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马里奥

作者:卡生
超级马里奥0上小学时,哪个“80后”家中如果有一台红白机(FC)并且拥有一盘《超级马里奥》(又名《超级玛丽》)的卡带,那他(她)一定是班级里最受欢迎的同学。在我日复一日的软磨硬泡下,我妈终于给我买了一套,但多年之后我才知道,当时市面上卖的大多为盗版卡带,正版卡带其实是黑色的,很多人直到长大后也没有见过正版。

游戏剧本讲的是马里奥兄弟为了拯救被库巴掳走的碧琪公主,展开一系列永无止境的冒险的故事。在游戏里,玩家将操纵着名叫马里奥的意大利籍水管工,奔跑、跳跃、踩死一路的蘑菇和乌龟,最终在每一个关卡进入城堡,降下旗帜,拯救公主。别看马里奥戴着一顶红色小帽,穿一条滑稽的连体牛仔裤,看着笨拙,其实他胖乎乎的身子异常灵活,可以用头撞开砖头,领取金币,吃到顶出来的蘑菇会变大,吃到五彩斑斓的花朵更是会将技能升级,用一枚枚火球干掉丑陋的蘑菇怪、食人花和乌龟。如果熟悉了游戏,还可以解锁特殊关卡,让马里奥钻进水管领取金币并避开危险路段。

在那个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没有流传的解密攻略,只能靠自己一遍遍地在失败中摸索出一些隐藏的彩蛋。记得有一关,可以通过顶开一个不起眼的砖头,顺着藤蔓爬上云端,云端里只有金币没有敌人,我体会到的那种幸福感就像发现了世界最大的秘密。这个游戏还支持双人模式,玩家除了选择马里奥,还可以选择他的弟弟路易斯,两兄弟合称“马里奥兄弟”。相比哥哥马里奥,路易斯要瘦得多,他比马里奥少了许多和蔼可亲的气质,所以在我印象里,当小伙伴一起玩双人模式时,我们总是会抢着当马里奥,路易斯有一些被嫌弃。

长大之后,我们才关注到马里奥的创作者、“马里奥之父”宫本茂的故事。1981年,马里奥最早出现在一个名叫《大金刚》的游戏里,它是宫本茂创造的第一个游戏。那时候的马里奥并不擅长钻水管,拿到的剧本角色只是一个木匠。直到1985年《超级马里奥兄弟》发行,它才成为一个改变世界游戏历史的经典作品的主角。

关于马里奥这个名字的来由,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说当时设计人员正在为新游戏的角色名字犯愁,突然闯进来一个人,是这间简陋办公室的房东,他的名字就叫马里奥;另一种说法是,当游戏《大金刚》被送到美国任天堂分部时,设计人员发现正在仓库中工作的工人马里奥无论相貌还是动作,都与游戏里的人物十分相似,之后便以马里奥来称呼游戏角色。也就是说,在《大金刚》时期,马里奥并没有名字,是一个叫作“跳跃人”的小透明。

无论哪一种说法,都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宫本茂在创作这个游戏时就想着制造一个具有亲和力的中年蓝领大叔。不过,马里奥为什么要戴着一顶滑稽的帽子呢?原因是以当年的技术条件,在那个只有16像素的人物头上加头发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马里奥只能戴上一顶帽子,而靓丽颜色的背带工装裤则是为了与当时的黑色背景形成反差。

开发马里奥游戏的那年,任天堂正好处在瓶颈期,宫本茂接到总部的任务,用磁碟机代替卡带机,所以他要制作一个告别卡带机的收官作品。那时候家长们已经觉得孩子玩多了游戏毁眼睛,所以宫本茂想,那我就做一个蓝天白云的风格出来。所以,《超级马里奥》在色彩上有着极强的对比饱和度,让玩家在打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轻松与愉悦的心情。据说因为当时卡带的存储量有限,宫本茂把天上飘着的白云染成了地上的草坪,以此节约卡带容量。有意思的是,原本要用于替代卡带机的磁碟机宣告失败,而随着《超级马里奥》的热卖,以及在技术上攻克了容量和造价问题,红白卡带机又从死亡的边缘被拉了回来。

马里奥的想象和革新在当时那个年代是具有独创精神的。之前的游戏都在单一画幅中进行,从《超级马里奥》开始,才有了随着主角跑动、跳跃,在前进中不断变化的画面。可以说,马里奥重新定义了动作游戏的玩法。现在想来,《超级马里奥》的画面质量和现在精致的游戏比起来,简直不忍直视,但童年时候的我们完全不在乎,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解密动力,和小伙伴们一次次在熟悉的“game over”声音里点开“重新开始”。

成年之后,我花了几千块入手了正版的国行版任天堂和3D版马里奥游戏,但总是玩着玩着,无法攻克的困难就让我生出退却之心,好像人长大了以后,好奇的想象,以及一往无前的决心正在一点点衰退。 游戏

上一篇: 变形金刚
下一篇: 迷你四驱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