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衣的命运

作者:欧阳宇诺

二手衣的命运0小区里散落着几个由金属制成的回收箱,上半部分漆成白色,下半部分漆成绿色。这是某慈善组织放置在小区里的回收箱,用来回收纸张、书本、箱包、家纺用品、鞋帽和四季服装。箱体上印有“捐赠物品收集处理流程”,对衣物的处理流程是安排专人专车负责收集,符合条件的衣物将被捐赠到贫困地区,不符合条件的将进行无公害处理。

早上我去上班,常常发现回收箱被撑得爆满,满溢出来的衣服、裤子挤在投入口处,导致入口根本合不上。某天一场暴雨过后,取物口的对开门大开,里面几乎空了,只残留着两件格纹衬衫、一件牛仔外套、一条豹纹短裙,它们孤零零地躺在箱子底部,仿佛被遗弃的孩子。因为从来没目睹过专人专车收集这些二手衣的过程,所以我不知道这次的“半清空”到底是由专业人员,还是路人所完成的。我的头脑中盘桓着这样一个问题,二手衣到底去往了何方?

排除无偿捐赠这条路,二手衣显然还有一些其他的流通路径。涅槃乐队主唱科特·柯本曾经在演出时穿过一件灰色的马海毛开衫,他将它叠穿在T恤和衬衫外面。这件开衫看起来脏脏的,好像还起了球,但与他的摇滚气质形成了迷离的互补状态,也拉近了他与观众的互动距离。2019年,这件灰色马海毛开衫被拍卖,最终以33.44万美元成交。被买家拍得后珍藏,这大概是二手衣最具尊严的留存形式吧。

古着店“奶油苏打”的创始人山崎真行曾经在伦敦的布莱顿市场买了保龄球衫、夏威夷衬衫、橡胶厚底鞋、宽大西装、打褶长裤以及加了垫肩的外套,然后带回到原宿的“奶油苏打”里售卖。这些二手服饰的定价是采购成本的6倍,但源源不断的顾客令他赚到了很多钱。这股对古着的追随热潮催生了一些时尚买手的诞生,有些人会将钞票藏进袜子里,四处搜寻二手衣。如若在跳蚤市场看见复古打扮的路人,就对路人直言希望能买下他们身上的衣服。路人刚开始往往会以“身上的衣服是自己的宝贝”之类的理由拒绝,但一旦看见买手从袜子里掏出的现金,几乎都能成交。时尚买手会将这些二手衣寄到东京的古着店,很快,消费者就会将其抢购一空。较之被珍藏的名人服饰,古着店里的二手衣在售出后“再度使用”的概率显然更高。

被工业化对待的二手衣一般出现在分拣工厂里。二手服装分拣商的工厂里有娴熟的分拣工人,他们按照精细的方式给这些服饰分类。领口和袖口发黄的衬衫因为需要清洗,会被划分成B等品。有时,服饰的时尚感也会被纳入分类的考量范围,但这全凭分拣工人的直觉。然后,机器会将分类好的松散的服饰压缩成55公斤一捆的立方体,再用塑料薄膜包好,贴上条形码和物品类别标签。这些服饰大部分将被出口到非洲,虽然大多数非洲人更喜欢一手货,但在理性衡量支付能力后,二手衣往往会成为最终选择。 二手

下一篇: 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