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顶流的坠落:吴亦凡和身后的“梅格妮”
作者:吴淑斌/编辑·陈晓
“结束了,那个会为一个人痴迷的年代,给年少的自己说个再见吧。”8月16日晚上,刘梦在微博上看到有人发出了这样的内容,顺手点了个赞。她今年24岁,成为吴亦凡的粉丝已经8年。那晚,她的微博里还有许多吴亦凡的粉丝发布了长文,其中一些账户已经换上了意为告别的纯黑色头像。
这天晚上,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强奸罪批准逮捕吴亦凡。“吴亦凡被刑拘”的词条始终排在微博热搜榜的第一位,后面挂着一个紫红色的“爆”字。刘梦点开词条,满屏充斥着庆祝、欢乐之语。她从微博切换到微信页面,也逃不掉公众号推送新闻的轰炸。刘梦有点烦躁,关掉手机,不想再看和吴亦凡相关的内容。
从7月8日开始,刘梦的时间和情绪几乎全都被捆绑在了微博上。7月8日,19岁的“网红”都美竹发布微博,爆料吴亦凡工作室以MV选女主角、签约新人的名义,约见女粉丝并与之发生性关系,受害者中不乏未成年人。这条微博一下子把吴亦凡推上风口浪尖,此后10天内,都美竹又连发5条微博,透露已经报警、吴亦凡提出百万封口费、自己受威胁等信息。7月22日,北京警方发布通告,确认了都美竹微博中所陈述的部分内容。与此同时,更多女生站出来声援都美竹。
形势对吴亦凡越来越不利,刘梦不敢看新闻,却又忍不住想确认消息。每天,她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从枕头边摸出手机,点开吴亦凡和都美竹的微博,看看是否有更新,再去检查热搜榜上是否有相关消息。
每一次新指控出现时,“再见、结束、告别”等词都会频繁地出现在刘梦的微博首页,关注列表里也会多出几个黑色的头像,然后,刘梦再也不会见到这些账号发布新动态,她感觉到“人正在散去”。原本,每个账号的背后都是和刘梦一样的“梅格妮”——9年前,因为吴亦凡在微博里提到“喜欢每一个你”,“梅格妮”从此成了粉丝的代称。她们在微博上转发、分享吴亦凡的行程安排、精修图片、综艺节目,到超话里发帖,讨论与吴亦凡相关的话题。虽然素昧平生,刘梦觉得和她们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一家人了”,超话就是那个虚拟的家。
一个月时间里,脱粉的人越来越多。身边的人都在聊吴亦凡,话语里大多是嘲讽和谩骂,刘梦觉得排斥,但也无法反驳。她几乎睡不着觉,脑子里总是冒出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事情赶紧了了吧!”一开始,她还抱有幻想,以为这只不过是和以往一样的桃色绯闻,直到8月1日,吴亦凡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个人和工作室微博全被销号,超话被封禁。如此严厉的手段,在刘梦的认知里还是第一次,她不得不认清,这一次自己的偶像惹上的不是绯闻,更可能是犯罪。
8月16日,吴亦凡被批捕,刘梦感觉像是“靴子落地”。一个多月里,从幻想,到等待,再到幻想破灭,“梅格妮”们感觉到深深的割裂感,被批捕的吴亦凡和他们之前喜欢过的吴亦凡,“像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
阳光、帅气、开朗,“梅格妮”最早喜欢吴亦凡几乎都是因为外貌。“他就是撕开漫画走出来的男孩,眼睛里有星星。”18岁的“梅格妮”陈璇璇成为吴亦凡的粉丝已经7年了,她记得最深的是,2014年自己曾在一部电影的片尾曲MV中见到吴亦凡,他穿着黑色西装,身材笔直修长,撑一把伞站在雨中。那时候,在六年级的小学生陈璇璇心里,吴亦凡就是理想男友的形象。
