,按照英、法军方的计算,美国只要稍稍加一点点费用,就可能改变利比亚地面战场上的形势。那么已经再次公开要卡扎菲下台的奥巴马真的没有权力拨出这点儿钱吗?

4月15日,瑞典经济学家卡尔森(Stefan Karlsson)在《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网站上写了一篇题为《干预利比亚的总成本》的文章,他从利比亚军事导致油价上升的角度计算了参与干预利比亚14个国家因油价上升的成本。他认为从油价的角度看,除了加拿大、卡塔尔、挪威和阿联酋这4个石油净出口国是短期赢家外,其他的10个国家都将为因干预利比亚造成油价上升付出代价。如果以每桶上升20美元计算,在空袭开始25天后,美国将为此多付出约47.5亿美元(进口950万桶/天),法国将多付出约8.5亿美元(170万桶/天),英国将多付出约2亿美元(进口40万桶/天)。当然,卡尔森博客文章的本意是干涉利比亚最终将损害欧洲经济,尤其是希腊这种经受着主权债务危机国家的经济(希腊25天内将多支付1.75亿美元)。但是以他提供的数字为参照,按照常理,美国完全可以把每天多为油价上升支付的1.9亿美元拿出来支付在利比亚的空袭费用,那不是名利双收的事情吗?但事实并非如此。

值得注意的是,在美、英、法开始空袭利比亚的同时,恰恰也是美国国会两党为2011财年预算案和2012财年预算计划的“战争”进入白热化之时。所以可以看到,在军事干预利比亚问题上,尽管作为共和党人的国防部长盖茨出于职业道德反复规劝,但奥巴马在利比亚问题上一出手,就遭到了来自国会共和党议员的围追堵截式的批评。用一句简单的话来描述,就是经过美国军队精英和军工精英多年打造的这套反应速度快、打击准确的空袭体系,根本不是为一个要挑战共和党基本理念的总统准备的。如果将其进一步延伸,恰恰是两天前奥巴马提出的一个涉及老年和贫困人口医保项目的支出以及停止给富人减税的长期预算计划在利比亚问题上的投影。那么一个要从富人口袋里掏钱并要大幅削减军费的总统,怎么能动用国家的军事资源为自己挣名分呢?

现在的问题是,奥巴马是心甘情愿掉进这个“利比亚陷阱”呢?还是利用希拉里提出的“巧实力”跳出这个“利比亚陷阱”呢?从刚刚结束的北约外长会议上看,他显然选择了后者。于是我也想到了,今后再次遇到询问我利比亚战事的媒体记者时,我是不是要告诉他们要多想想2017年时的非洲。因为1973年石油危机10年后,美国成立了规划、控制中东的中央司令部。再过了10年后,美国开始通过海湾战争开始大举进军石油丰富的中东。而对于资源丰富且中国开始大规模的投资的非洲,美国在2007年非常低调地成立了非洲司令部。■(文 / 宋晓军) 陷阱奥巴马利比亚利比亚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