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D视域下高中政治学科公共参与素养培育路径的实践研究
作者: 马伟 吴晓红对于当下的高中学生而言,有意义的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离不开学生对公共参与素养的理解、实践、反思,伴随着的是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认识公共参与、体验公共参与,并且在公共参与中获得成长。五D视域下高中政治学科公共参与素养培育路径的实践研究有其现实意义。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公共参与是高中思政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对于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近年来已经有很多专家和一线教师进行了尝试,形成了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笔者拟将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当成一个系统工程来设计与实施。在这样的思路之下,笔者开展了五D视域下高中政治学科公共参与素养培育路径的实践研究。现结合统编版思想政治教材的使用,笔者谈谈一些研究收获与思考。
一、五D视域下高中政治学科公共参与素养培育路径概括
对于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公共参与是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民的公共参与,就是有序参与公共事务,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公共参与素养是指个体在公共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积极参与、理性表达、责任担当等多方面的能力和品质。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需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参与公共事务调查;表达观点,提升公共管理意识;持续回访,落实公共参与行动。结合这些要求,可以发现五D视域能够给相关努力提供很好的视角。
所谓五D,是查询、展示、行动、反思、成长的统称,即Demand、Display、Do、Deliberate、Develop。具体来说,查询是指学生在小组自主探究中,基于教师的积极引导以及相关的主题理解,以问卷、走访、调查、查阅等各种途径收集公共参与的相关资料;展示是指学生经过小组分工合作去搜索信息,并且在探讨分辨的过程中达成一致,然后以表格、文字、图片、视频、报告等为载体跟他人分享公共参与实施过程的方案;行动是指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前期调查汇总的客观全面的信息,并按一定的原则、标准进行落实,以对生活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做到令行禁止,并在此过程中通过自身行动去影响身边更多群体主动参与;反思是指教师对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社会实践形成的各种认识,然后在此基础上总结得失,从而为后续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提供理论基础;成长是指学生通过公共参与知识的学习、活动的深入,培养自己参与课堂和课外的分析和实践能力。一般来说,教师可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实践三方面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二、五D视域下高中政治学科公共参与素养培育路径运用
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离不开学生的主体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整合教学资源,以引导学生积累参与经验、规范参与行为、提升参与兴趣;或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模拟公共参与,以增强学生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提升法治意识,增强理性参与的认知和自觉;或开发实践课程,使学生高质量公共参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弘扬创新精神。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假期等时间,围绕特定主题搜寻有效信息;利用课堂,创设展示平台分享汇总的信息,以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加强自身对校本课程的研发,引导学生进行反思,要让学生围绕搜集信息是否全面、有无针对性,课堂展示有无改善之处,社会实践有无困难等来提升自身的反思水平,从而形成对公共参与的深度认识。当然,也需要通过系列环节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升公共参与素养,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
例如,教学统编版思想政治必修2时,探究“商品价格与供给、需求之间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内容之一,教师可以基于五D视域去开辟探究空间,从而让学生获得具有具身体验的公共参与素养。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查询”相关的案例,认识商品供需与价格涨跌之间的关系——不只是宏观层面的对应关系,还包括具体商品的影响;然后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查询结果,并进一步设计相关的“行动”,如设想自己是生产厂家或商家,思考如何基于供需关系的判断来确定生产或进货等;在此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结合“反思”来提升认识,从而实现这一方面的“成长”;等等。
事实证明,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可以获得深刻的具身体验,能够对社会中的公共事务形成切身体会式的认识,而这也就奠定了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的基础。从类似于此的案例当中也可以发现,五D视域之下的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确实有一条效益更高的途径。
三、五D视域下高中政治学科公共参与素养培育路径拓展
面向当下学生进行的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笔者着重思考的问题之一,就是如何让学生在真实或类真实的场景中获得“参与”体验,并在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公共参与的素养。这显然不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所能够完成的任务。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思考五D视域,可以发现其确实有填补传统教学不足的益处。
在已有成功案例的基础上,笔者以为随着当下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随着学生在社会参与、日常生活中主体地位的确立,教师有必要进一步明确五D的价值,要让学生有更多的五D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有所总结,在总结中有所收益。
总而言之,面向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培育的思政教学,需要坚持五D视域,要面向学生的成长需要去拓展五D视域,从而开辟更加适合学生的成长需要与核心素养培育需要的教学途径,这样才能让新课标所明确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注:本文系江苏省“十三五”规划课题《五D视域下高中政治学科公共参与素养培育路径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C-b/2020/02/54)重点课题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