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开篇 | 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三重保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小学领导体制前后经历了七次调整变动:一是教职工代表共同履责的校务委员会制,二是校长一人负责领导全校工作的校长责任制,三是在中小学普遍建立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四是当地党委和教
聚焦/管理 | 百十征程守初心 峥嵘岁月担使命 编者按:百年名校见证过时光的变迁,经历过岁月的洗礼,她的深沉睿智、温润包容刻在学校的青砖黛瓦上,印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百年名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着一届届渴望成才的学子,并成为流淌在他们血液里奔腾不息的
聚焦/管理 | 党建思政深度融合 传承百年红色基因 哈尔滨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哈一中)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对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依托校史底蕴,传承红色基因,积极开展“读红色史、走红色路、建红色基地、育红色传人”系列党建活动。编写《百年史话》红色
聚焦/管理 | 践行立德树人理念 探索文化育人路径 哈尔滨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哈一中)始终践行立德树人理念,致力于整合校本资源建立健全德育体系,深厚的文化积淀为哈一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建立德育教育体系提供了资源优势。通过课程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
聚焦/管理 | 系统构建课程体系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哈尔滨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哈一中)将百年办学传统融入时代发展需求,以“五育并举”为统领,借助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改革的东风,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探索适合学校校情、学情、教情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管理措施,加
聚焦/管理 | 弘扬革命传统 劳动立德树人 摘 要:哈尔滨市育红小学(以下简称育红小学)通过劳动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延续革命精神。学生借助课程中的“劳动清单”实现了自我劳动教育;学生通过参加远程种植、皮影社团、节历教育、研学活动等,实现了特色劳动
聚焦/管理 | 落实“双减” 依托课后服务提升学校劳动教育能力 摘 要:哈尔滨市香滨小学校自2019年明确劳动教育办学特色后,以劳动社团活动课程为载体,依托特色课程、节日课程、种植、采摘、劳动节等实践活动构建包括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意识、劳动能力和劳动成果在内
课堂/实践 |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革命文化选文的教学策 编者按: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让一线教师看到了将革命文化主题教育有机融入语文课堂的方向引领。革命文化选文的教学难度在于,一方面要关注其文本的时代特殊性,另一方面还要坚守语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阅读
课堂/实践 | 朗读有法创情境 借助词句识气概 单元语文要素:借助词句,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随文、借助图片等方法认识“刘、兰”等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血”,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刘、民”等8个生字,会写“年轻、村子”等5个词语。2
课堂/实践 | 巧思质疑促理解 对比阅读悟品质 单元语文要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教学目标:1.认识“棒、恩”等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斗、大”,准确书写“术、斗”等10个生字,会写“手术台、阵地”等17个词语。2.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理
课堂/实践 | 诵经典 传文化 育新时代中国少年 单元语文要素: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1.认识“鳞、惶”等6个生字,会写“皇、潜”等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词语和句子含义,并借助
课堂/实践 | 美感与情感的交融 摘 要:《繁星》只有短短346字,却字字阐释着作家对美的发现与情感的流露。从“美感”角度解读,具有写景美文的鲜明特质:美在动静结合的画面,美在质朴诗性的语言,美在亦真亦幻的表达;从“情感”角度解读,是
课堂/实践 | 用好“小工具” 破解“大难题” 摘 要:“时间轴”具有直观性、系统性、整合性等优势。在小学语文革命文化类课文教学中,借助“时间轴”可以巧妙化解“文道统一”“背景知识”“潜移默化”等难点,让革命文化教育真正落地生根。关键词:时间轴;革
课堂/实践 |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分类思想例谈 摘 要:分类思想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因分类的标准不同,思考角度不同,分类的结果也就不同。分类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如何渗透分类思想,教师应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借助生活情境
课堂/实践 | 原版教材下中学生文化意识培育的教学探究 摘 要:文化意识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之一,原版教材是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通过分析英国本土原版教材《典范英语》包含的西方文化内容,探究对中学生的文化意识培育的有效策略。通过开展丰富的语言文化活动
课堂/实践 | 准确把握认知起点 提高数概念课教学的有效性 摘 要:数概念课的教学是抽象、枯燥的。学生在学习数概念时,往往需要经历认知结构的转变,才能建构起概念的直观模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让抽象的数学概念教学在有趣的情境、丰富的活动
课堂/实践 | 以情景导入增强价值认同 摘 要:中学思想政治课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核心素养,就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通过创设情境,寓价值观于知识传授之中。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设置情景
课堂/实践 | 依托时空大数据提升高中生的生态文明素养 摘 要:提升高中生的生态文明素养离不开对时空大数据视域的探索。高中生物教师应该依托数据分析,确定研究主题;借助数据分析,夯实实验过程;拓展内外环境,高效延伸探究。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这一渗透生态文
课堂/实践 | 立德树人 寓德于美 摘 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落实国家教育事业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整体规划、统筹推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在2022年新课程标准颁布实施的大
