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完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

作者: 安晓文

在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中,高中政治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充分结合核心素养理念开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注重优化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的多元能力。在高中,学生已经进入高阶思维阶段,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兴趣仍然是他们的主要动力。高中政治知识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有些教师主要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设置问题,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可以提出一些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政治学习的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1第一课第一框“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的教学中,社会形态变化本身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这种必然性的过程中,就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形态变化的原因,以及在社会演进中的必然性。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趣味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高中政治教师首先可以提出对比性问题,如: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的都是什么劳动工具?在奴隶社会,人们使用什么劳动工具?在社会变化中,生产工具为什么也发生了变化?通过多种对比性的问题,能引导学生从细节出发,对社会形态的差异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到人们在不同社会的生活方式、分配制度以及生产资料上的不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了解社会的演进过程。这样,学生才能主动进行探索,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二、积极开展情景教学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深入地接触社会,但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冲击。因此,这就需要学生提前了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感悟社会生活的变化。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能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满足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实际需求,能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三、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可以带领学生进行习题训练,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有效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例如,在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4第一课第三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学中,在为学生讲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题目,引导学生开展练习,使学生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开展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是科学的,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四、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教学

高中政治学科的理论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多,在以往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采用的是理论讲解的形式,教学氛围枯燥,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对政治学习产生厌烦心理。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的限制,走出课堂,走进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借助社会调查以及社团活动等,将政治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和体会教材中的内容。

例如,在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4第五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发展”的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或文物古迹,通过多种形式感受社会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政治学习的快乐,感受到生活与政治知识之间的联系。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优化教学策略,将政治学科的育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