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漠的背后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 / 湖南 蒋平)
星期天,几位文友相邀去一酒家小聚。远远地,街道有一大堆人在围观,细看之下是两个女人在打架。其中一位年长的女人摸出一把榔头,照着年轻女人头部狠狠砸去,年轻女人几个踉跄,一头栽倒在地,再也无法动弹。女人撕扯之时,看热闹的人指指点点,就是没人出来相劝。发现年长女人行凶,眼见得要出人命,刚才还指指点点的人,一下没了声息,多人露出惊恐神色,纷纷四散闪避。只有两名街拍爱好者远远地用手机录像,也没有劝阻的意思。年轻女人被击倒后,行凶女人从容收拾好工具,叫骂着扬长而去,一路上没遭到任何阻拦。
行凶女人走后,散开的围观者再度聚拢,其中还包括一位穿着制服的保安。看着不省人事的女人,有人小心嘀咕:“赶紧打110报案啊!”“还是先报120吧,救人要紧!”可是,无论是报案还是求医,围观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迟迟无人肯出手。我取出手机,正想帮着打个120,这时朋友过来了,拉着我的手说:“我劝你还是少管闲事,听说这是原配整‘小三’,你不了解她们打架的内幕,贸然打110,有可能得罪人,弄不好自己挨上一记,谁来救你?再说,凶手已经离开,举报者还要被带到派出所取证,你有那么多时间陪着耗吗?打120,你是她家属吗?能给她担保、交住院费吗?素昧平生之人,谁愿承担这些风险?”
朋友的话似乎句句在理,可看着地上血流满面、昏迷不醒的女人,还是觉得于心不忍。权衡再三,觉得及时联系上她的家人,才是最稳妥的处置办法。将想法跟围观者一说,许多人纷纷给女人拍照,在微信圈扩散,过了大约半个来钟头,终于见着有人前来,大伙儿才松了口气。但这个时候,女人已在血泊中躺了一个多小时,能否脱离生命危险,会不会留下后遗症等都是个问题。
网络上有人做过一个测试,让一老一少两人假装拐卖儿童,测试路人的反应,结果数十名目击者的冷漠表现令人寒心:许多人不是一脸惊愕,便是采取闪避态度,他们更多的担心是怕连累自身、误事误时。有了这次围观的经历和体验,我才明白其间的原因,其实围观者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冷漠,当街头出现行凶事件时,无人敢出来制止,主要原因还是保护“见义勇为”行为的机制不完善,怕当了英雄后流血又流泪;当受害者需要及时医治时,无人敢出面联系医院,是源于社会救助体制的缺位,怕做了好事还要倒贴钱。这些机制和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各界人士呼吁了多年,但至今都没有取得实际性的进展;一些推行了救助与保障的地方,过度复杂的手续及程序,使得各项公益活动流于摆设,举步维艰。凡此种种,让很多热心肠的人,在顾虑重重中,止住了助人的脚步。 背后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