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大钊纪念馆标识牌形象创新设计
作者: 王春雨
文章探析李大钊纪念馆标识牌设计现状,对李大钊标识牌形象设计进行创新研究。从梳理李大钊生平历史以及李大钊纪念馆布馆艺术特征入手,筛选李大钊先生人物形象特征及勇于担当的精神文化元素,经过色彩重组、图形简化重构、形象Q版化等艺术手法,在增加李大钊纪念馆IP形象、年轻化展馆内外标识牌设计等方面进行景区标识牌形象创新设计。李大钊纪念馆标识牌形象创新设计,不仅能拓宽红色文化活化传承面积,更有利于推动全民红色文化学习和教育,从而带动唐山乐亭文旅产业发展。
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保护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但红色旅游景区火爆的同时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标识牌导引不清晰严重影响游客体验感。李大钊纪念馆是宣传李大钊精神的重要载体和阵地,笔者实地考察后发现唐山乐亭李大钊纪念馆的标识牌设计存在缺少内涵与创新、与当今快时代更精彩更有趣的文化需求特征贴合度低等问题。文章运用卡通造型理论、色彩心理学等相关理论,采用元素提取、形象Q版化等艺术手法对李大钊纪念馆标识牌形象进行创新设计。
李大钊纪念馆概述
展馆概况。李大钊纪念馆色调设计简约大气,由黑、白、灰三大色系组成。展馆陈列李大钊相关事迹,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科学辩证思维以及开放学习态度,对新时代青年成长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意义。
官方客流量数据。根据近两年李大钊纪念馆客流量数据可知,纪念馆整体参观热度较高,游客群体涉及唐山市本地一千余所企事业单位、学校以及团体组织,其中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唐山退役军人培训中心、河北师范大学多次前往李大钊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
为进一步了解李大钊纪念馆的参观情况,设计了关于李大钊纪念馆客流量和参观群体的调研问卷,并通过线上查找和与展馆相关工作人员咨询等途径开展调研。调查结果:客流量主要集中于五一和七一假期,周末相对于工作日较高;参观群体中上班族56%、青少年30%、大学生24%、中老年17%;主题以爱国教育学习和公务学习为主;问题集中出现于展馆卫生间位置和其他展馆位置方面。
调查问卷情况。线上发放调查问卷的主要目标群体为广大游客以及周围居住人员;使用微信小程序进行发放,主要从游客到达景区方式、游客对景区标识牌颜色的偏好等方面入手进行调查。调查问卷:https://www.wjx.cn/vm/rUtrH2r.aspx。
现实调查问卷发放量为百余份,收回量75份,据统计发现,如下几个问题与标识牌形象设计有关:第一,秦滨高速乐亭县高速出口缺乏有关李大钊红色文化和李大钊纪念馆的宣传标识牌和海报,红色文化宣传推广不足;第二,李大钊纪念馆附近的图书馆、学校对李大钊红色文化的宣传较为单一,标识牌与李大钊红色历史文化艺术宣传体现较少;第三,参观游客以前往学习观摩的党员、青少年、高校师生为主。
李大钊纪念馆艺术特征。展馆内部整体风格庄严肃穆,简洁庄重,内部色彩以红褐色、白色、深灰色、黑色为主,红色代表神圣庄严的红色基地,灰色展现沉稳内敛的展馆气质,白色代表纯洁庄严的革命理想和崇高精神品质,黑色增添庄重严肃氛围,营造历史厚重感和坚实感。空间布局为中轴线对称布局,展馆空间层次分明,增添了李大钊红色旅游景区的强烈仪式感和庄重感。
李大钊纪念馆标识牌创新设计问题
现有标志牌存在问题。第一,展馆内部地面标识的指示清晰度与识别度欠佳,多数为幻灯投影呈现形式,指示面积过小,视觉层面的吸引性很低,视觉和路线引导作用差。第二,展馆内外“禁止攀爬”“注意脚下”“脚下留情”等标识过于生硬,缺少艺术美感,与展馆学习游览氛围不相契合;且视觉吸引性低,未能及时起到提示警告作用。第三,展馆内外标识导视系统过于陈旧,与当今快时代更精彩更有趣的文化需求特征贴合度低,不易吸引年轻一代来李大钊纪念馆参观学习。第四,在旧标识牌设计中,色彩与展馆调性和环境特征搭配度等细节处理较粗糙,影响展馆整体参观感受,易从细节层面降低游客体验感。
现阶段李大钊纪念馆对标识牌形象的设计改进需求。第一,增加原有标识牌的李大钊红色文化艺术特征,为前往乐亭县游玩的游客营造沉浸于李大钊红色文化的氛围。第二,对周边地区的标识牌艺术形象进行改进,通过与相似定位景区进行对比学习的方式,参考学习江西省井冈山景区,学习其将红色历史文化与当地标识牌形象设计相结合的方式,以此改进乐亭县李大钊红色旅游景区标识牌形象设计。第三,推进李大钊纪念馆年轻化,使其在保留红色文化历史厚重和庄严感的同时,更符合当代青年的审美和喜好。
李大钊纪念馆标识牌形象创新设计方法
标识牌形象设计理念。李大钊纪念馆的标识牌形象创新设计主要针对与标识牌相结合的IP形象设计和色彩搭配改进。