出众的外貌是吴亦凡获得肯定的重要原因。粉丝们愿意反复描述的信息,与吴亦凡的外形高度相关。比如曾有整形医生评价吴亦凡的长相是“符合美学标准的五官,又带着不标准,辨识度高”。吴亦凡身高187厘米,有饱满的太阳穴和高挺的鼻子,眉骨高、眼窝深邃,不足之处在于一张几乎没有下颌线的锥形脸,但并不锐利的下巴轮廓中和了这一缺点。还有人用美国整形医生根据黄金比例打造的理想模型去比对吴亦凡的脸,认为他完全符合模型特点。更重要的是,2012年左右,韩国偶像团体开创的“漫撕男”风格开始风靡中国,受到少女追捧。这类男生往往高挑、皮肤白皙、外形俊美,像漫画里才会出现的人物。
吴亦凡的形象正好符合这一特点。2007年,吴亦凡进入韩国最大的造星工厂SM娱乐公司,成为一名练习生。SM公司在1989年开创的练习生模式是一套“标准化工业化造星”模式,如今被中、日、韩广泛使用。每年,SM公司会定期选秀,从全球挑选出合适的年轻人成为练习生,进入偶像培养人才库。练习生选拔的通过率接近1∶800,进入培训阶段后,要经历3~10年的训练过程,公司内部会有周考、月考等形式的考核,还会通过末位淘汰制筛选掉近50%的人。
吴亦凡在SM公司做了4年练习生,直到2012年以偶像男团EXO组合成员的身份正式出道。出道前,就有吴亦凡穿着牛仔外套的街拍照片流出,“梅格妮”李奕从那时起就注意到了这个长相帅气的牛仔小哥。2012年4月8日,在这个李奕如今还能脱口而出的日子,EXO发布了出道视频,13岁的李奕“一眼就从那么多帅哥里把吴亦凡挑出来了”。当时,SM公司为EXO设定的背景是“来自外星、拥有不同超能力的12人”。如今,22岁的李奕忍不住嘲笑这个设定“中二”,但她在描述时依然兴奋,能清楚地记得吴亦凡的超能力是“会飞、火龙”。
EXO出道后的人气迅速达到了巅峰,成为中国乃至亚洲范围内最受欢迎的偶像团体之一。他们出道专辑发行仅一个月,销量便突破10万张,在韩国官方承认的音乐销量排行榜中,EXO韩语版专辑挤掉了许多前辈歌手排在第一位。在韩国偶像产业发展过程中,海外市场一直备受重视。华谊兄弟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4年,SM公司的营业收入从969亿韩元发展到超过3000亿韩元,其中2012年和2013年海外收入都超过了总收入的50%,中国就是韩国的第二大海外市场。
在偶像团体中安排几位非韩国队员,是SM公司打开海外市场的惯用技巧。那时,EXO队伍内部又分为韩国队和中国队,公司按队员的不同特点,设置了他们在队伍中的不同角色。擅长跳舞的是“舞蹈担当”,擅长声乐的是“vocal担当”,吴亦凡是主攻华语地区的中国小分队队长、说唱担当,但给人印象最深的特质是“门面担当”——组合里公认外貌比较好看的成员,在宣传照里作为主力以提升组合的整体魅力。
李奕是吴亦凡的“唯粉”,只喜欢吴亦凡一人。她和其他“梅格妮”常常觉得,SM公司对待吴亦凡不够公正,他在队伍中不受重视。她现在还能数出来,吴亦凡曾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出道之前,SM公司一共为12位成员发出了23支预告片,除了吴亦凡只有一支,其他人都是两支;在中国小分队后来发行的一首大火的歌曲中,说唱部分不是由“说唱担当”吴亦凡负责,而是分给了另一位队友。
李奕告诉本刊记者,“唯粉”最忠诚的表现,就是“会不自觉地为自己的idol打抱不平”。公司也很会利用“唯粉”的心态。“总的来说,公司在传递一种信息——你的哥哥不受重视,就是因为粉丝贡献得不到位。想要哥哥获得更多的重视,肯定要给他投钱,才不会让他受委屈。”
那时,贴吧是粉丝们的聚集地,EXO的每位队员分别拥有自己的小贴吧。“梅格妮”们在吴亦凡小贴吧里仔细研究了团队中镜头、歌词比较多的两位队员,得出的结论是,这两位队员的人气似乎更高:在歌曲MV下,关于他们的评论总是更多,以他们为原型创作的小说也更多。为了让公司知道,“吴亦凡的人气不差,最起码不像公司想象的那么差”,李奕和其他“梅格妮”一样,把零花钱全省下来买唱片——虽然专辑是作为团队作品,但通过团队成员的个人贴吧代购来的专辑,能在数据上体现出“这是中国粉丝为了吴亦凡才购买的”。贴吧里还有人整理出完整的教程,手把手地教粉丝们登录外网,在YouTube视频下发表夸奖吴亦凡的评论。
