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错中错
作者:李晶晶( 民国粉彩瓶 131.45万美元成交 )
北京时间3月22日晚22点,大洋彼岸的纽约进入到亚洲艺术周第4天的拍卖。从这一天开始将由中国艺术品登场直至艺术周结束。首开大幕的是苏富比“戴润斋专场拍卖”,其中重点推荐的是一只明永乐青花碗。自去年秋拍开始,苏富比便将它带至北京、上海、台北、香港等展览,图录也以它为封面,寄予了厚望。明永乐青花碗最后以159.45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045.67万元)成交,叫价过程并非迅速果决。此前它的估价在80万~120万美元,其成交价仅略微高于估价。
拍卖持续进行中。4小时后,轮到行家等待的“猎物”开拍,民国粉彩花瓶先拍出了131.45万美元的高价,这个超出估价220倍的价格,让昏昏欲睡的人们为之一震。此时是北京的深夜两点。就在大家面面相觑、搞不清所以然的时候,紧接着一件被苏富比定为“类属民国”的粉彩花瓶上场,估价800美元,仅在十几秒中,价格已飙升过百万美元,随后的叫价一浪高过一浪,果断坚决,最终以1600万美元落槌。加上佣金是1800.25万美元,约折合人民币1.18亿元,以超过估价2.25万倍制造了拍卖场上的奇迹。
1920年,无锡人秦叔在家乡开设了一间小古董店,他的外甥戴润斋蜗居于此,发奋学习古董知识。为了培养外甥,秦叔多次拿出资金交给戴润斋,让他独自到北方各地农村收货,以此磨练眼力,积累古董买卖的经验。时值民国初年,北方各地盗墓猖獗,洛阳一地至少有数万人以开掘古墓致富,政府对私自盗挖古墓的行为非但不取缔,反而开征古物税,借以增加政府财源。1930年前后,国民政府还鼓励大量古物输出,政府加课征税的古物税达到30%,至抗战爆发前后,北京和上海成为南北两大古董文物市场的集散地中心,更是全国古董商和藏家角逐实力的最佳地点。
1930年戴润斋移居上海,在这座大城市里,他如鱼得水,充分发挥着个人独特的眼力和购藏古董的非凡能力。1932年戴润斋为苏州人张萍英赎身,并在上海成婚,这是他的第二房太太。1938年戴润斋在法国租界的广东路开设福源斋古董店,闯出一片天地,打响了自己的名号。据与其有过交往的现还健在的前辈张宗宪说,戴润斋一辈子做的都是早期的东西,出土铜器、石窟佛像、高古陶瓷。这些在当时都是大价钱的古董,客人一般为欧美的藏家。几年前播出的电视剧《五月槐花香》中所描述的《帝后礼佛图》就是以戴润斋等古董商人为原型创作的。
《帝后礼佛图》是龙门石窟宾阳中洞东壁上的浮雕。它创作于北魏年间。雕刻的是北魏孝文帝和文昭皇后的供养行列。北段刻孝文帝头戴冕旒,身穿衮服,在诸王、中官及手持伞盖、羽葆、长剑、香盒的近侍宫女和御林军的前导、簇拥下,缓缓行进的场面。南段构图与北段相似,刻文昭皇后莲冠霞帔,一手拈香,后随两个戴莲冠的贵妇,在众宫女的前导、簇拥下迎风徐行,方向与北段相对。图中人物密集重叠、顾盼照应,既浑然一体,又有丰富变化。
( 明法华罐 26.65万美元成交 )
上世纪30年代,北京古董商岳彬伙同另一古董商赵鹤舫,联系到洛阳的文物贩子马龙图共同作案。浮雕石像凿下来后,岳彬又买通当地军阀,以保证运输安全。全部石像就这样分期分批地被盗凿下来偷运到北京。约在1935年的时候,《帝后礼佛图》已被运出中国,分为《北魏孝文帝礼佛图》出现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文昭皇后礼佛图》出现在美国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这两幅浮雕合称《帝后礼佛图》。
戴润斋素来习惯安静,是一个做事十分谨慎小心的人。据现任伦敦苏富比高级董事的马库斯·利恩(Marcus Linell)回忆:戴润斋在美国生活的时候,喜欢每天在中央公园锻炼身体,年轻时多做缓步跑,年长后则喜欢散步,通常选择固定的路线。从不戴炫丽的手表,也不喜四处招摇。或许正是这种性格,让戴润斋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有了对未来的不安。1949年4月他与家人南迁香港,此后再也没有回过国。
(
清乾隆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鸟如意双耳尊
1800.25万美元成交 )