IP形象设计有助于形成李大钊纪念馆应用于标识牌的特定IP形象,从而加深游客与历史文化交流互动的感受,并利用该形象加深用户或者游客的情感连接,达到广泛传播该文化的目的。标识牌色彩搭配依照色彩心理学、色彩对比原则等,利用不同颜色所包含的信息属性,对标识牌进行合理搭配,在促进高效传递有效信息的同时,保证符合李大钊红色旅游景区的整体调性,提升李大钊红色旅游景区的整体审美层次。
基于李大钊红色文化特色的景区标识牌特定IP形象塑造,包括IP形象设计、标识牌导示系统视觉色彩创新设计、IP理念等方面。打造独具特色的李大钊红色文化标识,有助于弘扬发展红色文化。
标识牌形象设计方法(如图1所示)。
IP形象设计理念。IP形象命名为“铁馆长”,“铁”姓氏来源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一崇高理念,“馆长”称谓是对李大钊先生曾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这一光辉历史身份的致敬;灰布长衫的着装表达出对民国时期学者的敬重,对传承红色历史文化的决心。
核心动作参考。“铁馆长”IP形象的主要动作应当与李大钊的性格特征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特征相呼应。例如,挥舞拳头、激励青年奋斗前进的动作神态令人激情澎湃,左手紧握的一摞书彰显出求知若渴,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态度与当代青年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这些动作与李大钊纪念馆弘扬红色文化的主旨相得益彰(如图2所示)。
IP形象展现形式为Q版形象。根据发放的调查问卷结果,以及实地考察情况分析,参观群体复杂多样,且在节假日期间有大量中小学学生前来研学,Q版人物形象符合参观群体的审美喜好。
基于卡通造型理论,Q版形象强调角色对象的创意性塑造,以使形象更易于识别和记忆。例如,日本动漫中的龙猫采用Q版形象,受到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李大钊纪念馆IP形象角色采用了头∶身体=1∶1的比例,通过改变正常人体的比例来达到卡通效果,头大身子小的视觉效果一定程度上能吸引年龄更小的参观群体,提高青少年群体学习李大钊红色文化的热情。
李大钊纪念馆Q版形象的颜色搭配以蓝、黑、黄为主,在Q版较为活跃的特质上增加历史的稳重感;标识牌设计搭配橘、绿色,参考标识牌设计应用标准,橘色标识牌应用在安全问题的警示位置,绿色指示牌应用在绿色环保的提示位置,以起到用颜色直观明了地为人们提供指示的作用。
色彩应用。形象设计结合色彩心理学和色彩对比原理,通过鲜亮的色彩吸引游客的视线,从而达到有效快速传递信息的能力。主色调采用了明度和纯度较低的蓝色中性色,给人一种沉稳、冷静的感受;副色采用纯度较高的橘色和黄色,与主色形成鲜明的色相和明度对比同时与标识牌色彩形成呼应,从而提高标识牌的色彩给人带来的心理舒适度。基于红绿灯的设计原理,红光穿透力强,人眼对绿光最敏感,标识牌的色彩采用了比较相近的橘、绿色,以提高标识牌信息传递效率。
李大钊纪念馆标识牌创新设计应用
在标识牌中的创新应用。地面方向与展馆内外标识(如图3所示)。
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将李大钊红色文化与文创产品相结合,可以通过文创产品将李大钊红色文化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赋予李大钊红色文化新的生命力和当代价值。
如今年轻一代旅游群体不断增加,不少人对冰箱贴、钥匙扣等文创产品倾向较高,将李大钊红色旅游景区标识牌核心IP形象与此相结合,既能增强文化体验感和互动感,又能让人直观领略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李大钊纪念馆标识牌形象创新设计价值
李大钊纪念馆标识牌形象的创新设计,作为景区的代表性符号,能使游客迅速联想到李大钊相关的红色文化,增强景区的辨识度和可记忆性,有效统一景区的标识系统风格,形成更系统整体的视觉影像;从美学角度分析,创新的色彩搭配使标识牌更好地融入景区,提升景区的整体审美层次;从游客体验角度分析,深得人心的标识牌色彩搭配能更有效地传递有效信息,缩短游客获取信息的时间,提高游客在李大钊红色旅游景区的整体体验感受,促进李大钊红色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李大钊红色旅游景区标识牌创新设计基于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其主要成果为标识牌IP形象创新设计、标识导视系统中标识牌色彩和风格统一与创新、IP形象在文创设计中的应用推广。李大钊红色文化通过标识牌形象创新设计进行弘扬传播具有直观且有效的作用和意义,不仅拓宽了红色文化的活化传承面积,而且带动唐山乐亭文旅产业发展,更有利于推动全民红色文化学习和教育,扩大李大钊红色文化的影响力。
(作者单位: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