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政策有望加速出台自主可控、内需板块或成市场重点

作者: 梁杏

关税影响下,国内稳增长和资本市场支持政策可能加速出台,二季度市场情绪有望逐步筑底回升。而自主可控方向意义重大,尤其是包括集成电路、电子设备元件等对美进口较多、国产化空间大的方向具备国产替代机会,另外内需板块也会是政策重点。

外围扰动强化 自主可控意义重大

随着关税摩擦带来不确定性,短期市场风险偏好降低,全球经济衰退的可能性上升,同时市场情绪震荡起伏。不过国内稳增长政策有望加速出台,4月9日下午,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召开,会议听取了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

二季度来看,政策端重点首先是观察降准降息能否落地。此前人民日报表示“降准、降息等货币政策工具已留有充分调整余地,随时可以出台”,货币政策宽松的环境将会延续。另外4月政治局会议也需要重点关注,尤其是可能出现的促消费、惠民生以及稳定资本市场等方面政策的变化,将有望提振市场风险偏好。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自立自强、自主可控的长期趋势不会改变。对于A股市场投资来说,尤其是对美进口较多、国产化空间大的方向,包括集成电路、电子设备元件等值得重视。

复盘今年以来的变化,今年1月,国内商务部就宣布对美国成熟制程芯片展开反补贴调查,反倾销调查叠加关税加征,有助于减少美国半导体对国内的低价倾销行为,利好国内模拟芯片以及自主晶圆产能建设。

如果将时间线拉长,自2019年以来,中国大陆模拟芯片的自给率稳步提升但仍较低,2023年为15%左右,随着国内企业在汽车、工控等应用领域的拓展,未来国产替代空间仍然巨大。

设备方面,根据CINNO Research数据,2024年全球前十大半导体设备厂商中,美国以AMAT、Lam、KLA占据三席。成熟制程领域设备需求会进一步加速转向国产,成熟制程相较于先进制程对价格更敏感。考虑到关税125%以及海外进口设备普遍溢价超过10%,关键设备的进口成本或大幅增加,国产设备在价格端优势明显。

从整体信创产业链来看,2025年至2027年新一轮党政信创采购已经在部分省市启动,更多的省份也完成了集采入围,当前逐步进入到招标加速阶段,国货国用补贴政策支持下信创行业景气向上。

当前的国产AI算力正在崛起,操作系统Windows7和CentOS8等停服,Google计划终止开源Android项目(AOSP),加速国产操作系统全面替换。数据库、ERP、工业软件等核心软件也取得快速突破,国产化率逐年提升。国产软硬件逐渐从可用迈入好用阶段,替换节奏有望加速。

扩内需成为政策重点消费行业或迎行情催化

内需方面,3月中办、国办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旨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环境。随着外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加大,后续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政策也可能会逐步出台。

此前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放育儿补贴”,乳制品需求有望得到显著提振。根据乳业时报,2024年国内原奶产量和奶牛存栏数出现双降,产能有效去化,奶价或有望加速企稳回升,从而逐步走出向上行情。

白酒短期仍处于景气弱修复和库存去化的阶段,后续随着宏观经济和居民消费信心的修复,需求有望延续改善。食品饮料行业整体作为消费类核心资产,具备高盈利能力特点,目前头部企业从股息率角度也已具备中长期投资价值。

另外政策端强调,在抓好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同时加快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市场预期影视等行业补贴力度也会加码。2024年国家电影局于12月9日启动“全国电影惠民消费季”,后续观察相关行业潜在的消费券等增量举措。

根据灯塔专业版,2025年一季度总票房243.87亿元,同比增长49.1%,票房上升给行业带来的利润提升效果较为明显。后续五一档定档影片丰富,目前已有7部,优质供给或进一步催化观影需求回暖。

(作者系某公募指数投资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