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园2025年第4期

百花园

百花园2025年第4期

月刊 文化综合

简介

《百花园》依托20余年来培养的小小说名家,第一时间推出精品佳作,打造最受读者欢迎的小小说时尚类刊物。

目录

言说 | 小说的气味

莫言,本名管谟业,1955年生于山东高密,1980年代初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红高粱家族》《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2011年凭《蛙》获茅盾文学奖,201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拿破仑曾经说过,哪怕蒙上他的眼睛,凭借着嗅觉,他也...

正典 | 回 家

碗里最后一勺饭菜喂完,茉莉小心翼翼地揩干净母亲瘪瘦的嘴唇,扶她慢慢到沙发上歇息,然后转身把碗筷收进厨房开始清洗。 水龙头里的水流照例开得不大——并非为了节省那仨瓜俩枣的水费,而是为了随时能听见客厅里的动静。母亲坐在那里,正絮絮叨叨自言自语着...

正典 | 体验生活

我走进店里,热浪扑面而来。店里只有三个人: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小姑娘,我更关注的是那个十来岁的小男孩。 我的脚出了问题。确切地说,是左脚的拇指和右脚的小指出了问题。这两个脚趾的趾甲往肉里长——医学上称之为“嵌甲”——走起路来...

专辑 | 最后一天和新的一天

门在身后隆隆地关上了,他真希望过去的一切都被永远关在门那边。 天阴得厉害,团团乌云像破棉絮压在头顶。他站在路基旁,望望天,又望望通往市区的那条公路,路上空荡荡的,绿化带里的香樟树有气无力地耷拉着脑袋。天气闷热,他感觉后背上有汗水渗出来,慢慢...

专辑 | 晚熟的人

阿玉从上海回来了,要我陪她去见一个人。 “下班后你直接来‘缘茶馆’吧。”她说,“我在那里等你。” 我没有追问要见的那个人是谁。我知道阿玉的性格,她不说的事就不要再问。 和阿玉认识十多年了,从初中开始做同学,后来考进了不同的大学。大二时,有一...

专辑 | 祝你幸福

她一定是新来的,之前他从未见过她。他看她扫地、清除粘在地上的口香糖、铲掉墙上的“牛皮癣”。她的动作熟练,一看就是惯于劳动的人。不过,做这些工作的人谁不是劳动的好把式呢? 这里是步行街上的夜市。每晚华灯初上,各种小摊就开始营业了。他也有块固定...

专辑 | 那些爱与哀愁(创作谈)

艾丝丝,本名周鹏,湖北黄冈人,现居武汉。业余写诗和小说,有作品发表于《星星》 《汉诗》《黄河文学》 《长江文艺》 《湖南文学》 《青年文学》 《山花》《青春》 《小说选刊》等文学期刊。曾获《黄河文学》双年奖。失去灵魂伴侣的克利斯朵夫正经受着...

评论 | 我们在此相遇

何君华,1988年生,湖北黄冈人,现居内蒙古科尔沁。2008年开始写作,作品发表于《山花》《中国校园文学》《百花园》《草原》《儿童文学》等刊,多次被《小说选刊》《小小说选刊》等转载,入选《当代中国经典小小说》《新中国七十年微小说精选》等选集...

中国元素·家风 | 海上厨师

2024年的重阳节,阳光灿烂,谢家路村为金婚老人集体祝寿,邀请我到场。活动场地就设在村里的麦田公园。我对叫“螺丝”的老人很好奇,因为他去过四十多个国家。活动结束,螺丝的妻子要回去准备午饭食材。我和螺丝在公园里交谈。 父亲给他起的这个称号。他...

中国元素·家风 | 买牛的路上

一九九一年,爹还是“牛经纪”,一年有七八个月都在外边。爹在外边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一点儿都不知道。 爹又从外面买了牛回来。吃饭的时候,我跟爹说:“爹,我想跟你去买牛。” 爹一愣,望向娘。 娘说:“孩他爹,你带他去吧。让他跟着你历练历练,长长...

芳华 | 一盏灯

兴安岭上,大冬天,1969年。 有个人告诉我,我的一封信被误送到八分场了。信!家里的,更可能是龙河那姑娘的!我等不得了,就上路去取。我们二分场到八分场不过九里地,走着去很平常。可是,天已晚了。大家劝我“明天再说吧”。他也劝我,见我固执不听,...