2014年5月15日,吴亦凡宣布退出EXO组合。这是他并不长的娱乐生涯中第一个“重磅新闻”。而一个礼拜之后,EXO马上要第一场巡回演唱会。这一举动对当时的EXO和SM公司而言,意味着巨大损失,演唱会上的舞蹈几乎都要重新排练,公司也要赔偿大量的广告违约金。吴亦凡也以一个孤勇对抗资方的热血年轻人形象,出现在中国粉丝面前。
宣布解约的第二天,吴亦凡发布了一条微博,“螳臂当车,我还安好”。“我们看到这条微博,都心疼得不得了,想着哥哥从韩国回来了,我们一定要对他好一点,让他在中国不要再受委屈。”李奕对本刊记者回忆,那时候觉得吴亦凡不只是那个只有英俊外表的男孩,“他还特别坚强,敢把自己的规划和目标付诸实际,不畏强权。”
虽然在演出前退团在行规上招致不少非议,吴亦凡回国后的事业却非常顺遂。当时,国内许多选秀偶像来自草根,接受专业训练的时间最短只有几个月,面临着“出道即失业”的尴尬境地。除了2004年《超级女声》的昙花一现,造星产业已经沉寂了许久。经过韩国成熟商业偶像制造机构磨砺的吴亦凡,被称为是“工业级别降维碾压国内农耕时代的偶像”。
他赶上了资本大举进入娱乐圈的“好时候”。2015年左右,国内资本大量涌入影视圈。中国影视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15年,电影与娱乐领域的并购事件涉及金额283.38亿元。影视公司一波又一波的并购上市,吸引了更多跨界资本的流入:岭南园林在2015年4月宣布进军影视业;以技术开发、咨询为主业的捷成股份以5.25亿元购买影视公司股权;阿里巴巴、百度等互联网公司也纷纷加入到电影投资大军。
在资本的喂养下,“粉丝经济”崭露头角,电影业也催生出一类新产品:IP电影。与原创剧本相比,IP电影的题材来自已经有相当影响力的网络小说甚至音乐。自带忠实观众的IP电影除了卖电影票,还能进行游戏、电商等衍生品开发。“大IP+流量明星”的制作方式风靡一时,使得资本能够凭借内容和演员的双重流量,快速收获高回报。流量明星作为这一模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片酬飙升。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称,仅仅在2016年,国内一二线演员片酬就已“疯涨250%”。少数几位长相俊美的年轻演员属于“超一线”,有人一部电影的片酬甚至能过亿,吴亦凡是其中之一。
吴亦凡的电影处女作《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是2015年由徐静蕾导演的小成本爱情片。2015年2月,上映3天后,电影票房破亿,5天破2亿元,8天后票房突破2.7亿元。几乎每一位“梅格妮”都用电影票支持了他,上映期间,全国各地粉丝自发包场超过200场,2月13日电影在北美46个城市上映后,同样有大批海外“梅格妮”包场。陈璇璇拉上了父母、同学,一起去电影院。观影过程中,相机的快门声此起彼伏,陈璇璇无法集中注意力看电影,只记得许多浪漫情节发生在布拉格。在之后的很长时间里,陈璇璇都梦想着去一趟布拉格,邂逅一个像吴亦凡一样的男生。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的豆瓣评分只有4.9。即使是带上了粉丝滤镜,彼时17岁的刘梦依然能感觉到,吴亦凡演得并不算好。她说服自己,“这本身就不是什么好剧本,哪怕换一个人演,也不会有人的演技完全撑得起”。年龄更小的陈璇璇在身边人评价吴亦凡演技不佳时,反驳的话语更幼稚些:“他本来就是专注于音乐方面的,作为副业,我觉得已经挺好了。你说他不好,让你的idol去演啊!”
