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麻秆儿”和“胖墩儿”小朋友这样吃饭健康成长

作者: 李转艳

3~6岁的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快速生长发育阶段,对各类营养素的需求量较大。同时,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学习和模仿能力,是培养良好饮食习惯的“黄金期”。家长要想让自家宝贝健康成长,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膳食营养观念,提高营养知识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儿童的饮食行为,让孩子自觉、主动地健康饮食,避免体重过低或过高等问题。

食物多样

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素不同。没有哪种食物是“完美”的——可以提供人体必需的全部营养素。如果儿童饮食结构不合理,比如偏爱几种特定的食物,讨厌吃蔬菜,只喝果汁,不吃水果,很有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建议儿童每天吃12种不同的食物,每周至少吃25种食物。考虑到学龄前儿童食量较小,家长为其安排饮食,应满足小分量、多选择的要求,每餐均应做到有主食、肉类、蔬菜。同时,每天应适量为儿童安排坚果、水果、牛奶等作为加餐。

1.主食粗细搭配

主食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日常膳食的主要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大米、白面经过谷物精加工,虽然易咀嚼、好吸收,但是缺少膳食纤维,其中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也比较低。儿童只吃白米、白面容易发生便秘等问题,也不利于牙齿发育。

因此,学龄前儿童应适当食用谷类、薯类和杂豆类食物,如玉米、燕麦、绿豆、红豆、红薯、紫薯、山药等。家长可以变着花样将不同种类的食物进行组合,比如做成山药芋泥饭、八宝粥、荞麦白面面条等。这样做既可以保证食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提供更加均衡、全面的营养,又能让每餐食物不重复,激发小朋友的食欲。

2.多吃蔬菜水果

儿童膳食要做到餐餐有蔬菜,每天保证孩子可以食用2~3种蔬菜,其中油菜、菠菜、空心菜、西蓝花、胡萝卜等深色蔬菜应占1/2以上。每天安排孩子吃2种水果,可以在上午或下午将水果作为加餐食用。充足的新鲜果蔬可以提供小朋友成长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

3.适量食用肉、蛋、奶

牛奶富含优质蛋白质和钙,家长应鼓励孩子每天喝牛奶,建议学龄前儿童每天至少喝300~500毫升的牛奶,或食用相当量的乳制品。注意不可用含糖的乳饮料代替牛奶。

鸡蛋能提供优质蛋白质,铁、锌、硒等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对小朋友的身体成长和大脑发育均有重要作用。学龄前儿童每天应吃1个鸡蛋。

瘦畜肉、禽肉、鱼虾等是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3~6岁的小朋友每天可摄入50~75克肉类,以脂肪含量相对较低的瘦畜肉、鱼肉、鸡肉为主。

清淡烹调

日常饮食中摄入过多的盐,除了会加重肾脏负担,还有可能引发儿童高血压。常吃高油、高糖的食物,摄入的脂肪量超出身体所需,会导致体重增加,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

家长在烹调儿童食物时,应少放盐、糖等调味料,控制食用油的用量,尽量少用黄豆酱、蚝油、香辣酱等含盐量较高的调料。尽量选用清蒸、水煮、清炖等烹饪方式,少给儿童食用油炸、煎制的食物。保证食物的原汁原味,让孩子适应清淡的口味。如果想给食物增香,可以使用天然食材(如香菜、柠檬、番茄等)进行调味。

合理选择零食

零食并非“洪水猛兽”,为学龄前儿童选择品种、数量适宜的零食作为加餐,能提高儿童的营养素摄入量,增加饱腹感,有助于健康成长。家长在选择零食时,要学会看食品标签,挑选低糖、低脂、低钠的产品。广受小朋友喜爱的薯片、辣条等零食,具有高糖、高盐、高油的特点,热量高、营养价值低,不建议食用。原味的牛奶、酸奶、坚果,低脂、低盐的奶酪,新鲜水果,都是很好的加餐选择。同时应注意,零食不能代替正餐,儿童睡前不宜吃零食,食用零食后必须漱口。

养成正确进食习惯

1.自主进食

家长应鼓励孩子自主进食。年龄较小的儿童可以用叉子、勺子辅助进食。孩子稍大些以后,可以使用便于抓握、带有防滑功能的儿童训练筷。家长不要急于求成,应保持耐心。在孩子用筷子夹不起食物或者食物掉落时,家长不应训斥,应多用言语鼓励。这样才能让孩子逐渐树立信心,掌握自主进食的技巧。

2.专注用餐

有些小朋友喜欢吃饭时看动画片、玩玩具,这会导致注意力分散,使进餐速度过慢、进食量过少。因此,家长应让孩子端坐在餐桌前专注进食,禁止进行其他无关活动。同时,家长自己也不能在餐桌上看手机,家长应当与孩子一同用餐。用餐过程中,家长可以与孩子适当聊天,营造良好的就餐氛围。

3.定时用餐

进食时间不固定、食用大量零食,均会影响孩子正餐的食欲和进食量。每日应保证用餐时间固定、用餐量适当。对于3~6岁小朋友,建议每天安排早、中、晚3次正餐,在上午和下午各安排1次加餐。如果晚餐吃得较早,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在睡前1~2小时加餐1次。

4.纠正挑食和偏食

3~6岁儿童已形成自主意识,对于不同的食物,会表现出喜欢或抗拒情绪。如果家长不能及时引导,孩子会养成偏食、挑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纠正:

(1)主动提醒:家长通过语言讲解,带孩子阅读相关绘本或注音书,一起收听相关音频节目等方式,说明偏食、挑食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并讲解不同食物的营养素构成、口感特点。利用好奇心吸引儿童尝试各类食物。

(2)合理搭配:家长在购买、烹调食物前,应有意识地将孩子喜欢吃的食物与其他食物合理搭配,鼓励孩子尝试不同食物,保证全面、均衡摄入营养素。

(3)改变食物的烹调方式、形式与分量:对于孩子不喜欢的食材,可以尝试变换烹调方式、形式与分量。例如,可以将孩子不喜欢的胡萝卜、青椒做成蔬菜饼。有些小朋友不喜欢吃炒鸡蛋,家长可以用模具制作爱心形状的煎蛋。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