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猫

作者: 铜豌豆

我对猫的第一印象实在不怎么好。

10多年前的一个晚上,回家路上,我并不知道一只大白猫潜伏在小区门口的树上。我从树下经过时,它突然跳下来,树枝“哗啦”一声划破寂静的夜,我的魂差点儿被吓飞。它跳下后就定定地蹲坐在我面前的路上,与我四目相对,仿佛在要“买路钱”。冷静片刻,我绕开它进了院子。惹不起还躲不起吗?经此狭路相逢,我得承认,我怕猫。

我记得真正近距离接触猫的时刻。有一次,家人从朋友那里借来一只猫养,随即又弄来一整套养猫的装备。这下热闹了,沙发上、茶几上、柜子上、窗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猫会出现在哪里,孩子也整天逗猫玩,拿个猫玩具“假尾巴”引猫去扑,跟猫说说叨叨,间或咯咯咯地笑。有时正在吃饭,猫突然出现在餐桌上,毛茸茸一个活物赫然站在几盘菜旁,刚在卫生间地板上跑过的爪子,稳稳立在餐桌上,还时不时逡巡。我几乎要吃不下饭了,大声呵斥它下去,有时管用,有时不管用,因为我不愿用手去碰它。当呵斥不管用的时候,我会拿本书或者别的物件赶它,但我心里明白,大声呵斥的表象是厌恶,实质是惧怕。孩子会从容不迫地从餐桌上一把将猫搂到怀里,再扔到地上,那猫便自顾自地跑开。这也让我感到诧异,他何以不怕猫?最让人忍受不了的是,夜里猫会跑到床上。为此,我睡觉时要关上卧室门,但孩子和它玩得不亦乐乎,有时也一起睡。我嫌它脏,偶尔会说孩子一句,让他不要搂着猫睡,但孩子说,反正它没出过门,也定期洗澡。

后来按照约定,要把猫送还给朋友,我终于长出一口气。送还猫那天我出差了,回来后看到孩子在客厅门背后贴了一张便笺,上面写着:某月某日必须将猫接回,立刻马上!便签上是满满的期待,以及与猫分离时的不情愿,但现实是那只猫再也没有回来。

近几年,养猫的人似乎越来越多,宠物店不必说,还有专门的撸猫馆,进进出出的人很多,但对我而言毫无吸引力。忘记是哪一天,家人不经意说了一句:“啥时候弄一只猫来养养。”真似平地惊雷。我无法想象重过一遍有猫的日子,想着到时候得想办法阻止一下。

与猫0

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我和同事加完班回单位宿舍,进了单元门,声控灯亮起后,一只小个头儿的棕色狸花猫正站在楼梯上瑟瑟发抖。站定与之对视,它倒也不躲。目测这只猫几个月大,大约是瘦的原因,长相显得清俊,睁着圆圆的眼睛望着我们。我们往楼上走,它便跟了上来,不停地叫唤。初步判断有两个原因:它是流浪猫,且饿了。同事养过猫,宿舍里还有剩余的猫粮,要拿来给它吃。因为我与同事住对门,各自掏钥匙准备开门时,我问同事:“你要把它弄到家里喂吗?”他说:“就放在楼道里吧。这猫没有经过检查,有没有病菌不好说。”开门的瞬间,他又不经意地补了一句:“这么冷的天,猫得待在楼道里,出去会被冻死。”

就是这么云淡风轻的一句,真正击中了我。起心动念的那一刻,恻隐之心实实在在战胜了嫌弃与惧怕。我进了宿舍后四下翻找,腾出一个快递纸箱,又一狠心把沙发上的靠垫、腰枕全部拿下来,迅速出门在靠近暖气管道的地方给它搭了一个简易的窝。同事的猫粮和水也到位了,这只猫就正式在楼道里安了家。第二天一早,我一出门就看到它站在楼道里,尾巴翘得高高的。见了我,它三两步跑到我脚边,先是蹭我的裤脚,又在地上打滚,总之很亲热。我下楼,它也跟着下楼,直到单元门口才停步。外面很冷,猫是知道的。

就这样,接下来的日子,我每天上班猫送、下班猫迎,我那点儿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有时跟它说两句话,有时站在那里看它打一会儿滚,有时见它打盹儿也不打扰。这让人联想到公园里静坐的老人,他们观察周围人群的熙来攘往,大约也自有兴味。猫胃口很好,同事投喂的都是他家的猫不愿吃的,猫粮也给得及时,每周还要给它开一盒罐头打牙祭。这样的日子大约持续了一个月,猫渐渐壮实了起来。

“蜜月期”一过,问题就来了。

一个周六的下午,我正在大扫除,同事敲我的门,我开门后与他站在楼道里说话,没注意到猫悄悄溜进了我的屋子,过了一会儿蹿出来时才发现。我的第一反应是,坏了。赶紧回屋,可已经来不及了,干果撒落一地,沙发上的衣服被拖到地上……最令人愤怒的是,它竟然在我刚换的干净的床单被套上拉屎。我转头出门,看见它站在窝边望着我,一脸无所谓又有点儿无辜。这个时候,我是能打它还是能骂它呢?这世上的事想来也奇怪,在它面前,我也算个庞然大物,但面对它的过错、它的“挑衅”,竟然束手无策。我只好灰溜溜回屋打扫“战场”,刚收拾干净的屋子,又花了两个小时清理。我长了记性,每天开门时先开一条缝,观察一下猫的位置,确定它不会进来,这才出门。

好了伤疤忘了疼。不久后的一个中午,猫的领地遭到“入侵”,院子里一只黑灰色大个头儿的流浪猫在楼道里跟它打了起来,用来搭窝的靠垫、腰枕里的棉花被扯得到处都是,猫窝旁的猫粮碗被掀了,猫粮撒了一地,附近地面上还有点点血迹,显然是它被揍了。见此情状,我大喝一声,那只流浪猫迅速溜走,它站在那里不哭不闹,但浑身发抖,走起路来还有点儿瘸。我赶紧给宠物店打了电话,按指导给它擦了血,抹了点儿药,又重新帮它把窝搭好,待过几天它走路恢复正常了,才算放心。前不久它在我床上拉屎的事情,早被我抛到九霄云外了。

春节假期后,我再回单位宿舍,发现猫不见了,连续多日毫无踪影,但是猫粮每天还在消耗。问了懂行的人,说大概是天暖和了,猫也发情了,在外面有了新家。这次,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完全相信“专家”,找也找不见,等也等不来,只有“专家”的话勉强撑得起那点儿小小的念想,或者,也可以算是祝福。曾经那样嫌弃与惧怕,跟它生活过一段日子,相遇分离、喜怒交织,与猫的时光,竟成猫予的人间事。而我能做的,也只有按时按点续上食物、添上水。至于猫窝,就留在那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