缺乏演戏经验并没有成为吴亦凡在电影行业发展的阻碍。从2015年到2017年,他一共参演了十几部电影,搭档过冯小刚、管虎、周星驰等知名导演,努力、谦虚、礼貌,是合作导演们评价吴亦凡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资本肯定他的价值,在韩国娱乐工业体系的多年训练,也让他知道如何与代表资本的一切对象打交道。和徐静蕾参加访谈节目时,他端坐在徐静蕾的右手边,称徐静蕾“老师”,“十分敬业、专业,细心、耐心,给我许多帮助、许多教导”。和周星驰共同接受采访时,大部分时候吴亦凡都认真听着,频频点头,周星驰提到吴亦凡在片场表演精神病人,把话题抛给了吴亦凡,吴亦凡立刻配合地再次演绎了一遍。
“梅格妮”们也感受到了他友善、体贴的一面。“对粉丝好”是许多“梅格妮”在采访中提到的一句话。吴亦凡会在微博上发自己写给粉丝的手写信,把粉丝送给自己的礼物带在身上,年底时还会给一些大粉寄明信片,上面写着“谢谢你一直支持我”。一位“梅格妮”顾佳楠告诉本刊记者,吴亦凡每次外出时,虽然走的是机场VIP通道,还是会特地出来和粉丝见一面、打招呼。有一次,吴亦凡到长沙录制节目,天还下着雨,粉丝们在机场外面集体唱着他的新歌。“唱得很难听,但是他也笑着跟着打节拍,摇摇晃晃,站在雨里听粉丝把歌唱完了。”这些细小的举动都让顾佳楠觉得感动,“那时候你就知道,哥哥能看到我们,非常肯定我们的存在。”
时间和金钱,是“梅格妮”们觉得对吴亦凡最好的回报。新浪微博适时抓住契机,给他们提供了机会。2014年后,微博推出“明星势力榜”和“超话榜”,用来反映明星热度。为了增加偶像在榜单上的排名,粉丝需要每天定时投票、在超话里活跃地发帖,增加阅读量。明星势力榜中的“爱慕值”榜单是收费的,每个爱慕值2块钱。网上也有卖家代刷“超话榜”影响力,1万超级积分的价钱在15元左右,积分会直接转化成影响力。
可以说,微博开启了一个时代的追星新规则。后援会或是一些人数较多的“梅格妮”组织,会分出不同的工作组,“打投组”负责投票、发超话帖子;“反黑组”负责四处“巡逻”,寻找是否有对吴亦凡恶评的内容,整理出链接放在超话广场上;“控评组”负责在负面微博下评论,和人争辩。陈璇璇也习惯了这种追星方式,每天都会点开势力榜投票,看到吴亦凡的排名下跌时,会急得打电话给同学,请他们帮忙一起投票。有时,她也顺手点进需要“反黑”的帖子,给那些说好话的评论点个赞,把它们顶到前面,挤掉恶评。
2016年6月14日,“梅格妮”遇到了吴亦凡出道以来“最需要反黑控评”的事情。14日凌晨,加拿大籍的华人网红小G娜在微博上发表了一段文字,称自己与吴亦凡谈恋爱,跟着吴亦凡从加拿大回到中国后,吴亦凡却用冷暴力与自己分手。随后,小G娜公开了上百张聊天记录和录音,既包括吴亦凡热恋时的甜言蜜语,也包括分手前他的威胁警告。
6月14日早上,陈璇璇刚打开吴亦凡的粉丝QQ群,上百条有关小G娜的消息一下子涌进来,让她的手机一度死机。“她是来蹭热度的吧!”“长得好假,一看(脸)就是假的,想红想疯了吧!”“我们不能让她污蔑哥哥,要保护他!”类似的消息不停地在屏幕上蹦出,每一秒,超话广场里都会有新微博出现,号召大家替吴亦凡澄清。看着看着,陈璇璇觉得“自己的脑子发热,血都往上冲”。她点进吴亦凡的微博,把粉丝发的评论都点赞了一遍。再点进小G娜的微博时,底下的评论冲击到了这个13岁的女孩,“许多话简直不堪入目”。最后,陈璇璇只给相对平和的评论点了赞,又回复了几个看热闹的路人:“这是私生活,关别人什么事?”