芳华 | 见 面

决定给他发最后一条微信时,想到茨维塔耶娃的诗,于是,她在手机屏上输入:“我将迟到,为我们已约好的/相会,当我到达,我的头发将会变灰……”发走瞬间,心想,他能理解吗?撤回。直截了当:“我们不合适,到此为止吧。”微信发出后,对方没有反应。不过,...

芳华 | 庞加莱快速路

司机说:“真巧,又是你。” 车内弥漫着陌生的清新剂气味,盖过了令人不适的皮革味,——新车。行驶的速度不快也不慢。一次急刹使我胃部震荡。 “真巧。”我说。 经常深夜打车往返于两个地点,累到音乐也不想听。目光瞥向窗外,先是高层住宅区,下坡,然后...

素年 | 一个鼻孔出气

老三在睡梦中感到左鼻孔热乎乎涌出一股东西来。 他顺手抽了一张手纸,捂住鼻子,打开床头灯,看到手纸上红红一片——流鼻血了。 老三悄悄去卫生间清洗干净,用手纸塞住左鼻孔。 看看手机,凌晨三点半,上床又睡了。 早晨起床,洗脸,洗头,稍一用劲儿抓揉...

素年 | 有些事情总在中午发生

我无法把她和它联系起来。 那个穿着粉红色和尚服戴着白色帽子躺在小床上的女婴,我无法想象她就是那个在我肚子里生存了二百八十天的它。 我曾隔着肚皮抚摸它,每天晚上为它讲故事,同它说话。经过一天一夜的剧痛,我的肚子扁平下来,它消失了,她出现了。 ...

素年 | 衣 服

天冷。气温已经正式进入了零下模式。他依旧穿着去年穿了整个冬天的那件已经缩水的棉衣——不保暖,冻得他瑟瑟发抖,有一种将要发烧的错觉。她决定带他去买一件新的羽绒服。他不肯,有很多理由,其实是由于贫困:“再忍忍,冬天只有三个月,马上就要过去了,何...

世相 | 有一条道理千古不变

去年一个冬天,西安没有下雪,苦了关中大平原上的小麦。不过从朋友圈里看见,城西是下了一回雪的,有白帽子厨师堆了一个胡萝卜高的雪人。而我住在城东,确曾仰面承接了数片雪花的恩泽,但雪花落地便化了。树的枝杈上积了些许雪,很快也没了痕迹。 地上有麻雀...

世相 | 麦苗与金花

麦苗和金花的母亲在门口说话,堂屋木门后探出一个小脑袋。小姑娘头发稀疏而黄,小脸白净秀气,一对乌黑的眼珠转动着。 “来,叫大姨。”金花的母亲对小姑娘说。 麦苗蹲下身,从口袋里取出零食。小姑娘羞怯地笑着,还是跑进了麦苗的怀里。 麦苗要来金花的电...

世相 | 吾儿来电

这是一个平常而温馨的夜晚,电视里正播放着一部十分好看的电视剧,墙上的挂钟走得稳健而有力,时针指向8点。 老太太从藤条编制的圈椅上起身,端起自己常用的奶白色的陶瓷杯子,去倒了一杯水。水微微冒着热气。老太太轻啜了一口,水温尚可,不烫也不凉。她从...

世相 | 钉子户

瓦砾遍地,杂草丛生,昔日热闹喧嚣的簸箕刘村,就剩下一座孤零零的院子。斑驳陆离的院门大敞四开,门前那棵柿子树下,再也不见拿着竹竿的偷柿孩童。 院门口,六十七岁的老汉刘福清正坐在马扎上挑拣黑豆里的杂质。一只黑色土狗静静地趴在阳光下,忠诚地看着主...

浮生 | 大 雯

大雯好像哪儿哪儿都大——大个儿,大手大脚,大脸盘,就连俩酒窝都是大号的。 有熟识她的又补了一条:心也大。这不像什么好话,有揶揄的意思,言外之意就是这人没心没肺,神经大条,不精细…… 心大的大雯,当年不惜与父母决裂也要远嫁过来,飞蛾扑火一般。...

浮生 | 老 枪

如实记录一个真实的故事。 为了避免引发误会,我省去了故事的发生地。人物姓名没有隐去,因为我本来就不认识他们。 但大家尽管放心,故事确实是真的。 很多年前,猎枪还没有被禁止,针对某些动物的打猎在一些地方还是合法的,但我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却早就...

它们 | 携 行

他背着行囊从山里旅游回来,下到盘山公路的起点,肚子突然疼了起来。 他找出随身携带的肠胃宁服了几粒,却不见好转,反倒越疼越厉害。他的额头冒出汗珠,身上直打冷战。 他捂着肚子蹲在路边,迫切盼望有辆下山的车马上出现在自己面前。 一辆黑色奥迪出现在...

