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时节 倡文明 护健康

作者: 罗烨艳

风吹海棠,云绕群山。四月的桐花,绚丽烂漫至极,却又盈虚有数,道尽了春夏递嬗、浮生若梦。在此提醒读者朋友们:清明时节文明祭扫,按时为适龄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外出游玩预防动物咬伤。

文明祭扫寄哀思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风吹梨花时,恰逢清明至。忆念如风,自永诀,未平息。清明是提醒春耕、春种的节气,也是缅怀先人、寄托哀思的日子,在此倡导文明祭扫。

保护环境,绿色祭扫。清明时节,气温回暖,焚烧香烛、纸钱,燃放烟花、爆竹等祭扫方式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旦导致火灾,会严重威胁人民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给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影响,不但害人害己,还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保护环境,防火护林,人人有责。倡导用鲜花代替纸钱,用植树代替焚香。祭扫活动不拘于形式而重于心,厚祭不如厚养,提倡尊老、爱老、孝老、敬老。

错峰出行,平安祭扫。清明假期,出游、祭扫人流增加。出行前建议提前了解当地相关清明祭扫的规定与要求,合理安排祭扫时间,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或错峰祭扫。若自驾出行,应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保持平和的驾驶心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

接种疫苗护健康

2025 年4 月25 日是第39 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总则第六条,我国实行免疫规划制度。居住在中国境内的居民,依法享有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权利,履行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的义务。政府免费向居民提供免疫规划疫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保障适龄儿童接种免疫规划疫苗。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适龄儿童按时接种免疫规划疫苗。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针对多种严重疾病进行科学接种,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的接种进度,确保孩子准确、按时接种每一针疫苗。

接种前一天,可以给孩子洗个澡。接种当天,建议为孩子换上宽松的衣服,便于挽起袖子接种或穿脱。

到达接种门诊后,主动向医生提供孩子近期的健康状况、过敏史、疾病史、既往接种疫苗的反应情况及近期用药情况,并听从医嘱。

接种后,家长需留意孩子的身体情况,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及时与接种门诊联系。

接触动物防咬伤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牵起宠物的小爪子,漫步于煦日和风中,每一步都是生活中的“小确幸”。但是,接触动物也需注意防咬伤。

春暖花开,猫、狗等动物陆续进入发情期和换毛期。与平时相比,这个季节可能更容易狂躁、攻击人,因此不要随意逗弄陌生动物,尤其是孕期、哺乳期的动物。对流浪小动物应保持安全距离,做好防护,莫让“爱”成为“害”。

猫、狗等动物饲养者,应科学管理宠物,及时给宠物接种疫苗。为了宠物与他人的安全,外出遛狗时,建议使用束犬链、嘴套,避免走失、伤人、打斗等意外发生。

除了猫、狗,在外出游玩时,也要注意蜱虫、蜘蛛、蜈蚣等叮咬。若在游玩后发现身上出现可疑伤口,建议及时就医。

编辑/胡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