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统治过撒马尔罕的帝国与王朝
作者:龚融布哈拉市的一位画家在创作细密画
古波斯帝国
有关撒马尔罕城最早的文字是波斯人在公元前6世纪记载的。波斯帝国是公元前6世纪末在伊朗高原上形成的大帝国,波斯国王居鲁士二世在公元前545至前539年发动了对中亚的战争,迫使中亚居民向帝国纳税,包括撒马尔罕在内的索格底地区就是中亚的一部分。
古希腊帝国
公元前4世纪,希腊帝国灭亡波斯帝国。希腊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于公元前327年完成了对索格底的征服。公元前2世纪,希腊人统治被推翻。之后,撒马尔罕城先后成了康居行国、贵霜帝国、嚈哒汗国和波斯萨珊帝国的属地。
康居行国
卡马洛夫兄弟铁匠铺内,弟弟在加工刀具
康居人在公元前2世纪崛起,康居是古代中亚锡尔河中游北部一游牧政权,有五个附属小国,五属国中的苏薤国都城苏薤城就是今天撒马尔罕的所在地。公元前2世纪其势力弱小,分别隶属于河中的大月氏和东部草原上的匈奴;公元前后两个世纪成为中亚一大国,公元3世纪开始走向衰落,4世纪时国家不复存在,其部分居民或迁入河中与当地大月氏人混居,或留在草原上继续游牧,先后隶属于其他游牧民族政权。
贵霜帝国
公元前2世纪,河西走廊一带月氏人被匈奴驱赶,西迁到粟特地区。其中一部首领丘就却南下攻击喀布尔河流域和今克什米尔地区,消灭其他部落,定都高附,初步奠定了贵霜帝国的基础。帝国强盛时将康居(今撒马尔罕)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丘就却之孙迦腻色伽一世和其承继者统治之下达至鼎盛,使这一地区成为帝国的统治中心。至公元180年,贵霜帝国被认为是当时亚欧四大强国之一,与汉朝、罗马、安息并列。迦腻色伽一世死后,贵霜帝国实力大减。在2世纪时,帝国仍勉强维持统一。3世纪时,受到萨珊王朝攻击和印度北部的地方势力兴起而渐渐衰弱,最终帝国瓦解成若干小邦。
嚈哒汗国
贵霜帝国在4世纪时逐渐衰落,适值被西方称为“白匈奴”的嚈哒人入侵。嚈哒人一度役属于柔然,后征服索格底亚纳(今撒马尔罕地区),并于5世纪时南下击破贵霜,进而向西与波斯萨珊争雄,后于6世纪中叶被突厥人和波斯人联手灭掉。嚈哒人余部加入突厥汗国的突骑施、葛逻禄等部落,并继续存留于呼罗珊、吐火罗斯坦等地,成为土克曼族、乌兹别克族的族源之一。
波斯萨珊王朝
公元224年,伊朗安息王朝属下的波斯地区王公阿尔达希尔起兵独立,于226年取代安息王朝,建立波斯萨珊王朝。波斯萨珊王朝继承了安息王朝的疆域,在公元5世纪初的几十年,波斯萨珊达到极盛时期。自公元7世纪起,波斯萨珊开始遭到阿拉伯人入侵。651年萨珊国王伊嗣侯在抵抗阿拉伯人入侵时,向相邻地区求援。索格底亚纳的突厥首领亲自率军来援。伊嗣侯不以礼相待,引起突厥首领不满,便伙同谋夫太守马贺,消灭了波斯国王的亲卫军。伊嗣侯孤立无援,在木鹿附近的一个磨坊里被磨坊主杀害。波斯萨珊灭亡。
康国
粟特人于6世纪以撒马尔罕城为都建立了自己的城邦国家,中国史书将它记为“康国”。在此后的100多年中,康国一直是中亚诸城邦国家的霸主,撒马尔罕城迎来了短暂的辉煌时期。在此期间,撒马尔罕城的发展朝向东方,与唐代中国的联系十分密切。康国与康居国不同,康居是不恒固定的游牧行国,康国是以城市撒马尔罕为统治中心的城邦国家。康国号称“千城之国”,大小城星罗棋布,有大城三十,小堡三百。唐太宗出兵,康国成为唐朝的地方政权,撒马尔罕成为唐朝的属地。658年,唐朝按自己的方式在撒马尔罕城置康居都督府,以康国国王拂呼曼为都督。
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四大哈里发时期(632~661)和倭马亚王朝(661~750)、阿拔斯王朝(750~1258)两个世袭王朝。真正希望在撒马尔罕城建立长久统治的阿拉伯人是库泰拔,汉文书中译名是屈底波。705年,倭马亚王朝时期,屈底波出任呼罗珊总督。第二年开始,发动了对河中地区的大规模战争,但遭到撒马尔罕城粟特人的顽强抵抗。750年,阿拉伯人与唐朝进行了一次战争,此战之后,唐朝彻底丧失了在撒马尔罕的宗 主权,阿拉伯人在中亚城邦国家中的统治地位牢固起来。从此,撒马尔罕转向西方,逐渐被纳入伊斯兰世界。撒马尔罕人继续反抗着阿拉伯人的统治,阿拉伯帝国易主为阿拔斯王朝后,中亚人民反抗阿拉伯人统治过程中动摇了阿拔斯王朝在中亚的统治。直至9世纪20年代,中亚出现了独立于阿拔斯王朝的政权萨曼王朝。
萨曼王朝
