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策略
作者: 闫婷历史教学不仅是传授历史知识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的过程。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资源、角色扮演或多媒体等,给学生创设真实或虚拟的情境,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具象化,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提升学习效果。下面,本文将以初中历史为例,探讨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与应用策略。
一、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
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是一种常见的情境创设策略。教师可以根据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特定背景,利用教学资源如图片、实物、文献等创设情境,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实和历史背景。利用古迹、博物馆等历史资源,让学生在实地考察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历史的厚重感。例如,在学习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故宫、长城等名胜古迹,并引导他们观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收集一些与历史相关的实物,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实物,了解它们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教学民国时期的生活相关内容为例。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民国时期的生活用品,如卷发器、针线盒等,让学生观察其特点和功能,引导他们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
又如,在教学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些商鞅变法的相关图片,通过展示商鞅变法前后的社会景象和政策,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历史信息,加深他们对商鞅变法的理解和感受。再如,在教学三国鼎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展示关于三国时期的历史图片,如铜器、陶器或三国人物的画像等,让学生了解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和历史人物形象,进而深入理解教学内容。通过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对历史的兴趣。
二、运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
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也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策略。通过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或某个特定角色,可以使他们更好地认识到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重要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感受历史事件背后的人性、阶级对立和社会变革等要素。以太平天国运动相关内容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洪秀全、杨秀清、冯云山等不同角色,让他们亲身体验太平天国运动的复杂性。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课《秦统一中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扮演秦朝各个阶层的代表,如君王、士兵、农民、商人等,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过程和冲突。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将自己扮演的角色与历史事件相结合,更好地理解历史人物的思想感受,进而培养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
三、借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借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是一种现代化的情境创设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呈现丰富多样的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实。教师可以借用历史题材的电影、纪录片等,增强学生的感受力和参与感。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PPT、网络资源等数字化工具,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更好地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7课《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考古发掘的视频,让学生目睹考古现场的真实情况,感受自己参与其中的真实感和兴奋感。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视听体验,更生动地了解历史文化和历史事件,提高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结束语
创设情境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利用教学资源、角色扮演以及借用多媒体等来创设情境,提高历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