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防晒帮您健康享受阳光

作者: 李林丽

许多人误以为防晒是爱美人士的专利。事实上,过多接触紫外线不仅会让人晒黑、加速皮肤老化、导致色斑形成,更可能诱发皮肤癌、白内障等健康问题。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掌握一定的防晒技巧,正确使用防晒产品,以减少紫外线对健康的负面影响。

紫外线的“两宗罪”

阳光对于人类健康,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危害。和煦的阳光能影响地球温度、湿度、气候的变化,为人类提供适合的生存环境;能滋养动植物,为人类提供食物;在紫外线的帮助下,人体可以合成维生素D,保障骨骼健康和免疫功能。但是,人的皮肤、眼睛如果不经防护,长期、过度接受阳光照射,则会因紫外线伤害而发生病变。

1.损伤皮肤

长波紫外线能深入真皮层,加速皮肤老化,导致皮肤变得粗糙、松弛,引发色斑、皱纹。中波紫外线主要作用于表皮层,可导致皮肤发红、晒伤。紫外线照射还可能引起光敏性皮肤病。此外,研究发现,紫外线照射是皮肤癌重要的诱发因素。

2.损伤眼睛

紫外线对于视网膜的穿透能力很强。长时间接受阳光照射,可导致眼睛刺痛、流泪、视物模糊。经年累月接触紫外线,可引起晶状体变形引发白内障;还可能引起黄斑部缺血,导致黄斑部退行性变。此外,由于雪地、水面等对紫外线的反射率非常高,如果不佩戴护目镜,即便只在相关区域短时间停留,也可能引发视力损伤。

贴心防晒建议

1.合理规划外出时间

您可以根据一天中紫外线的强弱变化,合理规划出行时间。通常情况下,10∶00-15∶00的紫外线最强,应该尽量避免在这个时间段进行长时间户外活动。如必须外出,则应做好防晒措施。

2.做好“软防晒”——涂抹防晒霜

您可以根据SPF值和PA值两个指标选购、使用防晒霜。根据波长不同,紫外线可分为长波紫外线、中波紫外线和短波紫外线三类。短波紫外线波长短,绝大多数会被臭氧层吸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大。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可穿透大气层,对皮肤、眼睛造成损伤。

SPF值即防晒指数,指产品对中波紫外线的防护能力。SPF值越高,代表对中波紫外线的防护能力越强。PA值代表防晒产品对长波紫外线的防护能力,通常用“+”号表示。“+”号越多,代表防护能力越强。当然,防晒霜的SPF值和PA值也不是越高越好。数值越高,产品中添加的防晒剂浓度就越高,对皮肤造成的负担更重。

通常情况下,SPF20,PA++的产品可以满足日常通勤所需。如果要长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在紫外线强烈的时间段、地区进行户外活动,可选用数值更高的产品。应在出门前20分钟涂抹防晒霜。涂抹面部、颈部的话,每个部位需要使用1元硬币大小量的防晒霜。如果长时间停留室外,最好每隔2小时补涂一次防晒霜。

3.做好“硬防晒”——穿戴防晒产品

除了涂抹防晒霜,防晒衣、遮阳伞、防晒帽、防晒墨镜等产品都是有效的“硬防晒”利器,可以直接遮挡日光,为皮肤健康保驾护航。当然,选择这些遮阳产品也是有学问的。选购防晒衣、防晒伞等防晒工具时,您可以注意查看产品说明,选择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产品,比如防晒衣和防晒帽应符合《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的评定(GB/T18830-2009)》的标准。对于遮阳伞,应选择面料纺织密度高、内侧有深色涂层、携带轻便的产品。遮阳帽的帽檐应尽量宽一些,以保证防晒效果。对于墨镜,应选购镜片紫外线透过率、镜片防晒指数(E-SPF)合格的产品。

4.饮食防晒小技巧

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有助于改善紫外线引起的氧化损伤。柑橘类水果、草莓、蓝莓、猕猴桃、胡萝卜、西红柿、西蓝花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晒伤该怎么办?

如果皮肤长时间接受强烈的日光照射,很容易发生晒伤。轻者出现红肿、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水疱、皮肤脱屑,甚至是发热等全身症状。及时做好晒后护理有助于降低表皮温度,缓解症状。

1.冷敷

局部皮肤出现灼热、红肿等症状的晒伤者,应立即远离日光照射,前往阴凉处,并为患处皮肤进行冷敷。冷敷方法:将干净的毛巾用冷水打湿后敷在晒伤区域,持续敷20分钟左右,直至皮肤表面温度有所降低,疼痛和红肿情况有所缓解。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用冰袋直接敷于患处,避免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

2.补水保湿

暴晒后,高温会带走皮肤中的水分,使皮肤严重缺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建议晒伤后多喝水,以白开水为主。可使用含有芦荟成分的凝胶或者保湿霜,为皮肤舒缓保湿。不可在患处涂抹牙膏、风油精、精油等产品,以免刺激皮肤,引起过敏反应。

3.严重晒伤患者要及时就医

有以下情况的严重晒伤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治疗:晒伤的面积比较大,症状较重,如出现水疱、脱皮、红肿、疼痛症状;晒伤且伴有明显的中暑症状,如发烧、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晒伤部位经自行处理后出现继发感染症状。

重视防晒≠不接触阳光

虽然防晒对皮肤健康很重要,但注重防晒不等于完全不接触阳光。现在有些人过度防晒,不论是什么季节和天气,外出时都“全副武装”——戴帽子、打遮阳伞、穿长袖衣服。但这样做导致皮肤没有机会直接接触紫外线,健康隐患很大。长期日晒不足会影响机体对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影响骨骼健康。同时,长期与阳光“隔离”,还会影响人的情绪和睡眠质量。

所以,我们不能完全“躲避”阳光,而是要在享受阳光带来的健康益处的前提下,适当防晒。您可以根据外出时间、紫外线强烈程度等合理选择防晒措施。比如,如果您是上班族,只在每天早晚通勤时接受日晒,可以在面部、颈部涂抹防晒霜,将手部、胳膊、腿部适度暴露在阳光下,以维持健康的维生素D水平。在皮肤接触日晒不足的冬季、雨季,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D。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