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教育补助之疏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文/武汉  小吴

我是武汉一所高校的在校生。前不久,我们班大约1/3同学的银行账户收到了总额约3万元的国家教育补助。这是迄今为止发放数额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次。

实际上,每学期都会有一定数额的教育补助以奖学金或助学金的形式发放到学校,每班自主选出一些同学填写申请表向学办提出申请。学校有规定,家庭贫困是申请者必须具备的一项条件。可据我所知,全系真正因家庭贫困学习和生活受到影响的同学其实很少,此次教育补助是供大于求。很多家庭条件足以支持其学业的同学都拿到了钱,于是便有人欣喜地盘算着如何使用这笔额外的收入。更有甚者,本系有个班因找不出贫困生,干脆平均分配,每人都分到了近千元,皆大欢喜。

实际上,高校依然有相当数量的贫困生。去年,我曾在报上看到一来自贫苦山区的大一新生怀里仅揣268元到南京某大学报到的消息;每年还是有很多大学生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而交不起学费,而学校所能做的也仅仅是帮他们办理助学贷款而已。如果在补助发放过程中,学校能认真核实每位申请者的实际生活状况,慎重地把钱发放到那些真正需要补助的同学手中;国家在教育补助的执行政策上能够做出调整,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那么,不仅能激励更多的贫困大学生去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也能为教育部门省下大量资金用于其他开支。 贫困生教育补助资源

上一篇: 外国的名人故居
下一篇: 来函照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