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奇的地毯
作者:鲁伊大卫·奥奇的工作室位于拉格朗日,亚特兰大西南一个以湖光山色著称的小卫星城。这个在世界纺织工业界享有盛名的设计师对这栋常年环绕在粉白色花丛中的小楼十分骄傲,表现是与人初次见面时,总要递上三四张名片——因为背面印着不同季节不同场景下工作室的照片。
不过,当奥奇的建筑师朋友1996年帮他完成这栋绿色生态小楼的设计时,两个人却发生了一次不小的争执。
“一棵树都不要砍?没问题。外观结合原有的自然环境?真不错。尽量减少能源消耗?太棒了。一寸地毯都不要铺?……没门儿!”
原因在于,大卫·奥奇最重要的客户,便是全球最大的商用地毯生产商英特飞(InterfaceFLOR)。“作为英特飞的首席设计师,如果我在自己的工作室里都不使用地毯,这份合同恐怕就要飞了,那我只能去给‘本和杰瑞’设计冰激凌盒子了。”(注:Ben & Jerry是一家倡导“全自然”理念的美国冰激凌公司)
这场对话发生时的背景,正是美国商业地毯市场飞速增长的上世纪90年代。在这短短的十几年中,地毯,尤其是拼装式的组合地毯,迅速覆盖了70%以上的美国室内地面。根据地毯研究所(Carpet and Rug Institute)公布的统计数据,光是1999年这一年,美国的地毯制造商便生产了15.9亿平方米地毯。
( 大卫·奥奇设计的地毯 )
然而,这个蓬勃发展的产业也是一个消耗大量能源并产生巨大浪费的产业。每生产一平方米地毯,大约要消耗45.7升水,2900万焦耳能量,尚且未将制造地毯本身所需要的原材料——尼龙和其他合成纤维——计算在内。当时,旧地毯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填埋,据美国环保组织绿色徽章(Green Seal)2001年公布的一份报告,1999年,近244万吨旧地毯被填埋处理,如果把这些几百年都不会自然降解的破地毯平摊起来,足以覆盖住整个纽约城。
“我很清楚当时人们对地毯行业的成见,认为它消耗了大量的化石燃料,是一个‘制造并废弃’(make and waste)的产业。然而,正因如此,才有改进的机会和余地。而当时英特飞公司的创始人雷·安德森(Ray Anderson)先生也向我表示,希望把这家公司带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奥奇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指出。于是,他最后的决定是一半一半:工作室一半的地面铺设地毯,所用地毯只有当时美国办公室中通常使用地毯厚度的一半,然后下定决心,在他的余生中尽其所能,通过设计上的改进,让地毯行业变得对环境更友好。
“一直以来,一谈到设计,人们想到的就是漂亮的颜色、图案、外观这些东西,纯粹为了设计而设计,结果就是弄出一堆拿了设计大奖但却卖不出去的产品。但事实上,设计应该是有机的,形状赖功能而生。在你设计产品的时候,便应该将成本、功能、可持续性都考虑在内。所以我常常说,一个好的设计师,不仅要设计出好的产品,更要设计出好的垃圾——在一种产品还未诞生之时,你就应当想到,当它寿命终了之时,如何让它依然具有利用价值。”大卫·奥奇说。
奥奇喜欢用一个童年时的故事解释自己对垃圾的看法。他在英格兰北部的基德敏斯特(Kidderminster)小城长大,地毯的设计制造是那儿的传统产业。在他小时候,他父亲总是从地毯厂运回许多废旧的羊毛地毯下脚料,把它们当成肥料施在田里。那些鲜艳的蓝色、粉色和紫色让他至今仍记忆犹新。然而,上世纪60年代后,这种景象便逐渐消失不见了。当向父亲问及其中原委时,奥奇得到的答复是:“地毯制造商向羊毛中添加了尼龙和杀虫剂,现在的肥料已经不再适合用做肥料了。”
“这个故事的核心并不是说羊毛是好的,尼龙是坏的。”奥奇反复强调,“尽管大家都崇尚‘自然’,但事实的真相是,这个地球上已经有了这么多人,如果每个人都要使用完全来自自然的东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最多只有3%到10%的人可以拥有这种奢侈,而其他人,必须也只能依赖人工合成的材料生活。”他介绍道,在探索使用环保可再生原料生产地毯时,英特飞公司曾经犯过一个错误,即使用源自玉米的合成材料。这一投资巨大的项目最终失败,一方面是因为玉米合成纤维的牢固程度无法和尼龙相媲美,而且难以回收再次利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使用玉米作为工业原料本身就有其不够可持续的一面——“这个地球上还有数以亿计的人在挨饿,土地最主要的用途应当是为人们提供食物,而不是为汽车提供燃料或拿来做地毯。”
在奥奇看来,问题的关键在于,现代化的生产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产品循环周期。“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浪费。你可以爱浪费多少就浪费多少,但要保证这些浪费掉的东西还可以重新被循环使用。”——掺进了尼龙的羊毛不再能够当成肥料再次利用,我们应该拿它们怎么办?完全由尼龙制造的地毯无法像羊毛或棉一样自然降解,当它们破旧之后,是否只有深埋地下这一条解决之道?
