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学习进阶研究

作者: 李涛

学习进阶要求学生能在一个学习主题中连贯地、深入地展开探究,通过对某一知识的深层探究促进认知发展。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学习进阶,教师需优化教学策略,科学安排学习活动,让学生围绕核心知识及概念深度探究未知领域,以培养学生问题解决与分析能力,强化其学科素养,促进高阶思维发展。

一、问题进阶——设计阶梯问题,发展学生综合思维

问题进阶,即为学生设计阶梯性问题,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索地理知识,实现综合思维发展。在设计进阶问题时,教师可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渐提高问题难度,通过拓展性、探究性的问题,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本课所学内容,使其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旨在通过问题进阶,促进学生分析、综合、评价、解决问题等能力提升,落实核心素养要求。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一节《水循环》的教学为例。在设计阶梯问题时,教师需保证问题难度呈现循序渐进的特点。首先,教师可设计基础性问题,如:什么是水循环?水循环有哪些主要类型?每种类型的特点是什么?通过简单的、基础性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水循环的基本概念,让其掌握蒸发、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环节,认识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其次,教师可为学生设计拓展性问题,如:水循环对地理环境有哪些重要影响?人类活动是如何影响水循环的?请列举几个具体例子。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水循环在维持全球水量平衡、联系四大圈层、塑造地表形态方面的地理意义,让其意识到人类活动(修建水库、城市化、植树造林等)对水循环的影响,以问题探究提高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及综合思维。最后,教师可布置探究性问题,如:近期在xxx地区频繁发生内涝灾害,请运用水循环原理分析可能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一问题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学生会将所学知识经验迁移其中,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促进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素养的发展,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

二、主题进阶——深度探究主题,落实核心素养要求

主题进阶,即围绕地理课程中的核心主题展开探究,在主题学习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为学生选择具有代表性、挑战性的主题,并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度思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体而言,教师可融合核心素养要求为学生选择具有时代性、地域性、综合性的学习主题,要求学生对主题深入剖析,让其学会描述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对环境的影响。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迁移》的教学为例。通过本课学习掌握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类型、动因,了解中国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分析人口迁移对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等。在主题进阶中,教师可设计多项活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首先,教师可让学生探究人口迁移的定义、分类(国际迁移、国内迁移)、动因(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等基础性内容,初步了解人口迁移的基本概念。其次,教师可细化学习内容进阶学习难度,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分析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影响。最后,教师鼓励学生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促进其地理实践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至此,随着主题进阶的推进,学生对地理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得到发展,学习效率也得以提升。

三、项目进阶——理论与实际相融合,项目探究学以致用

项目进阶,即运用项目式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融合,以培养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对此,教师需保证项目活动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联,打造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让学生自主制订项目计划,并完成对项目的探究,以综合化学习促进学生地理素养提升。

以人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常见天气系统》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项目“识别天气系统,推测天气变化”,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分析锋、气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形成的原因。随后,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绘制有关冷暖锋、气旋、反气旋的示意图,通过图示进一步加强对天气系统特征的理解。在理论学习后,可将项目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要求学生收集近期天气预报,并基于当前天气形势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变化,撰写一份天气变化分析报告。通过实践活动推进项目进阶,发展学生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素养。

四、结束语

总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学习进阶不仅实现了对传统地理学习的革新,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教师应立足核心素养培养创新课程教学,以进阶学习不断提升学习难度,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融入其中,切实提高学生各项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