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的医保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我是一名在南京某高校读书的学生。去年下半年,学校通知说大学生可自愿参加大学生医保,不参保的学生要写申请。由于费用比较低(220元/人,其中政府补贴120元,每人实际交100元),绝大多数同学都参加了大学生医保。

在人均医疗资源低下、看病相对较贵的我国,拥有一份医疗保险多少给人一些心理上的安全感。于是,当月我就交了个人信息和钱,就等着发卡了。但是,从去年11月到现在,转眼半年过去了,我的医保卡还是不见踪影。在我们系,只有一小部分同学拿到了医保卡,据说其他人的卡由于照片的问题,到现在也没有拿到。不过,校“医保办“表示只要保存好发票,医药费还是可以报的。一些等着医保卡去看病的同学也终于坐不住了,该看的病还得去看,高昂的医药费也只能先自己掏了再说。

其实,我个人认为,在大学生中推行医保是一个好的想法。有了医保,当学生发现自己哪里不舒服,就可以及时去看医生,而不必为了医药费的问题拖延病情。然而,要真正落实好这项政策,使医保真正惠及学生,还真的不简单。这个学期以来,南京高校中就有不止一位学生得了绝症,面对高昂的医药费,同学们和社会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但是我想,在与病魔的长期斗争中,医保应该扮演一个更为重要和主要的角色。一个高效率运作的医保系统应该在参保者患病时及时为其支付绝大部分的医疗费,而不要等参保者千方百计筹集医药费,等交了钱才进行治疗,拿了发票才可以去报销,不能因此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还有,目前医保的限制还比较多,对就诊医院的限制、对用药的限制和对医药费额度的限制都不利于病人的治疗。我希望高校的医保可以成为高效的医保,切实起到保护学生健康的作用。

(文 / 夏蕾) 高校医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