“在对我启发最大的几本书中,有一本《我们从热带雨林中学到什么》(What We Learned in the Rainforest),他的作者提到,在热带雨林这个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中,是没有垃圾这个概念的。每一个物种所产生的废弃物,都可以被另外的物种加以利用。这种封闭的自循环的体系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奥奇对本刊记者指出。
学习的结果,是英特飞从90年代后期开始,使用来自回收地毯的尼龙和底背材料制造新的产品。为了让回收变得更方便,它还推出了可以让地毯毯面和底背很容易分离的拉链式结构设计NexStep。垃圾从此不再是垃圾,而成了物料的另一种来源。
(
大卫·奥奇设计的地毯 )
使用回收材料为大卫·奥奇带来了新的设计挑战。“一开始,我们回收的原材料是有限的,只能在黑色、浅黑、灰色、棕色这几种颜色里做文章。你必须在非常有限的材料选择中发挥你的设计灵感。”
此外,回收材料的色差问题也比使用全新材料高。“在那时候,人们都喜欢地毯颜色一致,毫无色差,绝对完美。只要有一点色差,整个一批产品就会被认为是质量不合格的。但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即使采用相同的物料,采取统一的生产规范,这一批产品和下一批产品之间也会有细微的差别。由于色差问题,常常会导致很大的浪费。”
大卫·奥奇给出的答案是“效法自然”。
“一说到向产品中增加自然元素,许多人便会立刻想到花花草草,但这并非我们应当向自然设计体系学习的真谛。”奥奇说,“实际上,自然是一个‘有组织的混乱状态’。你在自然界中找不到一朵完美的花,也看不到一种纯粹的颜色,在这个多样化的复杂系统里,每一个模块的颜色都有细微差异。对于设计师来说,真正的挑战正在于此,在于如何容忍差异的存在而创造出一种优美而和谐的时尚。”
他的创造产物,便是2000年根据仿生学原理设计的地毯“熵”(Entropy)。以此为开端,英特飞推出了I2系列仿生地毯,这不仅成为占这家公司销售量一半以上的拳头产品,更为其赢得了众多的设计大奖。
大卫·奥奇说,“熵”的最大特点是多样化。“每一块地毯的颜色和图样都有所不同,你可以选择任意方向铺装,在其中随意嵌入其他的颜色或图案。如果有哪一片上面沾上咖啡渍或番茄酱,也用不着为买一块一模一样的地毯替换而头痛,因为每一块都可以彼此替换。这就给设计师和使用者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空间,也节约了后期的安装和替换成本。”
对于大卫·奥奇来说,“熵”的成功带给他最大的启示,其实在于改变固有的线性思维。“谁说某个产业要想发展一定就意味着‘制造与废弃’(make and waste)?好的技术与设计令环保和可持续性也可以成为一种运行良好的商业模式。如果一个传统上的能耗密集型企业可以用十几年的时间便转型为零污染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同时保持利润和股价的大幅增长,在别的领域,为什么不可能出现类似的奇迹?”