李奕看到小G娜的微博时,心里已经有一个判断——早在吴亦凡刚回国之时,她就听说过另一则他的私生活绯闻,只是当时的回国风波掩盖了绯闻热度。“小G娜的事,不管细节如何,一定与他有些关系,不可能是粉丝们说的那样清白。”那时候,李奕还在上高中,吃完午饭后一个人坐在操场边哭了一场。哭完后,她同样选择站在吴亦凡这一边,“我当时下了个定义,这是不涉及法制的案件——给自己一个合理解释去继续喜欢他”。
不过,事情的进展远比李奕想象中快,她还没来得及担心吴亦凡的事业是否会因此受阻,舆论就已经被定好了方向。当天下午,吴亦凡工作室发出声明,否认网传女友的说法,并称聊天记录和录音都是拼接而成。紧接着,管虎、苏芒等名人纷纷站出来支持吴亦凡,《奇葩说》辩手马薇薇称吴亦凡“睡粉”是“亲民之举”,剧作家六六甚至直接发微博斥责小G娜。整件事情被迅速限制在了私德领域,而网络KOL告诉大家,对一个长相俊美、广受欢迎的年轻明星来说,在私德领域多一点特权也是理所应当的。
这些外部声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李奕的判断,她第一次在追星这件事情上感到被周围人的意见所裹挟。但这是饭圈常有的事,“梅格妮”顾佳楠印象最深的一次被裹挟,是自己被要求把购买吴亦凡新专辑的账单发在粉丝群里。“每个人要用花钱的多少证明对哥哥的支持和爱,买得少的人会被踢出群。”不得已,顾佳楠掏了400元,买了100多张完全相同的电子专辑。
小G娜事件的热度只持续了一周,其间,吴亦凡从未发声——公关团队、网络KOL,还有“梅格妮”们保护了他。6月16日晚间,绯闻出现后的第三天,工作室宣布吴亦凡在内地方面的演艺事务将由耀莱影视全权代理。当晚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成龙动作电影周之夜”,冯小刚喊话耀莱的重要合作方成龙,“你也要把吴亦凡打造成一个能文能武的动作演员,希望你多提携他”。成龙也在现场力挺舆论漩涡中的吴亦凡:“每个人都有负面新闻,个个都有,我都会有啦。”“你有free style吗?”
这是2017年的一句网络流行语,出自当年的现象级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创造者吴亦凡。
2017年,资本从电影转向了综艺。因为“限古令”、限薪令、整治“阴阳合同”等监管措施,电影、电视行业疲态尽显。根据国家电影局公布的数据,2016和2017年的全国电影票房增速相比2015年几乎是断崖式下跌;电视剧的发行集数与部数从2015年开始下跌,2019年的发行量相比2015年,降幅接近50%。相比之下,网络综艺崛起,《奔跑吧兄弟》《极限挑战》《偶像练习生》等节目陆续冒头。根据艺恩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网络综艺每年都几乎保持着近30%的增长,资本对综艺的投资规模也从2015年的10亿元连年翻番,2019年已经达到了88.1亿元。
2017年6月24日,爱奇艺自制的选秀节目《中国有嘻哈》第一期正式上线。这是一个冒险的节目,那时嘻哈在中国属于小众文化,爱奇艺上海制作中心总经理、《中国有嘻哈》总导演车澈在采访时提道:“我们没有做过市场调查,这个东西在市场上也没有成功案例。”在节目录制第一期前,只有一个赞助商,其他资本都在观望。
