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3木头人
作者:卡生
我最近一次重温“123木头人”,是在韩剧《鱿鱼游戏》里。剧中,作为第一个关卡,“123木头人”的规则简单粗暴,当作为监看人也是惩罚权拥有者的巨型娃娃转身背对游戏者时,全体游戏者要在有效时间内尽快向前移动;娃娃喊出口令“1——2——3——木头人”,语速可快可慢,口令停止、娃娃转身,此时游戏者如果没有马上停步静止,娃娃就将开启“扫射”模式。当时看到这里吓出了一身冷汗:就算自己收住脚,也有可能因为旁边倒霉蛋摔个大马趴而被连累丢了性命。
当然,这是影视创作将游戏置入了极端场景。在我们小时候,跟不上口令的小伙伴只是沮丧地被提早淘汰出局。
“123木头人”的适用场景非常广泛,尤其是当人数众多,大家并不能马上统一意见玩什么的时候,它都会是最优选择。人越多这个游戏就越有趣,大家在被口令叫停的瞬间姿态各异,也因此很多淘汰者其实是因为没有忍住笑而出局的。小时候喜欢玩这个游戏的我有一个小心思,可以通过这个游戏过程,很快摸清小伙伴们迥异的个性。在游戏时,保守的人在移动中小心翼翼,“不被淘汰”会是他们的第一安全法则,所以总在人群末端的小伙伴往往性格稳当,那些“追求速度”的则更喜欢出风头,能够跑到队伍的前排比幸存到最后赢得比赛更让他们兴奋。当然,这类游戏也总是会出现常胜将军,他们既对身体有很好的控制力,又懂得有策略地寻找移动的时机。所以,“木头人”游戏虽然看上去最简单,但其实是老师、家长观察孩子性格的一个好的场景。
“学习控制”是成年人的词汇,也是我们终生的课题。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样,自由感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控制”则是一种后天习得和训练的本领。所以,像“木头人”这类对“身体”和“心理”进行控制的小游戏,看似简单,其实给孩子留出了反应、理解与调整空间,说是一个游戏,不如说是一种自我训练手段,是身体“动与静”的协调,也是心理上“快与慢”的抉择。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