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萨德政权还能站得住脚么?

作者:俞力莎

阿萨德政权还能站得住脚么?0( 3月27日,支持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叙利亚民众上街游行 )

自3月15日以来,叙利亚持续爆发大规模示威活动,叙利亚安全部队在弹压时与示威者发生激烈冲突,民众伤亡消息频频传出。这不仅是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执政11年来遭到的最大挑战,也是阿萨德家族统治该国41年来面临的前所未有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如果这个在中东政治棋局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陷入长期的混乱,势必深刻影响中东和平进程。

这波骚乱的导火索是德拉市十几个青少年因涉嫌制造政治涂鸦而被拘捕,之后对他们的持续拘留引发了抗议活动。示威者要求打击地方腐败、解除德拉市长和政治安全部门负责人的职务、释放德拉的政治犯等。3月22日晚,叙利亚军队进入德拉市,镇压奥姆拉清真寺内的示威者,造成至少15人死亡,令局势进一步升级。3月25日,反对派人士在德拉和全国其他地方策划了名为“尊严日”的示威活动,数以千计的叙利亚民众走上街头要求改革,追悼丧生者。以色列海法大学中东历史系主任迈克尔·埃派尔教授告诉本刊记者:“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最初的集中地——南部的德拉市和北部库尔德人聚居的卡米什利市——属于叙利亚的边缘地区,但是现在骚乱局势已经蔓延到了更大的城市,包括西北部的阿勒颇市和首都大马士革。胡姆斯、哈马和拉塔基亚的情况也令人关注。”

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约书亚·兰蒂斯告诉本刊记者:“叙利亚政府3月24日已经开始尝试不同策略,通过总统发言人向遇难者表达了阿萨德的哀悼并承认他们的合法要求。但现在唯一可以兑现的妥协承诺是给公务员提薪最高可达30%,以及释放在过去几周内逮捕的所有示威者。政府正在研究的其他改革措施包括创造就业、新闻自由、允许组建反对党和取消紧急状态法。如果这些举措能落实,变化将是革命性的。但是很多示威者都认为,那只是阿萨德的一种拖延术。”

迈克尔·埃派尔分析:“现在还很难预测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不满情绪会带来何种政治后果,但毫无疑问爆发动乱的条件一直都存在着。叙利亚的失业率高达20%,尤其是那些从各大中高校毕业的学生在屡受挫折后极为期待社会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他们一直找不到这样的机会进行变革。另一方面,数年的干旱、叙利亚本国的和全球性的农业危机在农村也酝酿出了不满情绪,很多人移居到了城市。此外,巴沙尔政府一直坚持奉行阿拉伯民族主义和阿拉伯社会主义政策,要建立泛阿拉伯统一体。但是,这种意识形态已经失去了其吸引力,民众不再对此抱有热情。”迈克尔·埃派尔担心,如果反对派一直像现在这样缺乏一个公认的领袖和组织,局势很有可能会失控,种族的和其他性质的冲突也会相继爆发。比如现在应该密切关注北部库尔德人聚居地卡米什利的情况,叙利亚有大约150万至250万库尔德人一直在为获得承认和结束歧视而斗争。

迈克尔·埃派尔说:“阿萨德政权不允许任何反对党的存在。上一波对政府的强烈反对出现在1982年的哈马,那是伊斯兰极端组织穆斯林兄弟会制造的叛乱,但是被叙利亚军队用武力平息了。那次叛乱不仅震慑住了处于统治地位的阿拉维派,也吓倒了大部分已经‘现代化’了的穆斯林中产阶级。”阿拉维派的穆斯林地位在上世纪70年代初得到黎巴嫩什叶派领袖穆萨·萨德尔的正式认可,但至今仍被一些伊斯兰狂热分子视为异教徒。在叙利亚,阿拉维派作为少数派却把持着军政要职,其中一支重要力量即阿萨德家族,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是已故总统哈菲茨·阿萨德的次子。“在阿拉维派精英中一直存在一种忧虑,即逊尼派伊斯兰极端主义会反对他们。他们害怕被边缘化和遭到宗教迫害。因此,他们一面强化自己的统治地位,一面又与逊尼派中产阶级建立联盟。”约书亚·兰蒂斯说,“叙利亚是一个宗教派系众多,民族也繁多的社会。每个叙利亚人都在问自己,这个国家究竟会像埃及和突尼斯那样民众联合起来反对统治者,还是会像伊拉克和黎巴嫩那样陷入内战和无止境的派别冲突。阶级划分也是个问题。如果上层的逊尼派阶层坚决支持阿拉维派的军队精英,叙利亚人民将很难推翻现政府。”

目前的抗议浪潮究竟能否撼动阿萨德政权尚不明朗,毕竟示威者还没有提出要巴沙尔下台,军队也不可能调转枪口指向总统。■(文 / 俞力莎) 库尔德族叙利亚政府军叙利亚的局势中东局势阿萨德萨德问题政权叙利亚总统阿拉维逊尼派中韩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