吴亦凡加入这档节目的选择,让“梅格妮”顾佳楠对他的好感上升了一个台阶。顾佳楠告诉本刊,节目播出之前,自己看了吴亦凡的访谈节目,“他说了很长一段,大概意思是想要把中国的嘻哈文化给推动起来,我觉得非常有前瞻性”。顾佳楠形容,自己以前对吴亦凡是一种“肤浅的喜欢”,但吴亦凡参加《中国有嘻哈》的决定完全扭转了她的印象。她开始觉得,吴亦凡是个有内涵的人,“虽然大家都在嘲笑他唱歌是‘电鳗’,他不在乎。他喜欢音乐,其他人都忙着赚钱时,只有他愿意去加入这个没人看好的小众节目”。顾佳楠是个“性格中庸”的人,以前总喜欢作安全的决定。此后,想到吴亦凡的“破釜沉舟”时,她第一次觉得,偶像的力量支撑自己也有勇气作不一样的选择。
其实,爱奇艺制作这部节目并非完全的冒险。车澈的信心来源于街舞、DJ、滑板以及潮牌的流行,“这些都说明,人们对嘻哈的生活方式是接受的,只是还没有认知到这个东西的本源是嘻哈”。在爱奇艺平台上,35岁以下的用户占到70%,他们有可能成为潮流文化和嘻哈文化的主力受众。爱奇艺高级副总裁陈伟的判断是,“中国嘻哈音乐处在即将爆发的前夜,急需临门一脚。如果今年不做,明年可能就晚了”。
选择吴亦凡和他身上的流量,正是爱奇艺降低风险的一个保障。当时的明星制作人里,有嘻哈圈认可度高的歌手热狗、潘玮柏,“再找一个顶级偶像,对hip-hop音乐有热爱,那不是吴亦凡是谁呢?”车澈曾经询问一位嘻哈歌手对于吴亦凡担任明星制片人的意见,对方回答,希望能把吴亦凡的粉丝转化成嘻哈文化的受众。“其实这也是这个节目的核心逻辑。”车澈说。
这个逻辑被证明是正确的。顾佳楠回忆,如果不是因为吴亦凡的加入,自己绝不会关注到嘻哈文化,“我第一次打开那个节目的时候,快被吓死了,一堆文花臂的人,在唱一些听不懂的东西”。虽然是为了吴亦凡追的综艺,顾佳楠慢慢发现,嘻哈音乐不像自己想象中的糟糕,她开始喜欢上了一些歌手的音乐,对他们有了更多了解。“我就感觉,不能用‘嘻哈’或‘花臂’这样的符号简单概括这群人。这个节目以后,自己对小众文化的接受度变得高了很多,人变得更包容了。”
最终,《中国有嘻哈》爆发出了巨大的能量。第一期节目上线4个小时之后,播放量迅速破亿。数据显示,截至收官时,《中国有嘻哈》累计播放量超26亿,在新浪微博上的讨论达2930万条,阅读量超过78亿,是当之无愧的年度第一爆款。农夫山泉最早投入1.2亿元赞助节目,随着节目的火爆,小米、麦当劳、抖音App等新商家纷纷加入。2018年,吴亦凡再次担任《中国新说唱》制作人。
这也让陈璇璇扬眉吐气了一把。此前,吴亦凡主演的电影里没有任何一部的评分超过及格线6分,陈璇璇在线上线下听过太多批评吴亦凡演技的言论了。《中国有嘻哈》出来后,陈璇璇带着家人从头到尾看完。吴亦凡在节目中的表演并不多,但介绍了很多关于嘻哈的知识点。每当赛程中出现一种中国观众不熟悉的表演方式时,就会有一个“吴亦凡小课堂”。“单押”“双押”“flow”“back flow”……当他在镜头前侃侃而谈源自西方的嘻哈文化常识时,“简直才华横溢,我天天安利(推荐)他,‘吴亦凡好帅,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人’。就感觉很不一样,还是挺自豪的”。那时,正在读初三的陈璇璇其实并不太懂嘻哈音乐,但她认为,“没有吴亦凡就没有《中国有嘻哈》,中国的说唱就不会出来。吴亦凡让中国说唱歌手的收入都增加了很多”。
《中国有嘻哈》的成功也把吴亦凡的事业推向了新的高峰。在资本和舞台光环的照耀下,小G娜事件的阴影看起来已经被完全消弭。10年未有代言人的麦当劳在2017年的夏天选择了吴亦凡,他还牵手雷军,成为小米的代言人。2018年,风头正盛的吴亦凡成为奢侈品品牌路易威登(LV)的全球代言人,这是风靡了100多年的LV品牌第一次找了个亚洲面孔的代言人。
