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童木和晨露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我在地震之后的第七天到达日本旅游,第一晚住在京都。清晨6点,隔壁33间堂的钟声响起,庄重地敲了6下。想象着长长的大殿中,那1001座千手观音,在这样寂静的早上也随着钟声醒来,耳边仿佛听到佛经低吟,自己的心渐渐静了下来。京都的很多地方仍然是热热闹闹,有很多休假来的游客,只要不看新闻,根本不会觉得有怎样的危机存在。但每家店铺里的募捐箱提醒着大家灾难的存在。我的导游非常不忿地谈论核电站的危机:“我就不明白了,那些智能机器人都干吗去了,一到展会上面,他们什么都能干,连煎饼都能摊,这真危机了,怎们连放进去测个温度什么的都不灵了。”

我一直在用我的日剧英语和导游对话,所以谈话中充满了阿丽嘎多、巩麦、难得莫乃、红多,而且都是日剧主角的语气强调。还有一句“请以结婚为前提跟我交往吧”还没有机会说过。人生就是要去与美好的事物和美好的人见面。除了美丽的寺院建筑,我最想拜会的是大阪的手冢治虫纪念馆。铁臂阿童木可能是儿时对日本文化的最早接触了。博物馆里,没有绘画天赋的我也装模作样地画起动画来,在两张白纸上画出小人的两个姿势,电脑会将其制作成动画。在这危难来临之际,我不免幻想这个神力无边的小子能够帮上忙,去帮助解决福岛核电站的问题。手冢治虫生前说过一句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话——“无论如何也必须唤醒人们对那些理所当然之事所应持有的感动,这是我们大人自身的问题。”当然,我还记得另一句话,是丰臣秀吉临终的诗句——“一切都是梦,一个人的野心更是梦中之梦。心怀着伟大的大阪,我必须像一滴晨露一样消失。”

在地震之后到日本旅行,眼中所见有一份别样的感动。那天在京都静静地吃了一顿精致的豆腐宴,不知道是不是仪式感增添了心理作用,我觉得豆腐的确非常好吃。然后,在地主神社求了个签,结果是末吉,倒数第三档。京都龙安寺内的枯山水代表杰作“石庭”,将15块岩石零星地摆放在白色的碎石空地之上。访客们安静地坐在庭院边的长廊中,有的用手指数着,希望自己是那个通了禅意,可以一次看到所有15块石头的人。有的人只盯住一处发呆,有人看到分出枝丫的大树,有人看到负子渡河的老虎。富于禅意的石庭,通过这极简的景观,映出观者的心灵。

从京都坐车大约一个小时进入信乐山中,穿过幽暗宁静的隧道,尽头亮光之处,山形屋顶的美术馆幽然呈现眼前。Miho美术馆的修建采用了愚公移山的办法,把建筑主体建好后,将移走的山石树木重新搬回来,覆盖其上,让建筑和山林融为一体。他们能如此精心地料理豆腐,料理自己的土地和建筑,不知怎么,我觉得他们也能坦然应对灾难和危机。■

(文 / 范贝贝) 阿童木晨露

上一篇: 看鞋识女人
下一篇: 失败者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