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疆爱心妈妈”: 精准守护,为儿童成长赋能
作者: 纸葫芦从精准帮扶到广聚资源,内蒙古自治区妇联汇聚各方爱心力量,为孩子撑起一片温暖的天空。
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启动的“北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打造了众多“爱心妈妈”品牌,包含呼和浩特市的“敕勒川爱心妈妈”、巴彦淖尔市的“周末妈妈”、包头市的“鹿城暖童”、乌兰察布市的“益童行”等。“北疆爱心妈妈”取名“北疆”,既是对内蒙古的地域指代,也是自治区“爱心妈妈”的品牌标识。
“联”的优势,保障更有力
2024年11月5日,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城郊,一场充满爱意和关怀的走访活动正在进行。苏明春是“北疆爱心妈妈”的成员之一,她带领一批爱心人士,拿着精心准备的礼包去探望一群特殊的孩子。“走进那些简陋的家,迎接我们的是孩子们纯真的目光。”她还在孩子们脸上看到了好奇、期待以及不易察觉的紧张。
此次活动是五原县妇联承接的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家庭成长计划·爱暖万家”公益行动项目,同时也是“北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的具体实践。志愿者们优先服务的对象是低保家庭、事实无人抚养等困境儿童。通过提供精准有效的关爱服务,帮助孩子树立自信阳光心态,用心、用爱、用实际行动关爱困境儿童的健康成长。
其实,关爱行动不是“一次的关心”,而是给予孩子长期的陪伴和支持。在爱心人士的参与下,孩子们也有了显著改变。走访结束时,一个男孩兴奋地对苏明春说:“老师,你们下次可以和我一起学习吗?”“当然可以,我们一起看书、一起进步。”苏明春给予了他肯定的答复。
“北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有9项内容,包含思想引领、心理疏导等。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发挥“联”的优势,与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民政厅等九部门共同召开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行动部署会,并出台了一系列方案和举措,建立机制,加强管理,让关爱更有保障。
爱心妈妈乌云其木格先后结对两名困难儿童,其中一个男孩已经从昔日的“不良少年”,成长为能赚钱养活自己的汽车修理工;另一个女孩来自单亲家庭,还需循序渐进地给予关爱和疏导。为了提升结对关爱的水平,乌云其木格先后参加了全国妇联及自治区妇联组织的爱心妈妈关爱服务培训班。她表示:“全国妇联为我们编写了指导手册,遇到问题我能从里面找到答案。”这些“关爱宝典”,让乌云其木格的关爱之路更有保障。
“准”的需求,质量再提升
郭靖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固阳县西斗铺镇刘伟壕村委副主任、儿童主任兼妇联主席,同时也是一位爱心妈妈。她曾与一个有先天性智力残疾的留守儿童小张结对。面对这个胆怯自卑的孩子,她先用漫画、游戏等吸引其注意,后带领众多志愿者为其庆生。郭靖说:“我不仅要送去慰问物资,更要以精神陪伴打开孩子的心扉。”二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守护,郭靖和包头市众多志愿者一样,以实际行动诠释奉献精神。
周末妈妈关爱“娜荷芽”宝贝志愿服务项目是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开展的献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也是“北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之一。“娜荷芽”在蒙古语中指的是“刚发芽的植物”,象征着勃勃的生机和无限的未来。
乌拉特后旗属于地广人稀的边境地区,现有农牧区流动留守儿童400多人,单亲儿童210人(该数据目前尚不含城镇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流动儿童)。为有效解决留守流动儿童因亲情缺失产生的诸多成长问题,当地特地启动了周末妈妈项目。
项目开展后,众多爱心人士积极响应。当地旗委政府领导也以志愿者身份加入关爱队伍,履行周末爸爸、周末妈妈志愿者服务义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此爱心活动迄今已持续逾14年,2016年,该项目在“四个100”评选活动中被中宣部、中组部、中央文明办评选为“最佳志愿者服务项目”。
郝翠莲,是一名与三个孩子结对的周末妈妈。“乌拉特后旗是个边境地区,山后牧区的孩子到旗府就读,最远的要走260多公里,很多学生成了‘周末在校园里的留守儿童’。”谈及这些,郝翠莲有点儿揪心,“每到周末,我都把孩子们接到家里,做他们爱吃的美食,帮他们洗衣服、洗澡、梳头发,辅导作业”。其他时间,郝翠莲通过打电话等方式来了解孩子们的情况。
“广”的资源,拓宽覆盖面
“北疆爱心妈妈”结对关爱行动,还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妇联开展的“益童行”留守、困境儿童成长项目。项目自开展以来,邀请专家团队以家庭教育指导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全旗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水平。
早在2016年,察右前旗的三位女企业家就在企业属地乡镇开展了帮扶关爱留守、困境儿童工作,这便是“爱心妈妈”关爱行动的雏形。2019年,察右前旗妇联开始推广“益童行”“爱心妈妈”关爱行动,初衷是搭建起一个平台,联合更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一起为留守、困境儿童提供物质与精神的帮助,用心呵护祖国的下一代。
在察右前旗妇联的倡导和组织下,在各级妇联干部、女企业家协会会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在73名“爱心妈妈(爸爸)”的暖心守护下,当地累计为88名留守、困境儿童提供书籍、棉衣等物资约49万元,募捐各类善款累计约20万元;满足孩子们的微心愿128个,开展家访1623次,面对面陪伴互动1023次,与留守、困境儿童共同庆祝“六一”儿童节9次;她们以善良为灯,为孩子们照亮了未来的路。
如今,在“融媒体+”的趋势下,内蒙古自治区链接“广”的资源,强培训、树典型,拓宽关爱服务覆盖,为“爱心妈妈”搭建志愿服务共享互通平台,组织线上线下自治区级示范培训5次。举办关于家庭家教家风等家庭教育指导者公益培训457场,线下线上培训达10.7万人。此外,还与内蒙古电视台联合开办“周五家长汇”栏目,开播至今已播出146期,直播浏览量累计4300万+,受众覆盖全区300万家庭。
在2025年春节期间,“北疆爱心妈妈”关爱行动开展关爱服务活动5300余场,为所有结对儿童送去13300余份关怀暖心包、走访慰问2万余名儿童,参与活动志愿者达2.6万余人,受益家长儿童9.3万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