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谨防川崎病 莫让宝宝“伤心”
作者: 刘咪娜 穆凯宁如果宝宝出现高热数日不退、双眼球结膜充血、嘴唇干裂、全身皮疹等,爸爸妈妈们千万不要大意,一定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谨防川崎病的发生。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急性发热、皮肤损害和淋巴结肿大为特点的全身血管炎症,多见于5 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为15%~20%,高发于春夏季,未经治疗会损伤患儿的心血管,甚至可能引起严重的后天性心脏病。
目前研究认为,感染因素、环境因素、免疫学因素、遗传因素等,都可能引发川崎病。
出现以下症状 当心川崎病
数日高热不退是川崎病最常见的症状,体温波动在39℃~40℃,可持续1~2 周,甚至更长时间。
在发热或发热后期,患儿还会出现向心性、多形性皮疹,无疱疹及结痂,多见于躯干和四肢的近侧端,最常见的是斑丘疹、猩红热样皮疹,或者单独出现的卡疤红肿(原指接种卡介苗处出现的急性炎症,是川崎病的一项相对特异的早期表现)。皮疹一般持续4~5 天后消退;手和脚的皮肤呈广泛性硬性水肿,手掌和脚底在前期出现潮红,恢复期出现手指和脚趾膜状脱皮,甚至脱落;肛门周围皮肤发红、脱皮。
黏膜充血。患儿可能会在起病后3~4 天出现双眼球结膜充血,但是没有脓性分泌物或流泪,退烧后充血逐渐消散;口唇潮红、皱裂或出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舌乳头明显突起、充血,其形似草莓,俗称“草莓舌”。
颈部单侧或双侧淋巴结肿大,质硬,触摸时有痛感,热退后消散。
患儿可能会在病后1~6 周出现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在发病的第2~4 周常会并发冠状动脉瘤、心肌梗死和巨大冠状动脉瘤破裂,可导致心源性休克甚至猝死。
总之,川崎病是累及多系统、多脏器的血管炎症性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疾病。目前,随着川崎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儿童获得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因此,若孩子出现上述表现中的任意一项,务必带孩子及时就诊,以保护孩子的心脏免受损害。
川崎病要对症治疗
确诊川崎病后,应尽早开始治疗。比如,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以控制全身血管炎症,减少冠脉损伤,防止冠状动脉瘤形成以及血栓性阻塞。
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无效或存在耐药风险的患儿,医生会考虑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根据患儿的病情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补液、保护肝脏、控制心力衰竭、纠正心律失常等。
做好护理 定期复查
●控制体温,保证舒适
急性期川崎病患儿需要绝对卧床休息。家长应准备体温计,并掌握体温监测技能,每隔4 小时为孩子测一次体温,必要时可每1~2小时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度及伴随症状。一般当患儿体温低于38.5℃时,可以采用温水擦拭、退热贴等方式进行降温;对于退热不明显、体温超过38.5℃者(有高热惊厥史的孩子,体温在38.0℃左右时就应该干预),谨遵医嘱,根据患儿体重服用适量退热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混悬液等,并鼓励孩子多饮水。小于2 个月的孩子,不建议使用任何解热镇痛药,但可以通过减少衣物、降低环境温度、温水外敷额头、温水浴、退热贴等方法帮助降温,保证孩子舒适。
●营养丰富,促进食欲
患儿在发病期间食欲下降,家长应准备丰富多样、富含营养的食物,以高维生素、高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食用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
●谨慎用药,以防不良反应
遵医嘱用药并注意观察应用阿司匹林有否出血倾向;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时,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如出现荨麻疹、胸闷、呼吸急促、口唇及眼睑水肿等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保持皮肤黏膜清洁,避免感染
家长应每日为孩子清洗患处皮肤,剪短指甲,以免抓伤和擦伤;保证衣被质地柔软而清洁,每次便后清洗臀部;对半脱的痂皮,用干净剪刀剪除,切忌强行撕脱,防止出血和继发感染;每日晨起、睡前、餐后漱口,如果口唇干裂,可涂护唇油;禁食生、辛、硬的食物,必要时应遵医嘱给予药物涂抹口腔创面。
●监测病情变化,保证患儿安全
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如面色、精神状态、心率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进行心电监测。
●心理护理,减轻焦虑
家长可以通过咨询医务人员或者网络学习有关川崎病的知识,了解孩子病情,减轻自身焦虑;也可以给患儿安排一些床上娱乐活动,比如拼图、搭积木、趣味纸牌、画画等;合理安排活动与休息,多给予孩子精神安慰,减少孩子的恐惧心理。
●出院后按时服药,定期复查。
孩子出院后,家长应按时让孩子服药,不能随意停药,并观察孩子病情变化,定期带孩子复查。对于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孩子,家长可在出院后1 个月、3 个月、6 个月及1年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于有冠状动脉损害的孩子,则应按照医生嘱托,定时前往医院复查。
综上所述,川崎病是一种危险的儿童高发性疾病,与普通的感冒发热极为相似,常常潜伏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之中,一旦被忽视或误诊,可能面临生命危险,甚至需要终生服用药物。因此爸爸妈妈们要时刻关心孩子,一旦出现持续发热5 天以上,且使用抗生素无效时,必须及时就医,谨防川崎病,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编辑/朱秋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