课堂/实践 | 青少年编程和数学模型整合探究 摘 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编程教育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对培养中小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创新实践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青少年编程和简单数学模型的整合,可以极大地提升青少年的编程技能,同
研究/探索 | 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 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摘 要: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共识,具有丰富的底蕴。研究不同学段优秀传统文化思政课程建设,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有助于学生身心成长和思想道德的培养,实现思政课内涵发展。推进“中华优秀传
研究/探索 | 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科建设探索与实践 摘 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国家课程改革进程中,如何让一线课堂教学现状与求之相适应?如何在区域层面落实和推进国家课程改革?郑州市小学数学学科以国家课程改革顶层设计为指导,立足学科育
研究/探索 | 师范院校与小学协同开发实践课程探索 摘 要:师范院校与小学协同开发实践性课程,能催生出一批“理实一体”的高质量课程资源。师范院校与小学协同开发实践课程主要有具有公共性质的实践类课程、具有学科专业的实践类课程、具有教育品质的实践类课程。通
研究/探索 | 诗意语文课堂的实施策略之五 摘 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通过语文活动的设计,使学生语文能力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力量与精神世界的感动与震撼,从而唤醒生命中的文化基因,埋下精神的种子,彰显人性的力量。文字在课堂中
研究/探索 | 基于“双线组元”的小学语文学习活动设计的研究 摘 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个鲜明的“双线组元”的基本特征。从“双线组元”的角度来看,人文主题在活动中如何凸显,语文要素在活动中如何体现,是活动设计需要思考的核心。不同单元的课文,往往有着不同的主
研究/探索 | 议论文写作教学:让学生学会论点阐释 摘 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现行高中语文教材均要求高中生要学会阐述自己的观点,并且有理有据。以议论文写作为主的高考对学生也提出了论点阐释的要求。然而,学生在论点阐释方面还存在阐释准确性不足,阐释
研究/探索 | 新教材视域下围绕语文学习任务群的活动设计 摘 要:随着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高考的推进,高中语文教学也发生着变化。如何高效地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科学有效地利用新教材推进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高效且直指核心素养的高阶问题,设计有效的
研究/探索 | 素养进阶:“大概念”支持下整体性教学 摘 要:用“大概念”来统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概念”不仅具有支撑作用,还具有统领、驱动作用。运用“大概念”进行数学教学,能搭建整体性教学的育人框架,开辟整体
研究/探索 | 从“伪反思”走向真思考 为儿童高阶思维培养而教 摘 要:学会反思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帮助学生学会反思,是教师实行深度教学,儿童思维发展由浅到深的必经之路。但是现实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伪反思”,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还会打击学生数
研究/探索 | 把握整体 聚焦难点 借助优势 摘 要: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成为一种常态,如何提高线上教学效率呢?作为一线教师要了解线上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指向落实核心素养设计和实施线上教学,力求做到以下三点,即:把握单元整体,突
研究/探索 | 探究七种课型 演绎精彩课堂 摘 要:本文结合日常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出七种促进学生思维素养的课型:错题诊断课、思维训练课、益智器具课、试卷讲评课、数学文化课、数学常规课、数学思政课。围绕七大课型的定义、实施方法、课例展示
研究/探索 | 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探索及反思 摘 要: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历史学科的教学目标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更为关注学生的历史素养。史料是历史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在历史教学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只有引入恰当的史料,合
研究/探索 | “双减”背景下高效地理教学模式建构研究 摘 要:立足教育根本任务,为助力“双减”政策落地,本文结合“三新”教学改革的要求,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步九环节”的高效教学模式。关键词:双减;高效;地理教学模式“双减”政
研究/探索 | 高举红色旗帜立德树人 精设文本题目守正出新 摘 要:2022年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点考查内容,以全国4套卷为研究对象,分析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命题依据、考查内容及形式特点,探讨高考真题与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关联性,能够厘
研究/探索 | 数学新课标的新变化、新理念及其教学建议 摘 要:数学新课标在学段划分、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和学业质量等方面有许多新变化、新理念、新要求,本文分析了新课标的主要变化,并围绕如何理解新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如何以结构化思想整合课程
研究/探索 | “双减”背景下关于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策略 摘 要: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能按照自己的节奏,对所学知识进行诊断、巩固、应用中构建和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同时通过开放性、研究性作业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积累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通过“作业的
研究/探索 |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分层作业设计探析 摘 要:作业分层不是简单地在内容上进行难易程度的划分,而应是一种由课前到课中、再到课后的系统规划。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分层作业的实践需要经过目标分层设定——完成方法策略分层选择——作业效果分层评
育人/团建 | 团体心理辅导在校园中的应用研究 摘 要:文章从团体凝聚力心理辅导的意义、主要过程和方法、个体认知发展理论,以及团体动力学角度尝试对团体心理辅导进行解读,提炼团体凝聚力心理辅导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分析团体凝聚力心理辅导在教
育人/团建 | 依托“微故事”做实小学班会资源开发与运用 摘 要:小学班会创新乃至于德育创新,离不开“微故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教师应该利用“问题链”,巧用“脚手架”,高效筛选、重组、开发“微故事”,在问题细化中指向小学生的责任;应该引领学生亲自“排”、亲自
育人/团建 | 时隔24年再“画杨桃” 听了一节二年级语文课,内容为《画杨桃》。一节课40分钟,从教师出示课题到下课,我思潮万千,恍然间似乎又回到了24年前的夏天。1998年,我21岁,刚刚走上教师岗位,那个时候正是教师“五功六技”基本功训