它们 | 复 活

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正在哭泣,我按响了她的门铃。 她应该是垫着板凳从猫眼里认真地看了看,见是我——她熟识的对门邻居,才决定开门。我听见有挪动凳子的声音,像一辆车轰轰隆隆地驶来。 “嘿,小锦芝。”门缓缓打开,我俯下身正想问她为何哭泣,看来是多此一...

寓言 | 克莱因瓶

在想要亿之前,他记得自己只是希望资产过千万的。过了千万,自然就想要亿。过亿之后呢?十亿百亿千亿,总有一个更大的数字。 在运营资产之前,他的理想是在职场升迁。当时,他还是名普通的银行柜员。 现在,他还想多要一些孩子,这样就必得多一些女人。为盛...

寓言 | 一只被叫作傻瓜的瓜

一群人游一座山,一座河边的山。 那座山有个名:瓜山。山的形状如一个圆溜溜的瓜。瓜山得名除了因其形状,还因为据说山上长着一种特别的瓜,不开花不长叶,也没有藤蔓。谁都不知道它的名字。 当地人说那种瓜不能吃,也不要轻易碰。 也许被这种传说中的瓜所...

寓言 | 对门邻居家的那滴水

傍晚,往日安静的走廊,响起不寻常的脚步声。我把耳朵贴在门后,听到对门邻居小王家不断有人进进出出。我推开门,只见在医院工作的小王,双手捂着头上的毛巾往外走。我尾随他进了电梯。小王好像在电梯里找什么东西,随着电梯上上下下好几趟,后来他放弃了在电...

传奇 | 罪臣贯高

禁军闯进府邸时,贯高还没有起床。许是年龄的缘故,贯高习惯了晚睡晚起,这个习惯府里的人都知道。所以外面的喧嚣把他惊醒,他很是生气,把床榻拍打得砰砰作响。 还没等他喊人,家仆跌跌撞撞地奔进来,整个人失魂落魄:“大人,不好了,禁军闯进来啦!” 贯...

传奇 | 画 梅

淮阳,古称陈州,是伏羲故里,昔日包公放粮之地,自古物阜民丰,风雅辈出。县城东南十余里有一镇,镇中有高台,乃旧时烽火台,故取名高台镇。梅长轩,土生土长的高台人,晚清秀才,十二岁拔得县试第一,十六岁入府试第二。本来志在青云,谁知世序更迭,大清有...

传奇 | 口技(外一篇)

一天, 村里来了个女子。她背着药箱,说自己是来行医治病的。有人来看病,她不号脉问诊,说要等到晚上问询几位仙姑后,才开药方取药。 到了晚上,女子把一间小屋打扫得干干净净,把自己关在里面,关严门窗,拉好窗帘,不让任何人进去。大家都在门外、窗前竖...

村庄 | 扫 街

我第一次去文留村,是和丁冬一块儿去的。 文留村是丁冬单位对口的扶贫点,丁冬是单位派去的帮扶人员。 礼拜天回城,丁冬得知我刚搬了新家,便来“燎锅底”。一进门看到遍地都是书,包括我自己出版的那几部文集,丁冬问我为什么将书全堆在地上。我说:“还没...

村庄 | 二大爷

二大爷是我的本家,因此跟我们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交集。在我的印象中,他一直是很瘦的。瘦子没什么特别,但能吃又不爱干活儿的瘦子就有些特别了。每次本家本族有什么聚餐活动,比如春节期间的吃席、本家本族的娶亲宴,二大爷都显得特别突出,因为他的吃相。 ...

村庄 | 火 柴

没人料到,火会像只鸟一样,从桥洞下飞到桥洞的那边…… 在平原的深秋,历来有点荒的传统。点荒的有两类人,一类是牧羊人,一类是我们这样的顽童。秋风里,草丛连绵成片,茎叶枯黄,干而脆,一点就着。好烧的有茅草、黄蒿,还有一些油性大的植物。火一着起来...

村庄 | 等太阳出来

明天就是除夕了,喜悦怎么还没来送年礼? 李庄镇有老规矩,当年出嫁的女儿要在年前回娘家送年礼。 光明睡不着,早早起了床,帮美丽穿衣服。自打美丽嫁进门,都是光明帮她穿。美丽生了女儿,功劳大,理应伺候她。 冬初,光明患脑梗死落下半身不遂,走路时一...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