该朝是阿拉伯帝国中波斯显贵萨曼家族建立起来的。萨曼家族的纳斯尔·伊本·阿赫麦德先被阿拉伯帝国哈里发穆尔台米德任命为河中地区总督,随后于874年在此区域建立起萨曼王朝。撒马尔罕是中亚地区历史最长,也是最后一个伊朗语族伊斯兰王朝。萨曼王朝后分裂为纳斯尔和伊斯迈伊尔(统治布拉哈地区)两派,两派都倚重游牧的突厥人以加强自己的军事实力。伊斯迈伊尔建立了以突厥人为主体的军队,其势力超过了在撒马尔罕城实施统治的纳斯尔,成为河中真正的统治者。10世纪初,突厥军官们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开始凌驾于萨曼王之上,左右了朝政。后萨曼王成为突厥军队政治集团的傀儡,为伽色尼王国与喀喇汗国所灭。
西喀喇汗王朝
回鹘西迁中的一支汗族在庞特勤率领下,西奔楚河地区葛逻禄部,后庞特勤臣服了葛逻禄及其他的突厥部族,建立了统一的喀喇汗王朝。1041年,汗国正式分裂为东西两部。东部汗国后来成为西辽的附庸,1211年汗国贵族暴动,东部汗国灭亡;西部汗国的易卜拉欣于1041年发动夺取河中地区统治权的战争,事成之后,在撒马尔罕城建立了独立的西喀喇汗王朝。后西喀喇汗王朝承认了西辽的宗主权,都城撒马尔罕被西辽称为“河中府”。1212年为新兴的花剌子模王朝所灭。
花剌子模王朝
花剌子模王朝在今日中亚西部的地理区域,位于阿姆河下游、咸海南岸,是今日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两国的疆域。历史上此区域曾先后归属于多个强邻,于1142年从塞尔柱帝国手下独立。在阿拉丁·摩诃末时期该帝国达到强盛,疆域囊括中亚河中地区、呼罗珊地区及伊朗高原大部,并于1213年建新都于撒马尔罕。花剌子模王朝曾企图远征蒙古,派使节到北京,探听大蒙国虚实和路线。其后,由于分封诸子,政出多门,国力渐弱。1231年亡于蒙古帝国。
蒙古帝国及察合台汗国
在蒙古帝国的西征中,成吉思汗亲自率兵于1220至1225年间征服了统治撒马尔罕城的花剌子模国,撒马尔罕城区被毁,旧城被放弃,成为今天阿弗拉西阿勃遗址。成吉思汗去世后,其子察阔台在其兄察合台的拥护下继承汗位,撒马尔罕虽属察合台的封地,但它的管理直属蒙古帝国中央。察阔台和蒙哥统治时期,蒙古中央均对撒马尔罕地区进行了有效的统治。蒙哥大汗去世后,蒙古帝国发生内战,内战期间,撒马尔罕城直属中央的规定被打破,争夺包括撒马尔罕在内的河中地区的争战在宗王之间展开。后来,撒马尔罕城的管理权归察合台兀鲁思汗。1269年,四大汗国召开了塔剌思会盟,这次会盟消除了蒙古游牧民族践踏农耕地区和破坏城市的隐患。会后,察合台汗按盟约规定,退出了撒马尔罕城,大部分察合台人仍然在撒马尔罕城附近的草原游牧。
帖木儿帝国
14世纪中叶,察合台家族的纷争使撒马尔罕城的统治落入了非成吉思汗家族的蒙古贵族帖木儿手中。突厥巴鲁剌思贵族帖木儿于1370年开创帖木儿帝国,首都为撒马尔罕,后迁都赫拉特。经30多年的征服战争,建立了一个首都是撒马尔罕,领土从德里到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的大帝国。1507年亡于突厥的乌兹别克人部落。帖木儿帝国末代大汗、帖木儿五世孙巴布尔兵败逃至今天的印度,并在那里开创了莫卧儿王朝。帖木儿帝国时期,中亚突厥人文化特性与根基得到了进一步的延伸与发展,为现代乌兹别克族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帖木儿帝国因此也是现代乌兹别克族定型的一个时期。
布哈拉汗国
布哈拉汗国共经历三个王朝:昔班尼王朝、阿斯特拉罕王朝、曼吉特王朝。昔尼班推翻帖木儿后裔的统治,建立昔尼班王朝,定都撒马尔罕,后于1561年迁都布哈拉,遂称布哈拉汗国。阿斯特拉罕王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以伊斯兰教法治国,政治经济相对稳定,商业繁荣,但后期乌兹别克各氏族割据势力日渐强大,王族内讧加剧,18世纪上半叶,在撒马尔罕城曾建立起一个独立于布哈拉汗国的政权——浩罕汗国,但历时只有8年,它在撒马尔罕城毫无建树。18世纪下半叶,中亚地区政权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经济得以重振,撒马尔罕城又逐渐恢复了生机。至曼吉特王朝时期,实行行政和财政方面的改革,进一步加强中央政权,不断扩张领土,力图称霸河中地区,并多次出兵对浩罕汗国进行军事干涉。1868年,布哈拉汗国沦为沙皇俄国的附庸,沙俄军队占领了历史名城撒马尔罕,将泽拉夫善河中游地区并入沙皇俄国的版图。以此为据点,19世纪后期,沙俄完成了对中亚的征服。1920年9月,当地人民和苏俄红军推翻曼吉特王朝,建立布哈拉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布哈拉汗国正式灭亡。 突厥历史唐朝撒马尔罕统治帝国王朝阿拉伯人波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