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上行空间与中国风向标

作者:黄燕

黄金的上行空间与中国风向标0中国人说“太平藏古董,乱世买黄金”,这大概可以解释在经济动荡期,当其他消费被压抑时,黄金却一直水涨船高。世界黄金协会2月发布的2010年度黄金需求报告显示,2010年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创下10年来的新高——达到3812.2吨,总价值1500亿美元。中国和印度的黄金首饰和实物投资增长是全球需求总量创新高的主要原因,这两大市场占到全球需求总量的51%。此外,各国央行在2010年自1989年以来首次成为黄金净买家,更助推了金价不断攀升。3月24日,纽约黄金期货每盎司金价突破1447美元,创下历史最高点。3月25日,世界黄金协会在北京发布了2011年黄金首饰流行趋势,这项由意大利珠宝界完成的流行解码,将海外发布的首站放在了中国,而以往通常是美国,这本身也说明了中国在黄金市场的地位变化。“2009和2010年中国已连续两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黄金首饰消费国;2010年黄金首饰消费量达到400吨,仅次于印度。同时2010年中国黄金投资需求近180吨,同比增长70%,增幅位居世界第一。”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总经理王立新告诉本刊。

黄金的上行空间与中国风向标1经济景气指数与女性裙子长度息息相关的“超短裙理论”再次得到了验证。在此次发布的六大趋势中,大尺寸和大胆抢眼的造型成为观者的第一印象。以结构取胜的雕塑艺术,回归金链造型的环扣设计,灵感取自自然万物的华丽有机系列,以及个性前卫的嬉皮腕饰和歌德系列,夸张的金饰本身成为全身重点,尽可能简单的服饰和妆容反而退后成为配角。按照王立新的说法,渡过了金融危机最困难的时期之后,全球经济已经出现复苏信号,反映到消费心理上就出现了某种补偿现象。“如果说2008年那场危机拉低了人们的消费预期,那么2011年很可能将是新一轮奢华风回潮的开始。”尽管中国人消费黄金首饰中超过80%仍然是足金饰品,但在王立新看来,工艺上更具可塑性、设计更炫目的18K金才是未来吸引年轻人群的关键。“中国人出于保值心理习惯购买足金饰品,认为它的投资实用性更强一些。其实现在人们选择首饰的主要目的不是保值,很少有人真的把金饰拿去卖掉,而是希望彰显自我个性,或者是出于某些礼节和文化原因,比如结婚、小孩子满月等等。如何让黄金更深地融入中国人的生活中去?我们希望能够在结合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赋予黄金更多的内涵。”王立新告诉本刊。黄金的年轻与传统

中国人一向偏爱黄金,不过王立新也承认,黄金对年轻一代的吸引力稍显不够,特别是当钻石、铂金分流消费时,甚至就连黄金最标榜的投资保值功能也有翡翠等高档玉石抢班。“足金饰品在设计上还是比较保守、落后的,包括在店面陈设、品牌营销等各方面,黄金给人的印象都不够年轻、时尚。”王立新告诉本刊。为了扭转劣势,世界黄金协会在2003年专门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了18K金饰品牌K-gold,力图改变黄金饰品刻板保守的印象,转而吸引新一代消费者。目前虽然18K金只占整个市场的一成多,但它在一线城市年轻人中的认知度已经非常高。更低的价格之外,黄金正重新成为个性潮流的标志。“除了18K金,下一步我们也希望在素金市场提升设计水准,向世界潮流靠拢。其实最近几年,中国企业在镶嵌首饰的设计和制作工艺上都有明显进步,像周大福等企业的设计团队都有越来越多的海外人才进入,开阔眼界对他们的设计水平提升很大。”王立新说。

中国的黄金消费不仅是投资拉动,更受益于农村市场的普遍增长。“在印度,很多乡村金融系统还不发达,人们以购买黄金首饰作为储蓄方式;而中国则正相反,即使在农村人们购买黄金的主要目的也不是保值。在一些县级市场,我惊讶地发现,它们和城市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王立新说,“正是中国市场的强大支撑了众多黄金品牌的成功,特别是以连锁经营为主要模式的国内一线品牌。”2010年,世界黄金协会和中国工商银行合作推出了起价只有200元的积存金产品,以日均价进行黄金积存。相对于纸黄金投资3000元起步的资金要求,积存金成为中国市场上门槛最低的黄金投资产品。2011年,黄金协会再次和工商银行合作推出了最小只有10克的“福字礼赞金条”,兼具投资和礼品功能。按照王立新的说法:“我们很了解黄金对中国消费者的特殊意义,并且希望赋予黄金更多的内涵和情感因素。”■专访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总经理王立新

三联生活周刊:2010年黄金价格和交易量的双双攀升让黄金成为2011年的全球热点,你认为在突破历史最高点之后,未来一年金价还有多大的上行空间?

