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体育2030

作者:张斌

澳大利亚体育203002月1日,澳大利亚外交部长玛丽斯·佩恩在《2030年体育计划》签订大会上发表讲话(东方IC供图)

2000年春日里,第一次迈上澳洲的土地,心里不断地默念着,这可是个岛,一个广袤无际的岛啊!抬眼望着高天流云,强烈的阳光刺得两眼发黑。悉尼奥运会定义了我关于这个国家的最初所有认知,红脸膛的澳洲人深爱体育,一早便可以将田径预赛的场地坐得满满,整齐的掌声和喝彩让闻者心头无不微微颤抖。萨马兰奇格外认真地用澳洲口音,一字一板地念出“Good day”,他是要讨好这个国度的百姓,因为他们所奉献的新世纪第一届奥运会拯救了危局之中的奥林匹克运动。总之,在弗里曼点燃的圣火中,闻听着索普的赫赫英名,澳大利亚在我心目中可是一等一的体育大国,至于说体育强国的地位,百多年前他们已然拥有了。

2015年初,再赴悉尼,澳大利亚人在昔日的奥运会主会场拿下亚洲杯,搅了亚细亚足坛的局。围着主会场跑过几次步,一股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平日里四处不见人影,体育场的活力凭借着演出海报在证明着,走近细看,海报上的演出推介很是冷清。悉尼奥运会据说促进了城市东部的发展,功劳大大的,而存留的场馆遗产在一片萧瑟中伫立着。但这依然无法改变我对于这个体育大国的内心感佩,中国游泳军团怀着朝圣之心在此寻求精进之路,那届亚洲杯赛期间,澳大利亚媒体正在围剿孙杨,报纸头版格外刺目。

去年11月,看到一则新闻让我有些吃惊,包括悉尼奥运会标志性人物弗里曼在内的200多名澳大利亚奥林匹克选手一道向新任总理斯科特·莫里森发出呼吁,希望政府可以挽救正在逐渐死去的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基金,说白了就是澳大利亚政府近些年来对于体育的投资在下降。总理没有顺应奥运选手们的心愿,继续维持发展基金的低位运行。一个月后,澳大利亚前板球队队长默特洛克见政府对体育投入毫无起色,不禁振臂高呼——“受够了!简直受够了!”披露说,当下的澳大利亚体育界“消极情绪弥漫”,往昔的黄金岁月难以再来,不少知名教练都在寻求赴海外执教,国家队的成绩大多处于下滑状态,奥运会的成绩也就不要有太高期许了。

精英体育的衰败不过是奖牌少些罢了,更让澳大利亚人感到不安的是,一个曾经的运动参与大国居然正在面临着国民运动参与不足的窘境,这个国家的内核正在发生变化。三分之二的澳大利亚成年人体重超标,眼看着就要超过美国和智利成为世界上最肥胖的国家。澳大利亚体育主管机构的CEO则痛心地指出,目前五分之四的澳大利亚青少年无法达到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底线。国内体育赛事的电视版权费接连攀升,人们停留在屏幕前的时间越来越多,运动人口数量增长乏力。

为改变现状,澳大利亚政府去年发布了《2030年体育计划》,提醒国民久坐人群的增长必将影响到国民整体健康水准,希望以2030年为目标,以10年时间再造澳洲人的运动生活,让世界可以清晰感知。在这份计划中,并未见政府对于精英体育的投入有大幅度提升,着重点是在推动各个运动项目的草根化,刺激公众参与,从长曲棍球到滑冰,再到赤脚草坪运动,都被关切。计划的执行尚属得力,加之澳大利亚体育设施基础良好,2018年的国民运动参与率较之前一年提高了3%。这宝贵的小幅增长让参与努力的人们为之一振,澳大利亚橄榄球联盟开始与电视机构合作,直播全国范围的女子澳式橄榄球联赛,用电视屏幕上愈加多样的直播激励女孩子们积极投身这项澳大利亚国粹项目,据说效果相当不错。计划鼓励全国的体育组织想尽办法吸引运动参与群体,哪怕通过运动只是想获得一件漂亮的运动服也会受到鼓励。

《2030年体育计划》不过80页,更像是我们的全民健身发展纲要,内容很是细腻。目前还不能断定这份计划未来能否赢得澳大利亚人心目中的运动红利,但至少澳大利亚人看待体育产业的心态值得我们体悟,一切产业的蓬勃发展,终极目标皆是为了优化国民的体育生活方式。这话还是有道理的吧。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新闻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