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煦遗著
作者:卜键河南巡抚何煟也属于较早复奏的一位,报告自己在二月间接到礼部转发的征书上谕,即通报学政徐光文,并命“各府州县加意蒐辑,复又节次饬催”,现已陆续送到书籍18部,“臣与藩司张镇敬遵谕旨,逐一摘叙简明要指,详注姓名时代,胪列目录,另缮清单,先行恭呈圣明采择”。而查查日期,从接奉催办之旨到回复,何煟用了差不多10天,想是在组织人手,加班赶办提要和清单,否则空口搪塞,可是要挨骂的。呵呵,乾隆时期的督抚,一旦意识到事关重大,多数都是如此晓事,并且能办成事。
由于上面不再设总督,山东、山西、河南的巡抚权重要高于多数省份,早期通常由满员担任。何煟算是一个特例,既非科举正途出身,甚至连个举人都不是,也不属于官二代或名门世族。他出生于绍兴的普通民家,攒钱捐了一个小官,跟着河道总督嵇曾筠在河工效力,仗着聪明和实干,渐渐成为治河专家,历任通判、同知、河库道,乾隆十六年升两淮盐运使,兼管河务。那可是个大大的肥差,可何煟命运多舛,先因母亲去世离职丁忧,又卷入一场河工弊案中。那是在十八年夏秋间,署兵部尚书策楞、刑部尚书刘统勋受命调查南河亏空,竟高达9万多两银子,南河总督高斌、安徽巡抚张师载皆被革职,一批涉案的道厅级河员被逮捕追欠,何煟也因河库道账目不清列名其中,拘押在河工逼着掏钱。何煟实非贪官,家中也没什么钱,好不容易才补上这个窟窿。乾隆记得他的能干,再加起用,三十年四月升河南按察使,仍命兼管河工。毕竟他的主要岗位是司法,每年要例行呈报本省重犯名单,提出惩处意见,纳入朝廷秋审,而弘历因知何煟“平素念佛吃斋”,认定他“狃于修积阴功之见,有意从轻”,多次予以责斥。三十二年闰七月,黄河杨桥坝段水势陡涨,大堤岌岌可危,何煟连夜赴工督率抢护,将蛰陷各处一一镶补筑牢。弘历闻知后,命何煟改任布政使,三十六年五月升任河南巡抚,兼东河河道总督。就是靠着实心任事、能成事,尤其是精通河务,何煟渐渐得到皇上的信重,累加总督、兵部尚书衔。三十九年十月,何煟卒于职事,其子何裕城也以治河著称,也位至河南等省巡抚。乾隆对这些忠清老臣感情很深,往往惠及其子嗣,提供历练的位置,亦不吝提拔奖誉,那时的所谓“官二代”,大致上是这个路数。
且说乾隆接到何煟复奏,也阅看了附报的书目,忽然想起一位更老的老臣,即加批示:“朕披阅之下,因忆籍隶该省之原任侍郎胡煦平素究心理学,曾有著述,朕所深知。今单内并不见其姓名,则此外之似此遗漏者,当复不少。着传谕何煟,令其再悉心搜采,并饬属实力奉行,不得以书籍无关政要,一任草率塞责。俟续有购得,即行汇单具奏。”胡煦,河南光山人,康熙五十一年进士,博学多才,曾被皇上玄烨赞为“真苦心读书人也”,命入南书房;雍正八年充任《明史》总裁、上书房师傅,与弘历有师生之谊,也曾为《乐善堂文钞》作序。本人曾比较该书所有序跋,觉得以胡煦之作文采最优,兹引一段:
若夫风云月露、草木禽鱼、触境书怀、因时寄兴,此逸士之文也;熔经铸史、含英咀华、绣口锦心、敲金戛玉,此学士之文也;割裂经传、摘取雅驯、帖括自珍、科名是竞,此举子之文也;远追洙泗、近师濂洛、进德修业、修辞立诚,此理学之文也;至于经国理民、布纲陈纪、誉隆国乘、德遍寰区,此士君子得志于时、大有为之文也。然文虽不同,莫不理以主之,识以运之,气以充之,藻采以华之……
对于《乐善堂文钞》,胡煦并没有过多谀词,称此乃皇四子的“馆课文”,也就是读书后的习作,接着便谈到弘历的悟性与勤奋:
皇四子无日不酌古准今,朝吟暮诵,无日不搆思抽秘,据案舒毫,如是久久,所作不啻千余。爰序次甲乙,聚而成帙。……总由积学广博、兴寄宏敞,高步远追,扩然无垠。
此序必给弘历留下一道深深的记忆刻痕,登基后即将解职居乡的胡老师复职,由礼部右侍郎改为左侍郎,也就是赋予了管事的实权。而胡煦此时已年逾八旬,以病求退,乾隆也非常体谅,“赏给原衔回籍,其继子胡孟基复还举人。幼子胡季堂赏给荫生,入监读书,以示朕眷念旧臣之至意”。孰料胡煦未及返乡就病故,弘历又赏内库银500两办理丧事并赐祭葬。
何煟接到此谕,赶紧派人前往光山县查问,得知其子胡季堂现任江苏按察使,即飞书询问,转告皇上之意。季堂学有家传,在父逝时蒙恩为国子监生,虽在科举之途未能再进一步,但有当朝天子的关心,加上才具甚优,至此已是正三品省级大员。胡季堂精明练达,闻知后即上折谢恩,先表达“感激涕零”,“虽捐糜顶踵,不足以仰报高厚于万一”之意,而后归于正题,曰:
窃念臣父仰荷圣祖仁皇帝特达之知,世宗宪皇帝栽培之厚,拔置词垣,洊登卿贰,平日苦心读书,自少至老未尝废学,曾著有《周易函书》五十四卷、《韵玉函书》十卷、诗文稿八卷。今春钦奉圣谕采访遗书,臣即思汇辑遗编,由臣原籍恭呈乙览。因《周易函书》刊刻已久,板多漫漶,并有残缺,《韵玉函书》、诗文稿均止草本,随经鸠工校缮,尚未完竣。兹蒙圣明睿照靡遗,眷念独厚。书生遗籍,重叨天语之褒;先世残编,荣入图书之府。臣父何修,邀兹异数。九原可作,觉生前之报效未遑;千载殊恩,在身后之子孙益奋。
最后几句骈四俪六,文字虽难与彭元瑞、纪昀等大家相比,却也适当倾诉了心中的无尽感念。季堂还表示自己对父亲遗著的校订太迟了,奏报也有些迟了,为之深感不安,颇为得体。
胡季堂堪称晓事之臣,虽有直接向皇上奏事的资格,却仍是“将各书大指、目录、卷数缮具清单”,寄交家乡河南的巡抚何煟,由他复奏;同时“上紧校订成帙,一俟完竣,即赍送原籍”,再由河南纳入征书清单汇总送呈。虽说拐了个弯,却是遵守征书之旨,规规矩矩走正常渠道。他的奏折应能勾起皇上的怀旧之思,本人也实属能员,过了一年多即升任刑部侍郎,兼顺天府府尹;再过五年,季堂升任刑部尚书,以持法严正著称。嘉庆四年正月太上皇帝崩驾,时任直隶总督的胡季堂在督抚中第一个出来弹劾和珅,“乃蠹国病民,几同川楚贼匪;贪渎放荡,真一无耻小人”。新帝颙琰觉得他对和相的勾画实在精准,用朱笔逐字加圈,转发枢阁大员与封疆大吏阅读学习。 四库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