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痰“大作战”
作者: 徐洋正常情况下,呼吸道会分泌少量黏液,以保持呼吸道湿润,吸附灰尘等微小颗粒。罹患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发生过敏反应,被刺激性气体刺激等因素,可增加呼吸道分泌的黏液量。黏液与呼吸道内的病原体等异物混合,便会形成痰液。痰液积聚、停留在呼吸道内,不仅会导致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还可能引起肺部感染。因此,患者要及时采取措施,促进痰液排出,维护呼吸道健康。
措施一:及时就医、
明确病因
咳痰症状可能是呼吸系统发出的健康警报。尤其是持续咳嗽合并痰中带血、呼吸困难、发热、胸痛等症状,提示您可能罹患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此外,部分心脏疾病、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也可能出现咳痰症状。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接受专业诊治。医师会结合具体症状,通过血常规检验、胸部X线检查等项目确定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
措施二:科学护理
除了及时接受治疗,患者还应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促进痰液排出。
1.多饮水、保持室内湿度
痰液比较黏稠,附着在呼吸道黏膜上很难咳出。多喝水有助于湿润呼吸道、稀释痰液,降低痰液黏性,使其更容易被咳出。如果室内空气干燥,可以使用空气加湿器,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60%。湿度适宜有助于保持呼吸道湿润,促进排痰。
2.多吃“化痰”食物
梨能润肺生津,白萝卜可理气化痰,蜂蜜能润肺止咳,枇杷能润肺化痰,柿子可清热润肺。适量食用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咳嗽痰多等症。不建议咳痰患者食用辛辣、油腻、寒凉、高糖食物。这些食物容易刺激呼吸道、促进痰液分泌、加重咳嗽症状。
措施三:掌握技巧促进
痰液排出
1.有效咳痰
掌握正确的咳嗽技巧能够帮助您省力、有效地排出痰液。取坐位,身体坐直,双脚平放在地面上。先用鼻子缓慢深吸气,尽量让肺部充满空气,屏气2~3秒,然后缓慢呼气,如此重复5~6次。最后一次深吸气后屏气2~3秒,然后身体前倾,收紧腹部肌肉,快速、用力地咳嗽2~3次。同时,可用双手轻轻按压上腹部,让气流帮助排出痰液。
您也可以尝试哈气排痰法。同样取坐位,用鼻子深吸气后,屏息1秒,然后张开嘴巴,快速哈气,同时发出“哈、哈、哈”的声音。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气道痉挛、松动痰液。
2.叩击排痰
家属轻轻叩击患者的背部和胸部,可促使痰液松动,更易被排出。叩击排痰时,患者可保持坐位或侧卧位,家属的手指并拢、弯曲,手背隆起,手掌中空呈杯状,从下往上、从外向内快速而轻柔地叩击患者的胸背部。叩击胸部时,应避开乳房、心脏部位;叩击背部时,应避开脊椎、肩胛骨部位。
叩击排痰应在饭前半小时或饭后2小时左右进行,以免引起呕吐。每日进行2~3次。力度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为宜,避免过度用力导致患者不适。叩击时应观察患者反应,如果患者存在呼吸困难等情况,应立即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