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
作者: 张伟体验式教学法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和学习体验,是一种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进入对知识的深入理解状态,提高学生知识内化效率的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感悟,教师通过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参与度,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学生主体参与为基础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进行体验式学习,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展开体验
高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比较强烈,如果教师采取平铺直叙的讲解模式,就会让学生处于无问题意识状态。而问题是驱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重要动力,可以加深学生体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时,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灌输”,学生就不可能产生学习兴趣,学习动力也不会得到有效激发。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与探究,进而加深学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如教师提出问题:秦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秦统一的条件是什么?秦统一天下后,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等等。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教材,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吸收。
二、开展角色扮演,促进体验
角色扮演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有效途径。学生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可以更好地进入历史情境,进入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获得真切的体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有效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了生动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产生共鸣。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8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实行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和意义,重点了解改革开放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加深学生对于改革开放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然后在小组内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工人、农民、军人等,“工人”表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农民”展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农业战线取得的成就,而“军人”则展现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防、军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通过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更真切地了解到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各条战线取得的巨大成就,体验我国各条战线人民的自豪感、成就感和自信心,突出了本堂课的教学重点,促进了体验式教学的发展,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
三、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强化体验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体验。有些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感到陌生,主要原因是不了解历史事件的发生背景,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让学生清晰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强化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体验和理解。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5课《两次鸦片战争》时,学生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者教材中文字的叙述,往往很难真正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影响等。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如通过播放与鸦片战争相关的影视作品的片段,可以使学生对当时的社会背景有更具体的感知,并且对历史事件产生探究兴趣。多媒体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消除了学生对历史的陌生感,使其积极参与到对历史事件的探究当中,强化了体验感。
总之,体验式教学法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切身体验和感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开展角色扮演、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有效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体验,促进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