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林骚乱触动波斯湾棋局
作者:徐菁菁(
2月19日,巴林首都麦纳麦再次爆发抗议活动,警察使用催泪弹驱散示威人群 )
在世界各国还在为是否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权衡磋商时,3月14日,由1200名沙特阿拉伯士兵和800多名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士兵组成的联合部队乘轻型装甲车辆进入了已持续动乱一个月的巴林。沙特方面称,他们是受巴林国王的邀请,并经由海湾地区国家合作委员会的授权而进驻巴林的,这次行为不是一次军事“占领”,任务是协助该国“维护秩序,保护基础设施、政府办公楼和工业设施”免受示威活动的破坏。巴林王储萨尔曼3月14日呼吁民众配合“海合会”部队进驻。但巴林国内的反对派则在声明中称,海合会此举是针对手无寸铁的平民的阴谋,他们说:“我们把任何外国士兵或军事装备进入巴林领空、领海或领土的行为视作公然的侵略,并且是一种不宣而战的行为。”
自2月14日开始,巴林的什叶派穆斯林反对派持续展开以要求政治平等为核心的抗议示威。在世界政治舞台的焦点中东地区,巴林不是一个常被提到的名字。这个阿拉伯世界唯一的岛国,面积仅有662平方公里,人口不到50万,并不像其他海湾国家一样拥有丰富的石油储量。但在中东多国持续动乱的影响下,巴林局势却受到了非同一般的关注。在巴林动乱发生后不久,2月21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海军上将迈克尔·马伦即到访沙特,24日到访巴林,与巴林国王哈马德和王储萨拉曼会谈。沙特向巴林派兵前两天,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刚刚访问了巴林。“全世界的目光现在都集中在利比亚身上,但在我们看来,利比亚并不是现在阿拉伯世界发生的最重要事件,而在巴林发生的示威才是。它对于地区和世界的影响更为显著。”美国安全情报智库“战略预测”主任乔治·弗里德曼对本刊说。
《纽约时报》记者曾如此描述巴林骚乱与其他国家迥异的景象:“空气中充满了香水的气息,人们开着名贵的汽车而来。”财富并没有消弭矛盾。乔治敦大学现代阿拉伯研究中心教授让-弗朗索瓦斯·赛内克告诉本刊,巴林动乱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宗派之间的深刻分裂。与伊拉克南部、沙特阿拉伯东部省份一样,巴林18世纪时的原住民为什叶派穆斯林。1783年,身为逊尼派穆斯林的阿勒哈利法家族从阿拉伯半岛上的卡塔尔进入巴林并建立自己的王朝统治。随后,巴林进入英国殖民时代,直到1971年才获得独立。时至今日,巴林政府包括首相、副首相、外交大臣、国防大臣、内政大臣等职务都由阿勒哈利法家族成员担任。现在,巴林70%的人口为什叶派,但占人口30%的逊尼派在统治这个国家。什叶派普遍感到他们在财富、工作和政治权利上受到了歧视。“最好的政府和商业工作机会都掌握在逊尼派手中,逊尼派还主宰了国家安全部队,其中包括从叙利亚等其他国家征召的逊尼派雇用兵。”美国德鲁大学专家卡洛斯·乔丹告诉本刊记者。
“巴林的反对派运动从1974年就开始了。”赛内克告诉本刊记者,“2002年,阿勒哈利法家族实行政治改革就是为了阻止反对派的活动。”美国大学地区与比较研究专家克里斯汀·史密斯·戴文告诉本刊,现任巴林国王哈马德于1999年继位后曾致力于加强政治开放性,邀请流亡海外的持政治异见者回到巴林。他颁布了国家行动宪章,许诺进行重大政治改革,并由此获得了广泛的公众支持,人们一度认为,逊尼派和什叶派联合的新时期就要在数十年的紧张关系后到来了。为缓和教派矛盾,2002年,巴林启动政治改革,成立两院制国民议会。但这次改革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巴林在选举产生的下议院基础上设置了由国王任命组成的上议院,确保皇室家族能够在所有政治议题上做最终裁决。”戴文告诉本刊。同时,什叶派感到,议会选举的选区的划分也存在严重的不公正。什叶派占多数的北方辖区,每9.1万名选民只能获得议会中的9个席位。而在逊尼派主导的南方,1.6万名选民就可以选出6位代表。
目前在巴林动乱中发挥领导作用的什叶派反对党“维法克”诞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街头抗议运动,但现在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党派。2002年,该党因对议会改革不满曾经领导过一次抵制运动。但在2006年,哈马德国王成功说服该党重新参加了选举。这个决定也让一部分强硬派成员从“维法克”脱离出来,组成了一个新的反对派运动“哈克”。该组织一直致力于吸引在政治生活中被边缘化了的年轻人从事温和抵抗运动,它也是巴林示威活动的另一大组织力量。
( 美国海军部署在波斯湾的“艾森豪威尔号”航空母舰 )
这种体制内和体制外长期存在的力量制衡在今年春天被打破了。“改变政治版图的是突尼斯和埃及的突变,人们突然感到能够通过起义的方式实现政治目标。”赛内克说。随着对抗的持续升级,反对派的要求也在改变。最初,他们要求自由和尊严,进而要求宪法改革,现在他们则要求推翻政府。那么,这个弹丸之国的局势何以会牵动以沙特为代表的海湾其他国家以及美国的神经的呢?