王立新:继2010年持续上涨后,2011年3月下旬金价更创下了1441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增长势头依然强劲。原因在于中国、印度带动的新兴经济体需求恢复很快,而欧美主要市场2010年也已经开始恢复,特别是第四季度,黄金首饰的消费增长明显。2008和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欧美对黄金首饰的消费量有所下降,但在投资市场情况相对平稳,2010年也还有所回升。我们不会直接预测未来的金价走势,影响金价最主要的因素是货币水平,当宏观经济波动影响到货币稳定性时,黄金的避险需求就会被放大从而推高金价。过去一年,美元的大量增发和贬值是例子,现在日元也开始出现这种苗头。另一方面,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在2010年其实并没有解决而只是延迟了,市场对葡萄牙、西班牙以及爱尔兰经济的担忧在加剧,2011年全球经济面临的不确定性还在增加。同时,中东危机引发的石油价格动荡和日本地震都打击了全球经济复苏的信心,这些也会间接影响金价。

三联生活周刊:那么,在这一轮金价上涨行情中,中国从中将获得哪些收益?

王立新:2010年,中国黄金市场上零售投资总量从105吨蹿升到近180吨,涨幅超过70%,位居全球第一位;在黄金首饰消费上,中国总量达到400吨,其中80%以上是足金和千足金首饰,只有一成多是K金,这也反映出中国人在消费黄金首饰时仍带有一定保值心理。在投资市场上,中国人惯性的“买涨不买跌”表现得非常明显,这也是2010年黄金投资总量大幅攀升的主要原因。中国市场最明显的变化是黄金投资的成熟,从2005年开放之后发展很快,在多家金融机构的参与下,黄金投资产品得到了极大丰富,现货、期货、衍生品、纸黄金,唯一没有开放的黄金ETF现在通过一些基金也可以购买了,市场成熟度和参与度都在不断提高。

三联生活周刊:亚洲国家有消费黄金的传统,但近年来也有不少新趋势和变化,比如K金的风行。在你看来,中国市场的崛起将会对全球黄金消费产生哪些影响?

王立新:K金的流行让年轻人群开始消费黄金,另一方面,铂金由于单一缺少变化销量开始下降,虽然有翡翠这样的产品在吸引更高端的消费者,但总体看,黄金依然是最广泛、最有群众基础的贵金属品种,足金首饰的保值性也依然受到消费者青睐。中国市场的增长空间非常巨大,不仅是城市,农场市场的层次也明显提升。除了对K金饰品的接受度还不像一线城市那么高之外,在黄金首饰消费上,县级市场和城市的差别已经很小,这确实令人吃惊。中国黄金首饰行业发展很快,不仅连锁经营是强项,最近几年在设计上也有长足进步,国内企业在走出海外学习,包括引入国外设计师之后,开阔了眼界。不过在我看来,目前中国企业设计长项更多的还是镶嵌饰品上,在素金首饰上设计相对欠缺一些。

三联生活周刊:如果说过去5年中国黄金市场最大的变化是让黄金从传统走向年轻、时尚,那么未来5年,黄金行业的下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王立新:我们希望未来5年能够赋予黄金首饰更多的内涵,发掘黄金饰品无可替代的特性,特别是要和中国的文化传统相结合。中国一直以来都是黄金消费大国,如何让黄金更多地融入现代生活中,赋予它更多的情感因素,这是我们未来要努力的方向。2011年黄金协会和工商银行推出了礼品金条,最小只有10克,而且带有吉祥送福字样,让金条这种最常见的理财产品更亲民、更有人情味。■ 王立新黄金首饰黄金投资黄金

上一篇: 地震概念股
下一篇: 错中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