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硬”不是小事情

作者: 祁骥

“脖子僵硬不是小事,小征兆不注意,容易发展成大毛病。脖子僵硬、指尖酸麻、肩颈酸痛、身体局部肢体麻木等小信号,往往容易被人们忽略。在电子设备迅猛发展的今天,颈椎关节强硬患者数量显著增加,或者说颈椎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骨科专家钱宇教授介绍,随着现代人工作、学习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长期伏案或保持电子产品不良阅读姿势的人越来越多,颈椎疾病年轻化趋势正在加剧。数据显示,过去10 余年,男性和女性颈椎病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下降了约5.9 岁和6.9 岁。

“我还这么年轻,如果以后都要坐轮椅,这后半辈子可怎么办?”洪女士在就诊时险些情绪崩溃。

由于工作的原因,她平均每天需要低头近12 个小时。前阵子,她突然感到腰部一阵酸麻,用力掐下去,竟然毫无痛感。起初,她并没有在意,然而这种麻木感逐步传递到腿部。“有时候忙起来,动都不能动,开始是腰部麻木,没注意,紧接着整条腿也麻了,用手掐,拿针刺,甚至用热水烫都没感觉!本来还想扛一扛,结果一个星期之后连走路都不稳了,这才想到来医院。”洪女士说道。

根据洪女士的症状表现,钱宇教授初步判断为颈椎压迫导致脊髓型损伤。经过进一步拍片检查,报告提示:颈椎第3 节至第6 节均存在压迫,其中第3、4 节中央有明显突出,压迫脊髓最明显。

从影像检查报告中可以看出,洪女士当前亟须手术,如果再不干预,很可能导致瘫痪。目前,颈椎微创手术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将压迫脊髓的部分剔除,就能恢复下半身的知觉。

洪女士被收治入院后,钱宇教授和方斌主任医师团队迅速组织了相关手术。术后3 天,洪女士就可以下地行走了,而且下肢麻木感明显减弱。

医生介绍,在临床上,颈椎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脊髓型,第二类是神经根型。颈椎部神经组织密布,脊髓就像是一条线路密集的电线桩。脊髓型颈椎病可以理解为压迫处为电流干道,神经根型颈椎病则可以理解为支流受到压迫阻断。像洪女士这样长期低头而导致颈椎变形,压迫脊髓的颈椎病,其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任何保守治疗方式都只能延缓损伤速度,无法彻底修复。只有通过手术将压迫解除,才能有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需要注意的是,发现症状越早,手术效果越好。

因此,一定不能忽略颈椎病加重前身体出现的多种信号:如肩颈僵硬,上肢酸麻、疼痛、没力气,拿不住筷子,解不开扣子;身体感觉减退,有时候被烫伤也不自知;头晕、失眠,上肢、胸椎、腰椎、骨盆、下肢麻木酸痛,四肢不听使唤,有脚踩棉花的感觉;走路发飘,行走无力等。一旦出现以上这些颈椎病加重的信号,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编辑/罗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