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运动赛场隐秘角落里的兴奋剂
作者: 赵飞对于所有运动员来说,兴奋剂是一条绝对不可触碰的“红线”。无论打破过多少项记录、获得过多少枚奖牌,只要查出兴奋剂问题,就意味着其运动生涯的终结。那么,部分运动员为什么会冒险使用兴奋剂?除了使运动员面临严厉的处罚,使用兴奋剂还会造成哪些危害呢?
兴奋剂帮运动员“作弊”的途径
体育运动中所禁止使用的兴奋剂,是指能够提升运动员体能、增强运动表现的禁用物质。兴奋剂并非单指具有兴奋作用的药物,而是对所有禁用药物的统称,包括但不限于刺激剂、麻醉剂、合成类固醇等。
1.神经刺激作用
安非他命、可卡因等神经刺激类兴奋剂能够促进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大量释放,进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加强运动员的肌肉耐力、肌肉收缩力、注意力和反应速度等。对于短跑、长跑、游泳、自行车赛等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考验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对耐力有较高要求的体育运动,运动员服用这类兴奋剂可以显著提高运动成绩。
2.代谢调节作用
代谢调节类兴奋剂能加快人体内糖原和脂肪的分解,通过为肌肉提供更多能量,使运动员获得更好的成绩。此外,布美他尼、托拉塞米、氨苯蝶啶等利尿剂,虽然不能直接提高人体兴奋性,但是可以加速兴奋剂的代谢,让兴奋剂的有效成分更快地随着尿液排出,具有掩盖药检结果的作用,能帮助运动员“蒙混过关”。
利尿剂还可以让运动员快速减轻体重。在摔跤、拳击、举重等以体重进行分级的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可以通过服用利尿剂减轻体重,让自己达到比赛要求,获得优于同级别选手的比赛成绩。因此,利尿剂也属于兴奋剂。
3.麻醉镇痛作用
吗啡、芬太尼等麻醉镇痛类兴奋剂可以减轻伤痛对运动员表现的负面影响。对于拳击、篮球、橄榄球等高强度、激烈对抗类运动项目,可视这类药物为兴奋剂。
4.生长促进作用
有些兴奋剂可以促进人体某些细胞、组织的生长,从而让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更好的表现。比如,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可以增加运动员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增加血液氧气携带能力,增强运动耐力。在马拉松、铁人三项等对耐力有较高要求的运动中,部分运动员会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蛋白同化制剂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有助于促进肌肉组织的增生,增加肌肉力量。部分想走捷径的健美运动员会使用这类药物。
5.镇静作用
β受体阻滞剂有镇静效果,能够减缓心率、降低血压,可以帮助运动员在赛场上控制紧张、焦虑的情绪。在射击、射箭、台球等需要稳定心态的项目中,这类药物可以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亦被视为兴奋剂。
得不偿失!
兴奋剂的多重危害
兴奋剂虽然能够让运动员在运动赛场上超常发挥,获得更好的成绩,但这只是假象。严格的兴奋剂检查会让铤而走险者身败名裂。同时,兴奋剂也会给运动员带来生理上的损害和心理上的问题。
1.身体损害
兴奋剂会对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肝脏、肾脏以及生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比如,滥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会让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的形成,从而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过量使用蛋白同化制剂可能造成肝脏损伤,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甚至增加癌症风险。使用神经刺激类兴奋剂,短期内可能导致心律不齐、入睡困难,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呼吸麻痹、心力衰竭。
此外,部分运动员使用兴奋剂后,可能出现寒战、恶心、血压骤升、心动过速、瞳孔扩大等中毒症状。少数运动员长期、大剂量使用违禁药物,加上比赛时剧烈运动,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在1960年的罗马奥运会自行车比赛中,一名选手在赛前服用大量苯丙胺,晕倒在地后经抢救无效,当场死亡。
2.精神状态异常
过量服用神经刺激类兴奋剂后,运动员会出现易怒、暴躁、焦虑、抑郁、喜怒无常等情绪变化,甚至出现幻听、幻视、妄想等症状。部分用药者会出现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下降、过度警觉、攻击性变强等情况。
3.药物成瘾
吗啡、可卡因等兴奋剂具有成瘾性,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会产生戒断反应,人很难靠自己的意志力彻底戒除。最终,这类运动员会越陷越深——成为“瘾君子”。
4.心理依赖
部分运动员依靠兴奋剂取得理想成绩后,可能沉溺于使用不道德手段营造出的假象,放弃正当竞争,不断降低自己真实的竞技水平。
一些赛场上的“兴奋剂”
在医师指导下正确应用
可以“治病”
兴奋剂涉及的范围很广,这些在赛场上坚决不允许使用的药物、成分,如果经过医师鉴别,对症使用,却可以为广大患者治疗疾病、缓解病痛。
1.正规药物中的“兴奋剂”
麻黄碱能间接刺激肾上腺素受体,产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因此被列入兴奋剂范畴。部分复方感冒药中含有麻黄碱。这种成分具有选择性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的作用,能缓解感冒时的鼻塞症状。运动员违规使用利尿剂可以掩盖使用其他违禁药物,让人快速减轻体重。不过,常见的降压药物,比如布美他尼、托拉塞米、氨苯蝶啶等,也是利尿剂。高血压患者可遵医嘱使用这类药物。糖尿病患者常用的胰岛素就属于代谢调节类兴奋剂,只要按照规定剂量用药,不会伤害身体健康。
严格限制运动员使用兴奋剂,是为了维护比赛的公平、公正。对于普通人来说,出于治疗用途,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含有某些兴奋剂成分的药物,并遵医嘱使用,不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不良影响。
2.严格限量,含有“兴奋剂”的食物可以食用
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条例国际标准禁用清单》,咖啡因在运动赛场中属于被监控的“成分”。但在生活中,茶、咖啡等含有少许咖啡因的饮品,并不会影响人体健康,也不会提高人的运动表现。当然,如果您对咖啡因比较敏感,摄入后有心悸等不良感受,建议您适量饮用浓茶、咖啡、含有咖啡因的奶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