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为啥既要验血常规又得查C反应蛋白

作者: 郑春梅

因为发烧、咳嗽去医院就诊时,医师通常建议患者检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部分患者不理解:为什么要做两个检查?难道血常规检查不足以诊断病情吗?今天我们就讲一讲,为什么对于感冒患者来说,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查是“黄金搭档”,这两项检查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医师鉴别疾病类型,准确应用药物。

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分别查什么?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主要反映受检者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等各项指标的水平,其优势在于快速、经济,反映的信息较为全面,对于鉴别感染性疾病有一定的价值。例如,如果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果淋巴细胞升高,可能是病毒感染。此外,红细胞计数变化还可用于贫血分型以及缺铁性贫血的检测;血小板计数在评估出血倾向以及血栓疾病风险等方面意义重大。

2.C反应蛋白检查

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反应体内炎症的关键指标之一。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中的C反应蛋白<5毫克/升,其含量极低。人体组织发生损伤或者急性感染6~8小时后,C反应蛋白含量会急剧增加,并在疾病发生的24~48小时达到高峰,其水平甚至可能超过100毫克/升。

细菌感染可引起 C反应蛋白水平的显著升高,而发生病毒感染时,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一般不会明显升高。如果检查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数量异常增多,表明患者很可能存在细菌感染。因此,C反应蛋白检查常被运用于辅助鉴别感染类型,评估机体炎症反应的严重程度,监控治疗效果。

此外,对于部分非感染性疾病患者,医师也能通过患者的C反应蛋白检验结果评估其病情。例如:恶性肿瘤活动期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会升高。对于这类患者进行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帮助医师评估患者的病情进展。急性胰腺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会随着病情发展而出现相应变化,医师可以根据这一指标辅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为什么测了血常规还要查C反应蛋白?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不同病原体引起的感冒,症状具有相似性,但治疗方案存在较大差异。也就是说,它们“看起来一样”,但用药不同。不正确用药不仅无法促进康复,还有可能延长病程,进一步伤害机体。医师看病不可以仅依靠临床经验。患者必须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化验,得到准确、规范的生理数据,帮助医师正确区分病因。

1.单纯进行血常规检查的准确性有限

血常规检查虽然具有经济、快速的优势,基本上是门诊、急诊患者的必查项目,但是也存在一定不足。血常规检查结果会因受检者的年龄、生理状况、治疗药物等诸多因素受到影响。而且,血常规不能及时反映疾病的动态变化。单独进行血常规检查可能会掩盖病情,影响病情的诊断。

比如,患者在病毒感染的初期,可能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指标没有发生明显变化。此时,医师单纯根据验血结果,无法及时发现患病信号。此外,部分药物如糖皮质激素会导致白细胞计数增加。

2.C反应蛋白检测具有血常规无法替代的优势

(1)检测结果不受干扰

与血常规不同,C反应蛋白的水平比较稳定,一般不会受到血压、心率等因素的干扰。同时,患者使用抗炎药物、接受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也不会影响机体的C反应蛋白水平。

(2)及时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治疗效果

C反应蛋白对炎症反应很敏感。发生细菌感染时,患者C反应蛋白的含量会明显、快速上升。同时,C反应蛋白含量的升高程度与感染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也就是说,细菌感染越严重,C反应蛋白的水平越高。

比如,某患者因细菌性支气管炎住院治疗,如果C反应蛋白水平一直居高不下,说明当前治疗方案无效,医师可以根据这一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用药;如果C反应蛋白水平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当前治疗方案有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如果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回落到正常范围,则可以终止抗菌药物的使用。

可见,不同于血常规检查结果可能具有滞后性,C反应蛋白检验可以及时反映受检者是否发生了细菌感染以及抗菌治疗的效果如何,为医师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更准确

诊断感冒等疾病时,医师要通过多项检查获取疾病信息,然后结合专业知识与临床经验作出准确判断。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验能够优势互补,提高感染性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比如,有些患者在细菌感染前期,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有明显升高,但有些患者的这两项指标没有明显变化。相比之下,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初期就会有明显升高。因此,血常规配合C反应蛋白检测,可以充分发挥C反应蛋白敏感性更高的优势,让医师能尽早发现病情、及时监控病情,避免延误治疗。

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的

常见结果解读

进行血常规与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可能出现以下结果:

结果1.白细胞计数正常,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细菌感染早期或者非感染性疾病;

结果2.白细胞计数升高,并且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细菌感染;

结果3.白细胞计数升高,并且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C反应蛋白水平正常或者略有升高,可能是病毒感染;

结果4.白细胞计数升高,并且以单核细胞升高为主,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升高,可能是细菌感染或恢复期。

具体诊断结果应由医师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各具优势、可以互补,能够为医师提供重要的依据,进行更加准确的诊断。相信下次您因感冒而就诊,医师开具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查时,您就不会有疑虑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