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免疫力差怎么办

作者: 胡晓燕

孩子免疫力差怎么办0

“这小孩免疫力低,抵抗力差,动不动就生病,上学期甲型流感、支原体感染、诺如病毒感染都轮了个遍,真让人心疼……”看着刚上一年级的小外甥,刘阿姨很是担忧。

的确,如果孩子免疫力低下,就很容易患各种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而频繁地生病,除了会加重机体的消耗,导致体质虚弱、身体及智力发育不良、营养不良之外,也会影响学业,严重时还可能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那么,什么是免疫力?该怎么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呢?

什么是免疫力

在我们生存的环境中,存在大量外源性刺激物,主要包括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多细胞寄生虫)、蛋白质、化学物质,甚至药物等。当人体受到这些外来物质入侵时,就会通过抗体、细胞因子等免疫活性物质和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引发免疫应答反应,有效地将抗原清除到体外,从而确保机体稳定。执行这些免疫功能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共同构成了免疫系统,它主要有三大功能:抵御入侵、维持机体稳定、监视和清除细胞突变。人们往往把免疫系统抵抗疾病的能力叫做“免疫力”。

免疫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与生俱来的,叫天然免疫,也称固有免疫,是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包括皮肤、黏膜、分泌物和吞噬细胞等。另一种是后天生成的,叫获得性免疫,也称适应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与病原微生物接触过程中,对特定病原微生物产生识别和清除的防御能力,主要是由淋巴细胞及其产物组成的,包括我们熟知的抗体。

免疫力就是抵抗力吗

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如淋巴结、脾脏、胸腺、骨髓等)、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溶酶菌、免疫球蛋白等)组成,共同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一方面,当身体受到外界(如病毒、细菌等)侵扰时,由免疫系统组成的“保护屏障”会及时出手,识别、消灭、处理它们,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当体内出现各种各样的“坏分子”,如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细胞等,免疫系统可以通过免疫监视功能识别并清除这些有害的细胞。

我们通常所说的抵抗力,大多指的是抵抗某些病原体入侵以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从而避免导致疾病(如感冒、腹泻等)的能力,是指免疫防御的功能。所以,抵抗力是免疫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

如何提高儿童的免疫力

●合理膳食

饮食是孩子免疫力的基石。充足的营养有助于支持身体和大脑发育。家长应确保孩子的膳食结构合理,包含足够的优质蛋白、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具体来说,可以让孩子多吃鱼、虾、蛋、奶等优质蛋白食物。这些食物不仅有助于生长发育,还能增强免疫力。同时,多吃蘑菇、香菇等菌类食物,以及菠菜、芹菜、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蔬菜,可有效提升孩子的免疫力。

●充足睡眠

良好的睡眠是孩子免疫力的重要保障。不同年龄的孩子每天所需的睡眠时间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小学生需要10 小时的睡眠时间,初中生需要9 小时,高中生则需要8 小时。家长应督促孩子按时睡觉,并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积极运动

鼓励家长带领孩子进行运动,但这不等同于一味地给孩子报训练班,而是需要将运动与娱乐结合在一起。家长可以选择带孩子跑步、游泳,周末一起去爬山,去公园放风筝,组织小朋友一起去打球、踢球等。将运动融入生活中,能让家长和孩子更加轻松,有利于增强抵抗力。

●接种疫苗

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家长应按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及时带孩子完成各类疫苗的接种工作。通过接种疫苗,可以让孩子体内产生针对特定病原体的抗体,从而在遇到这些病原体时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有效抵御疾病的侵袭。

●舒缓压力

孩子可能会因为环境改变、学习压力等原因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孩子的免疫力,使他们更容易生病。因此,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关爱和支持。建议与孩子多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鼓励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结交新朋友;还可以与孩子一起进行户外活动或培养兴趣爱好,帮助孩子释放压力、放松心情。

●清洁卫生

家长应教育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与接触公共物品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彻底清洁双手。此外,避免用手触摸眼睛、口、鼻等易感部位,减少病菌的传播风险。同时,家长还应关注孩子的衣物清洁,定期更换并清洗衣物,保持室内通风与干燥,减少病菌滋生。

编辑/罗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