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子游戏

作者:孙若茜
影子游戏0小朋友出门,总会往兜儿里揣点儿玩具,一辆小车、一个玩偶,或者两个弹力球,路途中的无聊全靠它们消解。有时候忘了,他们也自有办法,路边捡两块儿小石头、一根树枝,都能玩儿上一阵。但是,纵然这样,两手空空的情况也还是会发生,百无聊赖的时候,好在影子永远不会缺席。

和影子做游戏,孩子总是无师自通。最初是发现影子,这是妈妈的影子,那是树的影子,这是自己的影子,那是房子的影子。接着,他会懂得察觉影子的变化,有时候影子长长的,有时候短短的;有时候影子跑得快,总是挡在脚步的前面,跨不过去;有时候影子懒懒的,总是落在后面,好像追不上来,却又不会走散。大多数的时间里,每个人身边都只有一个影子,可有时候,比如靠墙走在一排路灯下,影子就会变成两个、三个,孩子看到忍不住兴奋地跑起来,一个影子飞快地从身后蹿到身前,然后迅速消失,另一个影子又紧随其后地蹿跃过来。“妈妈,它怎么跑得那么快?”狂奔、加速、急刹、转身,孩子会在某个瞬间忽然明白,影子和自己是一伙儿的。

于是,另一个游戏开始了:踩影子,踩到对方的影子就算赢。你永远无法想象这是一场能持续多久的较量。孩子们在追逐影子时总是会拼尽全力,所有的精力都集中起来,才能飞快地闪避对方。如果是一场大人和孩子之间的较量,我们不如就退让几次——当然,很可能并不需要故意退让,孩子的影子总是更短些,小小的他在掉头或是急转弯时也总是更加灵活。总之,输了的时候,你就整个人都假装在原地僵住不动吧,这样他一定会发自内心地讶异:影子被踩住,人就动不了啦?也许他还会站在原地,观察上一会儿——如果人不动,影子会不会自己跑起来?

孩子一定会自己找到答案。然后,他会开始尝试控制自己的影子,先是手脚并用地摆出各种值得影子去模仿的姿势,或者和几个伙伴站在一起,影子们彼此重叠,孵化出的怪兽三头六臂。想要和影子游戏,首先要放开想象,同样重要的还有学会控制自己的肢体。当手指足够灵活,孩子就会像我们小时候一样,在墙上映出手影,有卷动耳朵的兔子、飞快爬行的蜘蛛、汪汪叫着的小狗,或者一只拍动着翅膀的鸟,由墙角飞起。

我们永远是影子的主人吗?安徒生写过一篇关于影子的故事,讲的是一个住在寒带的学者出于好奇去了一个热带的国家。他本以为自己可以在那儿畅游一番,可到了之后才发现,在那炽热得像火炉一样的地方,连影子都会被晒得蔫蔫的。只有在晚上,那里的人们才能开始出门活动,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整座城市才有了生气。也只有在晚上,借助蜡烛,影子才能恢复力气,沿着墙壁伸长,一直伸到天花板上。

比起街上的喧嚣,学者所住的房子对面,有一个总是在夜晚也略显沉寂的房间。房间黑暗,但又总会传出动听的音乐。一天晚上,学者在阳台坐着,身后的灯光把他的影子映到了对面的阳台上,学者动一下,影子就跟着动一下。他自言自语:“我觉得我在这里能看到的唯一有生气的东西,就是我的影子了。”他想,影子应该替他走进那间房子一探究竟。“你想进去吗?”他点点头,影子也点点头。他转身走回自己的房间,影子则进了对面虚掩的门。

第二天走在太阳底下,学者发现自己的影子不见了。晚上,他走上阳台,想尽办法吸引影子回来,可无论怎么做都无济于事。一个星期之后,一个新的影子从他的脚底生长了出来。三个星期以后,他带着已经足够大的新影子回了自己的国家。

很多年过去,有一天,一个一袭黑衣的人来拜访学者——他当年丢失的影子如今成了一个真正的人。影子说,那个让学者感到好奇的神秘房间里住着的是诗神,影子在她的房间待了三个星期,了解了世上的一切,接着他变成了一个真正的人。

影子向学者发出邀请,问学者是否愿意当他的影子,和他一起旅行。学者非常生气,大病一场之后,他的虚弱使他看起来就像是一个真正的影子。他答应了和他过去的影子一起出发——以好朋友的身份。可实际上,影子已经是他的主人了。旅途中他们遇到一位公主,影子向她展示自己的博学,略施小计就获得了她的芳心——他告诉她,他和别人不同,他拥有一个独立的影子,就是那位学者。公主和影子订婚,影子对学者说,你以后要永远和我一起住在宫殿里,每年可以得到丰厚的俸禄,但你必须称自己是影子,还要适时地躺在我的脚下。学者不肯答应,他要把真相公之于众,可是就像影子说的一样,没有人会相信他。甚至,他都没有机会向任何人诉说,就被秘密处决了。

这是一个残忍的童话,孩子大概很难懂得。还有一部小说也讲了关于影子的故事,叫《偷影子的人》,书名听起来充满隐喻——所有用“影子”命名的作品,我们都难免会去探寻隐喻。不过,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是一个真的会“偷”影子的男孩。他拥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只要踩在别人的影子上,就能把它占为己有。他可以和影子对话,从影子中获取别人的记忆,了解对方的心思,或者得到一些别人无法知晓的信息。有一次,学校发生火灾,警卫的影子跑来向男孩求救,消防员才得以发现警卫被困在工具间,从而救了他一条命。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主人公没有利用影子做过什么坏事,相反,他加倍拥有了与他人共情的能力,他因此经常有意识地躲避别人的影子,以免冒犯到对方的隐私。他常在阁楼上和自己的影子对话,有一次,妈妈听见,问他:“你在跟你的影子说话吗?亲爱的。”她的眼睛里充满怜悯和抱歉,然后把他紧紧地抱在怀里:“你真的觉得这么孤单?”“没有,我向你发誓没有,这只是个游戏。” 游戏

上一篇: 折纸
下一篇: 跳皮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