“巴林皇室和沙特皇室同源于发源于阿拉伯半岛中心的一个逊尼派分支,两者的联系非常紧密。”赛内克说,“沙特不希望巴林发生政治上的变动。”“对于沙特来说,巴林的什叶派很可能将激发自己国内的什叶派向政府要求更多。沙特的什叶派主要集中在沙特东部,这里同时也是石油中心产区。和巴林类似,在过去数十年中,沙特的什叶派群体也在要求政府做出改变。这就是沙特一直以来都密切关注巴林和科威特什叶派活动的原因之一。”卡洛斯·乔丹告诉本刊记者。
( 3月12日,巴林国王哈马德会见来访的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左) )
而对于海湾国家和西方来说,巴林的地理位置则天然决定了它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在狭长的波斯湾中,这个岛国背靠沙特,面朝伊朗。“巴林的动乱直接影响了美国的安全利益。美军在巴林的设施是美国中东安全的枢纽。”美国国会研究部中东问题专家肯尼斯·卡特兹曼指出。1991年的海湾战争第一次证明了巴林的价值。在这场战争中,巴林接待了1.75万名美国士兵和250架战斗机,巴林的空军飞行员也参与了对伊拉克的轰炸。在海湾战争结束后,1991年10月,美国和巴林签署了10年的一揽子防务协定,并于2001年更新了这一协定。通过该协定,美国可以使用巴林的航空基地并部署美国空军的战略物资。
在过去60年里,巴林先后接待了美国中东部队、海军中央司令部和美国第五舰队。目前,在巴林的美国第五舰队的总部设在距巴林首都麦纳麦约8公里的贾法勒海军基地,占地超过100英亩,有2300人驻扎于此,常备军事力量包括1个航母战斗群、1个两栖戒备大队、水面战舰、潜艇、海上巡逻和侦察机及后勤舰只等。
肯尼斯·卡特兹曼指出,巴林不仅是美国军事制衡伊朗、监察伊拉克的重镇,美国在巴林的海军总部还有超过20艘舰艇在为美国及其盟友的海上行动提供支持,这些海上行动与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密切相关。其中,一些军事力量用于拦截恐怖分子、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毒品进入阿拉伯海。它所执行任务也是阿富汗自由持久行动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5年内,美国在第五舰队总部建设上的投资并不多,但在2011财年的预算却大幅增长,总投入将达到2.58亿美元。
乔治·弗里德曼告诉本刊,在美国决意撤出伊拉克以后,海湾地区的战略布局就将发生变化。美国需要通过它在科威特驻扎的部队和在整个地区部署的空军和海军力量来制约伊朗,而巴林正是这一布局中的完美棋子。“伊朗有波斯湾地区国家最庞大的军队。从人口上说,伊朗的7500万人口比其他波斯湾国家的总数还多。外界力量一直在阻止伊朗在这一地区建立自己的统帅地位,首先是英国,然后是美国。为此,美国一直不遗余力地支持阿拉伯半岛的国家,这股外国力量保持着地区分裂的局势,并以这个地区最强大的力量对伊朗进行封锁。”
令美国和其海湾盟友对巴林局势感到不安的正是什叶派主导的伊朗与巴林的联系。历史上伊朗曾经控制巴林,并一直宣称巴林是伊朗的一个省份。巴林的许多什叶派教职人员都在伊朗进行过培训。“伊朗在上世纪80年代曾经支持过巴林反对派的运动,但现在的巴林什叶派领袖保持着许多民族主义的特征,他们的要求也主要集中在政治改革上。伊朗目前现在在巴林的影响主要是文化和宗教上的。”戴文告诉本刊,“巴林政府一直指责伊朗起到了策反的作用,这主要是为了赢得国际支持。虽然目前美国并没有确认伊朗在巴林动乱背后的作用,但是美国政府也感到担忧,害怕伊朗可以从中寻找到机会。”
“美国官员担心巴林政权倒台可能带来的后果:如果什叶派上台,伊朗在巴林的影响可能上升,它可能将说服巴林不再允许美国使用位于其领土和领海上的军事设施。海湾合作委员会中的那些巴林的逊尼派盟友们同样有类似的担忧。因此在2月16日的会议中,他们就重申了对巴林政府的坚定支持。”肯尼斯·卡特兹曼指出。土耳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2003年伊拉克战争前夜,美国领导的联军经过土耳其北部领土入侵伊拉克的要求遭到了土耳其议会的断然拒绝。
海合会成员国派兵进入巴林之后,美国方面称自己事先并不知晓该行动计划。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杰伊·卡尼在例行记者会上称,美国并不认为海合会成员的行动“属于侵略”,也拒绝要求海合会军队撤出巴林,同时呼吁各方保持对话。
但分析人士认为,海合会成员国派兵很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3月15日,巴林国内冲突造成包括1名沙特士兵在内的3人死亡,另有至少200人受伤。巴林国王哈马德同一天宣布该国进入为期3个月的紧急状态,并召回了驻德黑兰大使。赛内克告诉本刊记者,巴林军队有3万人,全都是逊尼派。他们在王储的控制下,完全对国王保持忠诚,政府并不缺少军事力量。巴林王储最近公布了对话的6项议题,包括组建选举议会,建立公正民主的选举制度,打击金融和行政腐败,限制宗派两极化。“现在,海合会介入主要还是一个象征性的姿态,是为了威慑什叶派中的极端组织,迫使他们接受谈判。但这种干预可能让巴林的政治危机迅速升级。”“现在‘维法克’党的议员已经宣布退出议会,什叶派的许多政治和司法界人物也已经辞职。如果这些温和的反对派得不到政治解决问题的途径,那么他们的支持者将流向极端力量。”戴文说。■
(文 / 徐菁菁) 沙特骚乱伊朗航空中东局势什叶派伊朗石油波斯湾巴林海合会棋局伊朗政治逊尼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