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茶饮和咖啡,饮品赛道分道扬镳
作者:邢海洋今年的食品价格有点像脱缰的野马,就连牛奶和果汁都涨价了。咖啡贵了,星巴克官宣涨价,可作为高端新茶饮的代表,奈雪的茶和喜茶居然降价了,有何玄机?
新式茶饮降价喜茶带头。2月喜茶宣布将进行全面的价格调整,调价幅度1~10元不等,标准茶饮降到30元以下;奈雪的茶紧跟,推出9~19元“轻松系列”茶饮,并承诺每月都上新不超20元的茶饮产品。
奈雪的茶是奶茶上市第一股,去年6月底上市,发行价格每股19.8港元,现在的交易价已经不足5港元了。3月29日,奈雪的茶公布了上市以来的第一份年报,2021年收入近43亿元,净增门店326家,线上订单收入占到71.8%,复购率创新高,门店利润率为14.5%,比前一年提升了2.3个百分点。所有的财务指标都相当乐观,但盈利指标却并不过关,前年还微有盈利,去年公司亏损了1.45亿元,并且现在主打小店模式,也就是Pro店盈利能力不佳,人均消费额还是下降的。
新式茶饮消费本来是受消费驱动遍地开花的。在“制造之都”东莞,每千人拥有1.5家奶茶店,甩开深圳和上海,成为全国奶茶店密度最高的城市。为什么那里是年轻人的世界,大街上目力所及全是年轻的面孔。年轻人要社交,喝白酒不合适,喝咖啡又有点脱离国情,甜糯的奶茶是最好不过的载体了。奶茶店投资少、回报快、门槛低、操作简单。正因为人人得而为之,短短几年创业者、大资本纷纷涌入,几年的蓬勃发展,全国奶茶店已经超过了60万家。上海有2000万人口,1.5万家奶茶店,平均1200多人拥有一家奶茶店。大城市饱和了,大品牌开始下沉,地推式开店,小镇的街坊奶茶店纷纷改业。过早地杀入市场红海,企业的盈利水平也就很难提升了。至今,火遍大江南北的新茶饮只有一家上市,奈雪的茶总市值仅有80亿港元,让排在它后面、曾经以600亿元人民币估值融资的喜茶情何以堪。靠融资扩规模的新茶饮赛道事实上已经关闭了风口。
奶茶分高端低端,高端对标的是星巴克的“第三空间”概念,一杯大气上档次的奶茶虽贵,但饮茶的同时,奶茶店提供了消费者居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间。消费者饮咖啡、茶,除了这一杯饮料的成本,还有占用空间的成本。如此计算,一杯30~40元的咖啡,虽然毛利率很高也颇有性价比。高端茶饮也要走这条路,无奈的是,喝奶茶的年轻人却不习惯于边喝边办公,而是捧一杯奶茶边喝边逛街,第三空间的成本很难转嫁到一杯奶茶里。从奈雪的茶的财报其实不难分析出,原材料成本不是导致奈雪的茶亏损的主要原因,过高的店面租金和人力成本才是招致入不敷出的烧钱兽。
相对于高端新茶饮,低端的更为游刃有余。卖刨冰出身的蜜雪冰城直到2021年才完成首轮融资,全国开了上万家店靠的是自有资本的积累,虽然饮品多在10元以下,平均单价只有6元却也能赚钱,靠的是规模优势。蜜雪冰城主打三、四线城市,尤其以大学生为主要消费群体,这就使得它的原料、配送、人工和租赁成本获得最优解。
高价奶茶不好卖,是否说明目标人群没了消费能力,或许有这方面的原因。就业市场乏力,年轻人热衷于考研,智能手机换机率降到了冰点。可与新茶饮一壁之隔的咖啡店却是如火如荼,星巴克维持着超高的毛利率还能涨价,瑞幸咖啡财务造假后竟然奇迹般地活了过来,还是说明咖啡的市场环境和新茶饮分道扬镳了。 饮品咖啡奈雪咖啡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