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冰箱成为“病箱”
作者: 靳晓晶生活中,多数人认为冰箱是储存食物的“最佳场所”,认为食物在低温环境中不易滋生细菌、不易变质。但事实上,有些细菌在冰箱中依然可以生存,储存不当、放置过久均有可能引起食源性疾病。
隐藏在冰箱中的“隐形杀手”
家用冰箱的冷藏温度一般为0℃~8℃。冷藏室的低温环境虽然能抑制大多数细菌的生长、繁殖和代谢活动,但不具有杀菌作用。食物存放时间过长,同样可能在细菌、霉菌的作用下变质。尤其是某些食源性致病菌,如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能够在低温环境下正常生长繁殖。低温无法对这些细菌的生长、繁殖产生完全抑制作用。人食用被这些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食物、饮品之后,很可能发生食物中毒。
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是一种独特的嗜冷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环境温度为25℃~30℃,也能长时间在冰箱4℃的冷藏室中“茁壮成长”。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偏爱”生肉。您买回家的肉如果在冰箱冷藏室里储存过久,会让该菌大量繁殖,并产生大量无法被高温灭杀的毒素。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所引起的食物中毒潜伏期较长,患者食用受其污染的食物后,一般在3~7天内出现症状。该病以腹痛、腹泻、呕吐等胃肠道症状为主,也可引起反应性关节炎、皮疹、结肠炎和肠系膜淋巴结炎,严重者会导致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甚至死亡。
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食品中分布广泛,蔬菜、水果、肉制品、乳及乳制品都可能被它污染。李斯特氏菌的生命力顽强,能够在0℃~4℃的低温环境下长时间生长。此外,该菌可以在高盐、冷冻和干燥无氧的环境中存活、繁殖。
食用被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污染的食物;破损皮肤、黏膜直接接触被该菌污染的物体表面,都有可能导致感染。孕妇、新生儿、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者的感染风险较高。感染后可导致发热、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败血症、脑膜炎、心内膜炎等疾病。孕妇感染后,该菌可以通过胎盘导致胎儿宫内感染,引起流产、死胎等不良后果。
3.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可以适应不同温度、湿度环境,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生存3~4个月,多见于肉类、蛋类、乳及乳制品中。
沙门氏菌进入人体后,可在肠道内大量繁殖,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感染者在4~48小时内会出现腹泻、腹部绞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发生败血症、脑膜炎等疾病。
4.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在6℃~48℃的环境中生长繁殖。该致病菌多见于肉、蛋、奶、糕点、米饭等营养丰富,而且含水量较多的食物。
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肠毒素。肠毒素具有极高的耐热能力,一般的烹饪温度难以将其彻底消灭。若食用含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食物,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导致剧烈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相较于成年人,儿童对肠毒素的敏感性更高,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后更容易发病,病情也更严重。
正确使用冰箱
降低细菌滋生风险
冰箱并非食物的“保险箱”,不能将食物一放了之。合理设置冰箱温度、划分存储区域,严格限制食物在冰箱中的储藏周期,定期对冰箱进行清理消毒,可以有效抑制细菌滋生,保护您的饮食安全。
1.合理设置冰箱温度
冰箱冷藏室的温度应保持在4℃以下,冷冻室的温度则应低于-18℃。同时,应定期检查冰箱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是否正常。避免频繁开关冰箱门,防止冷气流失,影响冰箱内温度的稳定性。建议冰箱的使用率不超过其容量的70%,保持冰箱内冷气流通,有助于维持制冷效果。
2.生熟分开,分区储存
生食应与熟食分开,果蔬应与生肉类、海鲜等分开储存。可使用保鲜膜、密封盒或食品袋分别封装不同食物,避免交叉污染。如果水果、蔬菜的原有包装较脏,应更换干净的食品袋存放。
遵循熟食在上、生食在下的存放原则。把熟食放在冷藏区域的最顶层,半成品放在中间层,生食放在最底层。这样存放既能避免生食汁水滴落,污染熟食,也能防止生食与熟食之间串味。
一般情况下,越靠近冰箱门的区域温度越高,越靠里的温度越低。建议把容易受到细菌污染的食物,比如剩饭、剩菜等,放在冰箱靠里的位置。利用低温条件抑制细菌滋生。
3.定期清理消毒
(1)建议每周检查一次冰箱,及时丢弃过期或变质的食物,及时食用临期食物。
(2)冰箱内壁、置物隔板等内部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也容易附着、滋生细菌。建议每个季度对冰箱进行一次彻底清洁。注意清洁前关闭冰箱电源,清空冰箱中的所有食材。
将冰箱的置物隔板、抽屉等可拆卸的部件拆下来,用洗洁精和温水进行清洗,用清水冲洗干净,通风晾干。冰箱内壁可先用抹布蘸取洗洁精,将污渍擦除,然后用次氯酸消毒液擦拭消毒,最后用清水再擦拭一遍。可用同样的方法擦洗冰箱外侧。
冰箱门的密封条也容易藏污纳垢。可以用小刷子将里面的灰尘、食物残渣刷出,再用抹布擦拭干净。冰箱内壁如果有结霜、结冰情况,不应该使用铲子等工具暴力铲除。关闭电源后,将一小盆热水放入冰箱,等待冰、霜融化脱落即可。待冰箱内壁晾干后,将拆卸的部件和取出的食物重新放回冰箱。
储存在冰箱中的食物
应及时吃、加热吃
注意饮食卫生,也能降低食源性致病菌导致的食物中毒风险。冰箱中存放的已经切开的水果、剩饭剩菜,开封的饮料等,其中细菌滋生的速度很快,应在24小时内食用完毕。其他食物也应当及时食用,避免腐败变质。孕妇、幼儿等免疫力低下者,应避免食用经冰箱冷藏室储存的凉拌菜、切开的水果。使用高温加热的方式可以杀灭大部分致病菌。冰箱中的剩饭、剩菜要充分加热再食用。此外,还应注重厨房卫生,生熟厨具应分开使用,降低交叉污染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