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沙包与踢毽子

作者:卡生
丢沙包与踢毽子0在小时候的印象中,课间休息时间弥足珍贵。由于“课间十分钟”的时间限制,在操场上展开的游戏必须随时开始且可以随时结束,玩家不会因为胜负难分而产生“恋战”情绪。类似丢沙包、踢毽子游戏便属于这一类,它们不会带来深度的沉浸感,而是在轻松的合作与对抗之间,迅速建立起参与感。

“丢沙包”的游戏规则很简单,三人以上能玩,两人负责用沙包砸中间的同学,砸中就算赢;如果中间的人能用手接到沙包则算另外两人输。踢毽子的规则更简单,毽子不落地就行;玩法也很多,一人踢或多人踢,既可以是休闲玩法,也可是对抗比赛。丢沙包的游戏大多受到低年级同学的青睐,小孩子们需要“眼疾手快”的游戏来释放无处安放的精力。年长些后,丢沙包变得有些傻气,相比踢毽子它少了一些技术含量。

踢毽子绝对是一门技术活,看高手踢毽更是一种享受。我有一个同学,他的技艺可谓出神入化,花样百出,盘踢、磕踢、拐踢、绷踢等等,无论是多么难接的毽子,他都能够力挽狂澜。他轻盈地跳起,跟随毽子落地,那巧妙的身姿如同武侠小说里走出的人物,这让同学们羡慕不已。在一次学校的踢毽子大赛上,他轻松打破了学校的纪录,踢到2000个时,老师不得不喊停。老师说,看他那架势,仿佛可以永远踢下去。

我曾经请教过他关于踢毽子的技巧,他说,要放松全身的肌肉,想象你和毽子之间有一条无形的细线相连,身体跟随着毽子自然摆动最省力。在很小的年纪,听到这番话觉得很玄妙。我试图学习过一阵子,虽然成绩有所提高,但我终究没有成为像他那样的踢毽子高手,在理解身体这条路上我笨拙地走了很多弯路。前两年,我采访一位电影学院的老师,他说“学习放松”才是解放身体的关键所在。我突然想起了我的踢毽子高手同学,他在十几岁的年纪便已从踢毽子中悟得了如何使用身体抵达专注。 游戏

上一篇: 123木头人
下一篇: 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