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菲尼迪的66%增长马拉松

作者:尚进

(文 / 尚进)

英菲尼迪的66%增长马拉松0( 2012北美车展上,英菲尼迪发布最新豪华型概念车Etherea )

“5年内在中国市场上超越雷克萨斯”,这是英菲尼迪在决定将其全球总部从日本横滨迁移到香港地区后,英菲尼迪中国总经理吕征宇内定的战略发展目标。事实上,在2011年的东京车展上,日产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洛斯·戈恩谈及英菲尼迪的全球扩张,在接受采访中,曾经有针对性地认为:“我们已经看到了进入新世纪后,越来越多电子零件被应用到高级汽车上,传统意义上的豪华车理念正在被颠覆,一些老牌豪华车品牌在被历史淘汰,单纯奢华已经不能满足新一代豪华车主们的群体审美了。恰恰日产在全球推进英菲尼迪,就是希望能够为豪华车领域带来一种全新的体验。”

英菲尼迪目前对于中国市场的侧重,已经不仅是将全球总部从日本本土迁移到香港地区那么简单。2011年英菲尼迪全球销售了16.5万辆,而中国市场已经是英菲尼迪全球第二大市场,仅次于美国。按照日产在2011年制订的“Power88”中期事业计划中,英菲尼迪预计未来要占到全球豪华车销量的10%,也就是达到50万辆的规模,而丰田汽车旗下豪华车品牌雷克萨斯目前的全球销量也不过40.4万辆,这意味着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和本田旗下豪华品牌阿库拉之间的竞争,未来将变成英菲尼迪对雷克萨斯的单独追击。

同时也意味着起源于美国市场的英菲尼迪品牌,将逐渐从迎合美国市场的豪华车设计理念,过渡到更全球化的造车理念。至少英菲尼迪在面对同属日系豪华品牌的雷克萨斯之外,还需要应对奔驰、宝马和奥迪这三大德国豪华车品牌的高压力。在中国市场上,德系豪华车都已经实现了本地化生产,而日系豪华车却一直迟迟犹豫是否在中国实现本地生产,这也直接造成了日系豪华车在价格上的劣势,并且直接体现在目前中国豪华车市场上德系对比日系的市场份额优势地位。但英菲尼迪似乎并不急于快速推进中国本地生产,日产全球在战略上更希望优先让雷诺在中国实现合资生产,而在无法达到年销售5万辆的规模之前,实现本地生产并不能真正降低英菲尼迪造车硬件上的纯粹成本,只会带来一些整车税收上的优惠,毕竟目前英菲尼迪车型中1万多个零件,有一半以上还都是采购自日本的供应链,供应链的迁移并非易事。 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增长豪华车日产马拉松英菲尼迪66丰田日本汽车汽车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