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人生

作者:张斌

比利·简·金的名字近日频繁出现在各大报章的书评版上,那是因为这位77岁的女子网球传奇即将推出自己最新的一本回忆录——《极致人生》(All In)。书名实在有些玄妙,难以完全达意,权且草成一个,等待可能已然在路上的最优之选。比利·简·金早已不在意传奇之名,而是要抓住最后时光,努力给后世留下有价值的精神遗产和社会进步现实。几十年间,比利·简·金与同道并肩努力,意在将网球改造为一项愈加平等和开放包容的运动,而对于运动的寄望,便是她对社会和时代改造的目标,因此也才有了一份极致人生。

出生在1943年的比利·简·金自小便是加州长岛网球世界的宠儿,天赋高,参赛早,12岁即开始在南加州巡回赛中拿积分了,从那时开始,她便有了些人生感悟。球场里,所有球员都穿着白袜子、白球鞋、白色球衣,打着白色的网球,所有参赛的都是白人女孩子,比利·简·金不禁问道:“其他人都在哪里?”所谓其他人便是其他肤色族群选手,一个念头在心中萌发,日后成为排名第一的选手,一定要为参与群体的平等而努力。在《极致人生》中,比利·简·金的一句话对此做出了最好诠释:“即使你天生不是一位社会活动家,生活也迟早会让你变成这样的人。”书中交代,在遇到美籍非裔网球选手阿尔塔·吉布森后,她对于未来人生道路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她希望通过努力可以让世人不再仅仅是喜欢读到正手和反手击球的球星故事,而是更加在意这是个女人的故事,这是个黑色皮肤球员的故事,这是一些活生生的人的故事。

日后有机会读到《极致人生》,你会意识到比利·简·金曾经是历史专业学生,具有超强的讲述能力,随着细腻的笔触,一个又一个人生的极致场景展现出来。曾经的世界第一,12项大满贯单打冠军,参与创建女子职业网球赛事,在性别大战中赢得胜利,比利·简·金创造了辉煌的网球成就,但从70年代开始,她居然成了创造社会新风尚的先行者。在与美国女性运动标志性人物、著名导演格劳瑞亚·斯泰纳姆的一次公开对话中,比利·简·金曾经提出过一个极为经典的问题:“为什么运动员并不习惯于去推动捍卫女性权利呢?”斯泰纳姆回答道:“比利,那事关政治啊!”“格劳瑞亚,我们就是政治。”

70年代初,27岁的比利·简·金经历了一次流产,这在加州属于合法,但在其他州则要经受法律的审视,《极致人生》中记述道:“面对一个由10~15位陌生人组成的陪审团,我要向他们解释,我为什么可以自主决定进行一次流产,这是一生中最有辱人格的瞬间。”所有努力只是为了拥有本应属于自己的权利,比利·简·金与其他几位女子业余网球选手一道公开提出了“男女同酬”的倡议,创建属于专属于女子的赛事,为后世的女子网球运动员谋取了不尽的福祉。1973年,比利·简·金又发起了一场“性别大战”,在全球电视直播的见证下,她成功击败男选手里格斯,并带走10万美元。当晚,比利·简·金激动地说道:“这是19年努力的结果,自从我小时候因为没有一条女孩子专属的网球裙而被拒绝参与合影后,我就发愿要改变这项运动,现在成果就在眼前了。”

此前一年,比利·简·金在国会发表证言,协助促成著名的美国《教育法修正案》第九条,自此美国校园中男女运动的投入基本达成平权,女性运动权利得以被捍卫。80年代,比利·简·金人生惨淡,官司缠身,一度远离尘世。10年后,这位社会活动家再度活跃,首先帮助美国女足转化1999年世界冠军红利,创建女子足球职业联赛,进而又迈进更广阔的历史场景,开始为LGBT群体鼓与呼,因此赢得奥巴马总统颁发的自由勋章。

《极致人生》更像是“写给年轻人的信札”,年迈的比利·简·金被紧迫感所困,时光易逝,很多事情就怕来不及做,这本书的作用之一便是告诉世人77岁的人生还早未到终结之时。 体育比利网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