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洋辣罐的传说

作者: 郭全

一只洋辣罐的传说0

那一年我究竟几岁,实在记不得了,反正于阅读此文无碍,就姑且认为是八岁那年秋天吧。

那时候像我这样的农村孩子,没有变形金刚,没有遥控小汽车,没有iPad,也没有各类的兴趣班,但是不影响我们拥有快乐的童年。农村孩子,家里都一样穷,买不起玩具就自己造——鸟枪、鱼枪我都造过。再就是上山掏鸟,下河摸鱼,还有撞溜溜球、打“啪击”(piaji,东北方言,一种折纸品,正方形,互相敲击,被打翻过来算输)、顶洋辣罐……都能玩得其乐无穷。

尤其是顶洋辣罐,没有什么技巧,考验的是眼力和运气。

洋辣子是一种小毛毛虫,长约二三厘米,背上有长毛,有毒,啃食树叶子,入秋结茧——一个小罐状的茧,很坚硬。小伙伴们各自拿着自己找来的洋辣罐,头对头,双方一用力,啪的一声,必有一个洋辣罐被顶碎,仿佛在拳击台上被KO了一般。洋辣罐被顶碎的小伙伴垂头丧气,赢的小伙伴兴高采烈,好似打了胜仗。

洋辣子能吃绝大多数树的叶子,在果树上尤其常见。俗话说吃什么吐什么,不同种类的树上的洋辣罐硬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果树上的最脆,柞树上的就硬多了,最硬的要数“老鸹眼”树上的洋辣罐,个头大不说,还乌黑油亮,一个顶俩绝对没有问题,只是很少见。洋辣子似乎不太喜欢吃那种树的叶子。另外,柳树、杨树、榆树等常见的树上也有洋辣子。

那一天,我很幸运,在一株大杨树上找到了一个洋辣罐。

之所以称之为“幸运”,是因为这只洋辣罐个头极大,而且极黑极亮,在洋辣罐的世界里绝对算得上“彪形大汉”,昂藏七尺,孔武有力,铮铮铁骨,威风凛凛……这些形容硬汉的词语尽可用上。那时候我最崇拜的人是史泰龙。一看到这个洋辣罐,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在《第一滴血》中饰演的孤胆英雄兰博!

我有两个堂哥,年岁与我相仿,略大几岁而已。当时我们哥儿仨一起漫山遍野地找洋辣罐,一同找到那棵大杨树下。我把这只洋辣罐从树上摘下,看完体貌特征后欣喜异常,大喊大叫。我大哥、二哥立即围拢过来观看,二人边看边啧啧赞叹。二哥当即把他兜里的洋辣罐全拿出来,大约十二三个,要和我交换。我坚决不换。大哥说:“你拿给我好好看看。”我就递给他。大哥接过来,看了一眼后紧紧握在手里,说:“兄弟,先借大哥玩两天,后天保证给你。”然后他扭身就走,二哥也转身跟着,俩人大步流星往家走去。

写到这里,我得交代一下,大哥是我大伯家的孩子,二哥是我二伯家的孩子。我爸排行老三,我也排行老三。大伯二伯家住得近,在我发现洋辣罐的位置的南边,而我家就在那株大杨树附近。当时已经是傍晚,太阳早已落山,淡淡的夜色里炊烟四起。

我一看洋辣罐被大哥抢去了,立刻哇哇大哭,一边哭一边跟在后面,骂大哥是骗子,自己找不到好的,抢我的。大哥二哥个头高大,我当时很矮小,跟不上他俩走路,就改为小跑,一直跑到我大伯家。当时大伯一家正在吃饭,看见我们三个,就喊我们吃饭。我看到大伯在家,顿时有了主心骨,紧跑几步,趁着大哥还没进屋,一把抱住大哥的大腿——由于哭了一路,我已经哭不出来了,只是一个劲儿地抽泣。大伯赶紧过来把我扶起来,问我怎么了。我说我大哥不要脸,抢我的洋辣罐。大伯一个大嘴巴呼过去,把大哥打得原地转了一圈,一屁股坐在地上,赶紧把洋辣罐拿出来递给我。

第二天,几乎所有的小伙伴都知道了我有一只无比厉害的洋辣罐,纷纷跑来看稀罕。也有不服气的,向我挑战。我把积攒的洋辣罐按体型大小排号,这只洋辣罐理所当然排一号。对所有挑战者,我都用二号、三号来迎战。三号罐击败了七个对手,二号罐是在“老鸹眼”树上发现的,又小又黑,干掉了二十一个。比我小一岁的孙秀旗向我挑战时,我手里仅剩一号罐了,只好拿它出来应战。

所有的小伙伴都围在一起,包括我大哥和二哥。大家见我俩各自拿着洋辣罐,头对头摆好了姿势,都屏气敛声,想见识见识一号罐有多么无敌。大哥是裁判,见我们已准备好,就开始读秒:“一、二、三!”“啪!”大伙儿赶紧去看孙秀旗手里的洋辣罐。“咦?!”所有人同时惊呼了一声,因为他们都看得很清楚:他那只洋辣罐完好无损!我赶紧低头看我手里的一号罐:它的头部被顶碎了!小伙伴们一阵大笑,大哥说:“原来是个不中用的破烂啊!”二哥说:“幸亏没拿十几个换你这一个!”大伙儿边笑边散了,只有我呆在原地。看着手中破碎的一号洋辣罐,我实在想不明白:这么大的家伙,为什么如此不济?

回到家,父亲看我哭了,就问咋了。我把破碎的一号罐拿给父亲看。父亲仔细一看,说:“你这个罐里面的洋辣子早就死了,这是个空壳子,虽然个头大,肚子里没有东西也是白扯。”随手把空壳子洋辣罐丢进了灶坑里。

我似乎明白了点儿什么。从那以后,放学回家,我不再去找洋辣罐,而是把自己关在小屋里看书。

[责任编辑 冬至]

上一篇: 三支铅笔
下一篇: 家乡志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