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核专家遇袭:聚光灯下的美以分歧
作者:俞力莎(文 / 俞力莎)
( 1月13日,伊朗首都德黑兰,人们为遇害核专家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举行葬礼
)
1月11日,伊朗首都德黑兰又一次发生了核专家遇袭事件。遇难的穆斯塔法·艾哈迈迪-罗尚,是纳坦兹铀浓缩设施部门副主管。袭击者骑摩托车靠近他乘坐的汽车,将磁性炸弹贴上车身后迅速离去,炸弹随即爆炸。
这与2010年11月底德黑兰发生的两起爆炸袭击事件手法相似,伊朗现任原子能组织主席费雷敦·阿巴西·达瓦尼当时逃过一劫,但他在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的同事、物理学教授沙阿里亚里却不幸当场身亡。事实上,自2007年以来,伊朗已发生6起针对核专家的袭击事件,造成5人遇害。
事件发生后,伊朗第一副总统拉希米立刻指认,这次爆炸袭击系以色列特工策划。14日,伊朗国家通讯社又报道,伊朗外交部长向美国致外交信,称它有“证据和可靠信息”证明美国中央情报局向“直接参与”罗尚谋杀事件的刺客提供了“指导、支持和规划”。
分析家普遍相信以色列情报机构一直在采取秘密行动试图阻止伊朗核计划,不仅包括对伊朗重要科学家的暗杀行动,还包括扰乱和阴谋破坏伊朗海外核工业的购买网络。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伊朗安全计划的项目主任帕特里克·克劳森(Patrick Clawson)说:“我常常被问到什么时候以色列可能会对伊朗发动袭击,我的答案是,两年之前。如果做得到,破坏和暗杀自然是可行之路。那样不会激起伊朗的民族主义情绪,以致反过来帮助伊朗政府巩固政权。”
也有人产生过质疑,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伊朗问题专家卡利姆·萨迪加布(Karim Sadjadpour)便指出:“至少,并非所有遇害的科学家都是在伊朗核项目中级别较高的专家,而且其中一些人还曾经对伊朗的反对派表示过同情。”
但美国历史学家马克·佩里近日披露了一个新情况。他在《外交政策》上撰文指出,以色列情报和特勤局“摩萨德”打着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旗号,与逊尼派武装组织“真主旅”成员会面,并鼓励他们发动针对伊朗的袭击。“真主旅”以伊朗和巴基斯坦边境地带为据点,曾多次发起针对伊朗的袭击。布什政府时期,国家安全小组成员对此意见不一,一些人“默许”以色列的做法,认为“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但是奥巴马上台后,对“摩萨德”的态度发生改变,表现为“大幅降低了美以针对伊朗的联合情报计划的实施规模”,还于2010年11月把“真主旅”列入恐怖组织名单。
美方一直对以色列的暗杀计划持反对态度,以方的做法无疑令奥巴马政府陷入被动局面。“最新的伊朗核专家遇袭事件使得美以在这方面的分歧重新暴露在聚光灯下,美国的情报官员担心,以色列的行动正在危及美国人的生命。”克劳森说,“以色列还拒绝向奥巴马总统做出保证,即它会在针对伊朗核设施发动任何先发制人行动之前通知美国。而这样的行动会在该地区产生严重后果,伊朗会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世界25%的出口石油要经过此地,这会导致能源价格飙升,美国在波斯湾的军事资产也会遭到伊朗飞毛腿导弹的袭击。”
美国国内形势今非昔比,大选之年,更是民意难违。诚然,去年美国一直致力于建立前所未见的国际联盟,对伊朗进行制裁和施压;奥巴马关于使伊朗“付出代价”、保留“所有选项”和实行“最严厉的制裁”等强硬讲话也言犹在耳,去年11月伊朗学生暴力冲击英国使馆后,奥巴马甚至警告说会在短时间内对伊朗采取决定性行动。然而,所谓的决定性行动迟迟没有发生。相反,1月15日的最新消息是,因为担心与伊朗的对抗态势升级,原定于4月份举行的美以联合导弹防御演习已经被取消。 分歧伊核美以遇袭中东局势聚光灯伊朗石油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