破灭
不管事业如何上升,持续关注吴亦凡的资深“梅格妮”多少都知道,自己的偶像是个私生活复杂的人。但如何理解这种复杂?如何判断对错?或者对一个“天选之子”来说,他必须在多大程度上遵从普遍的社会道德?似乎很少有“梅格妮”思考这些问题。或者,他们经历的少有波澜的安稳生活,也在阻止他们提出疑问。
刘梦成为“梅格妮”已经9年了。她在天津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咖啡厅,既当老板,也当员工,记账、进货、做店铺宣传等大事小事,都要自己操心。有时,她还要坐地铁跨越大半个城市,去挑选咖啡豆。只有在晚上收工后,刘梦才有时间玩玩手机,在一些有关吴亦凡的视频下习惯性地“踩”负面评论。陈璇璇刚刚结束高考,过去的三年里,上补习班、周考月考、复习等事情让她焦头烂额,但她仍然坚持在周日帮吴亦凡打榜、控评。
关注吴亦凡是她们延续多年的习惯,也是她们对更有力量人生的憧憬。上了研究生后,顾佳楠已经不再参与打榜这种劳心费神的事情,但还是会定期看看吴亦凡的新代言。她十分在意吴亦凡的事业发展,自觉“已经超过了一个粉丝对偶像正常的期盼”。她把这种心态归结为慕强,“关注他,让我有了开金手指的痛快感。我好像把自己对人生的期待投射了一部分到他身上”。在陈璇璇心里,吴亦凡同样是强大的,不管他之前有过多少绯闻,陈璇璇都从未想到吴亦凡会倒下。“他手握LV和宝格丽那么多东西,背后的资本不会放弃他的。都美竹不至于跟资本对抗吧?”
但事态的严重程度超出了所有“梅格妮”的想象,偶像的脆弱程度也超出了她们的想象。8月1日,吴亦凡因涉嫌强奸罪被刑事拘留,15天后被批捕,昔日的顶流急速下坠,如今在网上“查无此人”。网络上的谩骂铺天盖地,每一次新的爆料,都让“梅格妮”的希望又破灭了一点。
刘梦不忍心跟着责骂吴亦凡,只是觉得痛惜。对刘梦而言,与其说是喜欢吴亦凡,更像是珍惜曾经的自己。她记得,学生时代会疯狂搜集吴亦凡的信息,恨不得把所有东西背下来,把微信名改成“吴亦凡的老婆”——这些事情是如今24岁的刘梦再也做不出来的。“好羡慕十几岁的自己,是可以听到你的名字大叫大笑起来的人。”她在微博里写道。
在粉丝群里,她们不仅聊吴亦凡,也聊生活、学习上的琐事和烦恼。刘梦还记得,高一时,自己被分配到另一个比较偏远的学校参加考试,同在粉丝群里的一位“梅格妮”就住在这所学校附近。那天一早,女生在学校门口等着刘梦,递给她一张吴亦凡的明信片,上面写着“考试加油”,配合着一个笑脸。
如今,吴亦凡的超话、微博、抖音全没了,作品全部下架。刘梦觉得有些恍惚,“一个喜欢了这么多年的人,不管是好是坏,从此没有这个人了。他不存在我的真实生活中,没有联系方式,我再也获得不了他的消息,这种感觉让人难受”。
被造星工业和大量资本塑造出来的偶像,似乎代表着粉丝对所有美好的向往。仍有粉丝沉浸在偶像即便做了错事,也不需要太大代价就能渡过难关,明天总是新的一天,最终总有“happy ending”的情绪里。但是当吴亦凡的行为已经涉嫌触犯刑法时,过去试图用“私德”“桃色绯闻”为他的行为作解释的力量,对明星光环后的吴亦凡本人,真的了解吗?
(感谢实习记者周雨霏、刘田、李清旸对本文的帮助。文中陈璇璇、李奕、刘梦、顾佳楠为化名) 中国有嘻哈梅格妮刘梦流量中国有嘻哈吴亦凡嘻哈音乐娱乐八卦吴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