服务于英特飞之外,奥奇也为其他一些跨国公司提供设计意见,比如耐克。在参与某个系列的鞋款设计时,奥奇发现:“繁琐的花样设计使浪费的边角料都足以再做一双鞋了。”在他看来,这几乎是现代化工业设计的一个通病,“大自然中的设计作品通常体量都很小,满足功能就已足够。人类却偏爱大而复杂的设计,更多的原料,更多的元素,仿佛这才代表着奢侈。但我们不可能永远这样下去,因为地球上的资源很快就要被我们用光了。苹果公司的极简主义设计本身就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商业模式的需要,因为这样材料浪费最少,优化了成本控制。”对于苹果,他也有自己的想法——“iPhone的电池续航能力一直为人诟病,但其实,你可以给它安装一个弹性腕带,利用年轻人喜欢随手玩弄抛掷东西的习惯,用动能为电池充电,这样就变成了一个永远不会没电的Yo-Yo-Phone”。
从地毯到手机,听起来有些三五不靠,但奥奇认为,这不过是生态设计强调跨界的一个体现而已。“在以往的观点里,强调界限,强调方正,因为方正的小格子是人们可以想象出的最符合逻辑的形状。它的好处是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但坏处是不符合人的天性,也不符合自然。”于是话题延伸到他的最新实验:用地毯的色块创造更开放、更能激发创造力与团队协作的新一代办公空间。想要知道这样的办公空间是什么样的?谷歌一下“谷歌苏黎世办公室”吧——这栋相关图片在互联网上被转载上亿次、极具创意的办公大楼,便使用了奥奇设计的地毯铺装地面。
“如果你仔细看看这些图片,便会发现,它运用了不同的色块完成了空间的区隔,促使人们从自己的办公椅上站起来,不停地走动,不停地变换位置,不停地与同事进行交流,而思维的碰撞便在这种流动中达成。”奥奇指出,许多人对他说,这只有在空间十分奢侈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但事实上,新一代的办公室往往在同样的面积下却容纳了更多的人。
“传统的格子间方便摆放方方正正的桌子,方方正正的书柜,方方正正的电脑,但角落的空间却被极大地浪费了,更不用说把人们彼此隔离并不一定意味高效率,在这个注重创意的时代,还有可能束缚生产力。一旦我们‘从盒子里跳出来’,就会发现,开放的、流线的、可变的,才是未来的主流。”
在奥奇看来,这种办公空间的未来化甚至是可能改变未来的。“技术在发展,它为我们提供越来越多的可能性,但真正促成变革的是人的力量,人的想法。IBM公司曾经对3000名CEO和3000名即将进入职场的学生进行过一个调查,询问他们是否认为地球上的资源越来越少,已不足以支撑未来的发展。在那些CEO中,只有25%的人认为这是个危机,但在学生中却有70%的人这么认为。很简单,CEO们看到的只是每个季度的财务报表,但年轻人却看到几十年之后,并准备用自己的一生来改变一些事情。我们也看到,这些年轻人更愿意去像谷歌这样拥有创意并鼓励创意的企业工作,而不是加入IBM。”
“这难道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好地毯,坏地毯?
过敏与哮喘或许是令注重健康的家庭对地毯说“不”的最主要原因。1977年,由于有研究显示铺设地毯可能增加患过敏症和哮喘的危险,几乎所有瑞典的家庭和学校都将地毯扫地出门。在此后的20年中,瑞典的地毯市场从以往的45%跌落到5%以下。
然而,瑞典环保署2002年发布的回顾报告显示,儿童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却从上世纪70年代早期的2%~3%上升到了90年代的6%~9%。尽管促成过敏性哮喘的环境因素众多,但尘螨被公认为一个重要致病因素。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在英国,95%的家庭在卧室中铺设地毯,29%的英国儿童对尘螨过敏,但在几乎从不在卧室铺设地毯的瑞典家庭中,儿童尘螨过敏的发病率却要高出6%。
康奈尔大学的室内设计与环境分析专家艾伦·海奇(Alan Hedge)指出,清洁、干燥和经常吸尘维护的地毯实际上反而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因为它们能够吸附空气中漂浮的灰尘和尘螨,从而减少被吸入的机会。海奇通过抽样调查发现,床垫上每克灰尘中所含的尘螨数量,甚至是一块很脏的地毯上的两倍。枕头、沙发、外套都是尘螨泛滥的重灾区。
不过,问题在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少按照推荐的方法定期清扫地毯,而一些清洁剂的使用又增加了挥发性有害气体(VOCs)的排放量。所以,地毯是不是适合你,最好先考察一下,你是不是能够做到下面这些事:保持室内湿度一直在50%左右;定期吸尘,最好一天一次;用热水而不是清洁剂去除地毯上的污渍;每年全面清洗一到两次。
有趣的是,根据“检查、清洁与重建认证研究所”(Institute of Inspection,Cleaning and Restoration Certification)2002年发布的一项分析报告,至少在学校里,清洁地毯所需要的物力和人力分别比清洁硬质地面低49%和64%。■
(文 / 鲁伊) 地毯清洗地毯奥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