1950年,戴润斋移居美国。抵步之初,他先与卢芹斋合伙开业,同年就在纽约麦迪逊大道810号开设了自己独资的J.T.Tai & Co古董店。在纽约期间,戴润斋开始扮演重要角色,不惜一切代价,全力积累瓷器、青铜器、佛像等高档中国艺术文物名品。如果说卢芹斋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最为重要的古董商,将全世界、特别是美国收藏家的目光和注意力引致中国艺术上,那么可以说戴润斋是新崛起于西方的一代。1950年以后,美国政府以交战国名义,根据“物资财产保护法”(The Alien Property Custodian)没收所有“二战”期间日本在美国的文物,并予以公开拍卖,其间最大的一宗为日本山中商会价值上亿美元的文物精品。戴润斋抓住这次机会,收入不少古董。
戴润斋会英文,这为他在纽约的生意带来了便利。他有两位令人羡慕的大客人,布朗德奇(Avery Brundage)和赛克勒(Arthur M.Sackler)。前者家中庋藏文物逾5000件,家中的浴缸也被用来摆置古董,这些古董皆为博物馆级别。后者以发明治疗血液病药物而致富,每次都向戴润斋购藏整批数十件或百件以上的主题性文物。赛克勒习惯在一天稍晚的时候到达戴润斋的艺廊,并坐上好几个小时相谈,探讨他们共同爱好的青铜器。之后再商谈价钱,这是因为赛克勒博士喜欢以成组购买青铜器,价钱自然需要细商慢谈。赛克勒收藏中最为重要的藏品是一件精美绝伦的商代青铜器卣。
( 商青铜鼎 41.05万美元成交 )
赛克勒除了向戴润斋购藏大量青铜器外,另一购藏重点就是中国早期石窟佛像。仅举响堂山菩萨立像一例,即可看到戴润斋所经手的中国佛像的不同凡响。这件菩萨立像通高87厘米,菩萨头戴高髻宝冠,表情睇视含笑,项圈环钗华丽,上半身赤裸,下半身着裙,帔帛衣襞律动,身姿体态曼妙,可以复原追溯其原来石像出处为北齐时期北响堂石窟北洞(位于邯郸市峰峰矿区鼓山),是“神王同体”或“神王同形”皇室瘞藏窟的特殊体现。
响堂山石窟分为两部分:南响堂石窟与北响堂石窟。它的雕刻艺术承前启后,是我国石窟艺术发展史上从大同云冈到洛阳龙门过渡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研究我国佛教、建筑、雕刻、绘画及书法艺术的重要地面文物之一。20世纪早期,北响堂石窟北洞多次被盗,主佛佛头现藏英国维多利亚博物馆。“戴润斋们”盗卖的很多石窟佛像至今仍是我们民族的伤痛,许多入藏西方博物馆,还有少部分流入到今天的市场,这些文物无论是在清政府、民国政府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都无可争议的是国家资产,其盗卖行为至今仍广泛受到全世界的同行谴责。
( 50年代戴润斋在美国留影 )
古玩生意隔行如隔山,对于主营高古文物的戴润斋来说,明清瓷器的鉴赏并非他的强项,此前拍出过的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清乾隆孔雀蓝地粉彩缠枝花卉八吉祥图双如意耳瓶、清乾隆粉红底粉彩轧道蝴蝶瓶等,都带着俗艳之美。看走眼也是在所难免。苏富比此次拍出天价的“类属民国”的粉彩瓶实为清乾隆霁蓝描金开光粉彩花鸟如意双耳尊。北京故宫与台北“故宫”都有相类似的官窑作品。其造型有类似作品,是典型的乾隆盛世官窑。戴润斋并不认为这只花瓶是乾隆本朝的,几十年来都是随意搁在家中插花。拍卖前苏富比提供的状态报告显示:瓶身与底足断开又黏合上,瓶口及耳朵鎏金部分有些磨损。瓶底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又因为瓶底与瓶身为后黏合,因此苏富比拍卖公司认为可能是民国所仿,只给出了800美元的估价。于是全体买家都抱着捡漏的心态举牌应战,价格就在这种心态下不知不觉地飙升至天价。
试想当年戴润斋若是知道这只花瓶为乾隆官窑,一定会早早地拿出来出售;假设拍卖公司没有将它定为民国,给出超低估价,而像那只永乐青花碗一样有合理的市场估值;如果所有的中国买家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好面子,像日本行家学习事前做沟通,这只花瓶的天价是不会出现的。连环的错中错,成就了花瓶,开心了拍卖公司。这多少应了古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
( 明永乐青花碗 159.45万美元成交 )
(文 / 李晶晶) 青铜器文物苏富比帝后礼佛图文化戴润斋错中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