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此相遇

作者: 何君华

何君华,1988年生,湖北黄冈人,现居内蒙古科尔沁。2008年开始写作,作品发表于《山花》《中国校园文学》《百花园》《草原》《儿童文学》等刊,多次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转载,入选《当代中国经典小小说》《新中国七十年微小说精选》等选集。曾获冰心儿童文学奖、第四十届青年文学奖等奖项。著有小说集《少年与海》《河的第三条岸》等十余部。

不知不觉间,我在网上认识艾丝丝已经十五年了。那还是2009年,我偶然间看到艾丝丝在当时很火的新浪博客上贴出的诗歌和短文,很喜欢,便鼓励她多写一点儿,并鼓励她向文学刊物投稿。后来深入交流才知道,她是80后,比我稍长几岁,也是黄冈人,生活在武汉,在一家企业担任出纳,在博客上贴诗文纯粹是出于业余爱好。

我不知道艾丝丝喜不喜欢村上春树,但我知道她喜欢村上春树喜欢的雷蒙德·卡佛。村上将卡佛所有重要的作品都翻译成了日文,艾丝丝也将卡佛所有翻译成中文的重要作品都读了一遍,甚至几遍。有一段时间,我和她非常热衷于谈论卡佛。卡佛一生颠沛流离,从事过很多蓝领工作,没时间也没精力写长篇(尝试写了一部但是最终没能完成),主要作品都是短篇小说(有一些从篇幅上可以说是小小说)和诗歌。也许是我的鼓励起了作用,艾丝丝开始认真创作起来。由于业余创作的缘故,她的作品也以短篇小说和诗歌为主。她笑称我是她的“文学导师”,因此她的作品我几乎都是第一个读者。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往往能够在其中同时读到卡佛和村上的味道,尽管她的写作跟他们是如此不同。

艾丝丝的创作井喷期是2009至2018这十年间。这十年里她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中短篇小说和诗歌发表在各大文学刊物上,在《黄河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在梦开始和到达的地方》还曾被《小说选刊》从全国文学期刊发表的海量小说中选中转载,随后此篇小说获得了第二届《黄河文学》双年奖。就在我欣喜地以为一颗文坛新星将要冉冉升起时,艾丝丝却突然不写了,而且几乎消失得彻彻底底,让人遗憾不已。

一如卡佛的小说,艾丝丝作品的主角都是普通人,甚至是社会的“零余人”,她笔下的故事都不复杂,情节也不曲折,多是普通人的庸常生活:生存的艰难、爱的无奈和无处不在的各种尴尬。是的,“尴尬”一词总是出现在艾丝丝的小说中,她笔下的人物总是不知不觉地堕入某种尴尬的处境中——也许这恰是生活的真相吧。《百花园》刊出的这个小小说专辑延续了艾丝丝中短篇小说的主题,写的仍然是普通人的“尴尬”生活。

《最后一天和新的一天》以一个年轻人的内心独白展开,描述了年轻人在刑满出狱后几小时里发生的故事。作者寥寥数笔便勾勒出了年轻人内心的痛苦、尴尬和迷茫,他本打算放弃生命,但有过同样遭际和心境的摄影师忽然介入,为他年轻的生命带来了一丝温暖和希望。这一刻他重获生命,也重新获得活下去的信心,是以成为年轻人生命中“新的一天”。

《晚熟的人》通过回忆和重逢的方式,描写了主人公阿玉和“诗人”之间的一段陈年往事。作者以温婉而惆怅的笔触揭开了一桩旧事令人尴尬的谜底,展现了“诗人”对阿玉的深情付出,以及阿玉对“诗人”的深沉愧疚,然而时过境迁,一切都已经不可追回。谁是晚熟的人?是阿玉?是“诗人”?还是“我”?作者没有明说,但似乎暗示我们都是晚熟的人,因为我们都是如此纯真,又都是如此善良。

在《祝你幸福》中,主人公同样面临大龄未婚等种种尴尬。在错过众多被别人称为“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后,他终于突破自我心灵的禁锢,鼓起勇气迈出寻求爱情的第一步——请她看一场电影,却迎来了一个令他无比尴尬的答复,原来她在老家早已结婚并育有一子。他雄心勃勃信心满满将要开始的爱情还没有开始便已结束……

文艺理论家胡风认为,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于生活体验。写作者应该深入生活,感受生活的喜怒哀乐,从中汲取创作的素材和灵感。只有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真实,才能创作出触动人心的作品。艾丝丝小说素材的来源同样是生活,她说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都会在她的小说中有所体现,但她希望她的小说能够不局限于现实生活——既能进入现实,但又不囿于现实生活的模型。《祝你幸福》即是如此。小说原型是作者的大舅,但小说情节已经跟原型人物完全没有关系,在作者笔下俨然已经成了一个全新的人物。如何精巧地提炼现实并精心锻造故事,是对小说家想象力和创造力最好的考验。

艾丝丝自称是一个“细节控”,事实也的确如此。许多时候,她给我发来一篇小说稿,很快又发来修改稿,修改稿也许只是修改了一个细节、一个词语,甚至是一个标点。可见她对文学创作所持的认真态度。《百花园》这个小辑的三篇小小说虽然短,但她也这样反复修改了多遍才提交给编辑。

艾丝丝的作品算不上多,如前所言,她甚至一度远离了写作,我还为此写过一篇小小说《我们跳舞吧》提醒她应该将文学捡起来。我以为,无论生活中发生了什么,遭遇了什么,都不应该抛弃文学这个真正的精神伴侣。现在,艾丝丝带着这三篇小小说回来了,回到了她曾经熟悉的文学叙述中来——看来,文学还是有着足够迷人的魅力,不仅能在暗夜中慰藉一个孤独的灵魂,也能指引一颗迷途的心灵在许多年后重新回到它温煦的怀抱。

近段时间,《百花园》和《小小说选刊》经常会出现一些新面孔,他们给小小说创作带来了一些崭新的、不一样的气息。希望更多年轻的作者加入我们。让我们在此相遇,让小小说的百花园更加芬芳馥郁。

[责任编辑 王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