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京是在给特朗普一个“台阶”吗?
作者:宋晓军2月20日,继一年前首次展示了几款“超级核武器”后,俄总统普京再次在《国情咨文》中提到这几款“超级核武器”的研制进度和作战用途。同时他还说,如果美国在退出《中导条约》后将陆基核导弹部署到欧洲,这几款“超级核武器”不仅可用于对俄直接构成威胁的领土,还将用于指挥使用这些核导弹的决策中心的领土。
要理解我们这个标题,首先要看一下北京时间2月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表的《国情咨文》中的一段话。在解释完美国为何要退出《中导条约》后,特朗普说:我们真的别无选择,也许我们可以谈判达成一个包括中国和其他国家在内的不同的协议,或许我们不能达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军费支出和技术创新将远远领先其他国家。看了特朗普的这段表述,再对比一下两周后普京在《国情咨文》中阐述要发展、部署“超级核武器”的前提——俄罗斯不会是第一个部署新型陆基中程核导弹的国家,就很难不去猜测普京的讲话在客观上给了特朗普政府一个退出《中导条约》的“台阶”。换句话说就是,即便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只要其不在欧洲部署12~15分钟就能打到莫斯科的陆基中程核导弹,俄罗斯就既不会首先部署瞄准欧洲的陆基中程核导弹,也不会将几款正在研制中的新“超级核武器”瞄准美国。
当然,现在说“台阶”还只是一个猜测,这也许与目前俄罗斯的“无奈”有关。简单说,2002年小布什政府单方面退出美苏1972年签署的《反导条约》并决定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后,尽管普京政府不再遵守双方1993年签署的“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START Ⅱ),开始发展、部署被限制的陆基“多弹头”洲际导弹(MIRVed),奥巴马和特朗普两届政府也都不为所动,仍变本加厉地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而在2019年2月2日美国执意启动退出《中导条约》的程序后,普京也只好在第二次《国情咨文》中以宣布几款“超级核武器”的研制进度和可能的作战用途的方式,做出“无奈”的回应。
说到俄罗斯的“无奈”,还可以再看一下特朗普在《国情咨文》中就退出《中导条约》表述的两层意思:一是要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一起签署一个新的限制陆基中导协议;二是美国会增加在开支和技术上的投入以“碾压”试图靠导弹、核武器挑战美国的大国。2月17日,当中国代表在慕尼黑明确拒绝了特朗普的第一层“意思”后,普京也只能选择对特朗普的第二层“意思”做出回应。这一回应的性质,之所以与1980年苏联率先同意就限制中导问题举行谈判完全不同,其原因还在于目前美俄之间的核战潜力已与40年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了。
2月美国宣布退出《中导条约》,以及美俄领导人在《国情咨文》中就“后中导时代”各自核武政策的表态,客观上已将中国“裹挟”进来了。那么中国该如何应对呢?40年前在美苏酝酿《中导条约》谈判时,中国领导人在1979年6月17日召开的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曾这样表述:“和平不能用祈求来取得,战争不能用退让来防止……限制战略武器谈判达成的协议,并不能制止军备竞赛,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维护和平的问题。”我想40年后再看这段表述,对中国如何应对被“裹挟”仍有参照意义的吧。 中导条约核武器导弹军事武器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